老年痴呆患者饮食安全护理实践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老年痴呆患者饮食安全护理实践与分析

赵丽敏 ,王琼美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安全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0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电脑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采用饮食安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期待两种模式的效果。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自主进食时间、实际进食量与所需进食量比例、EdFED 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相比传统护理模式,饮食安全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确保患者安全顺利进食,临床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饮食安全;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因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多种疾病,且因其神经反射活动相对下降,吞咽肌群不协调,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差,导致咽下困难、呛咳、哽噎等情况出现,更有甚者危及患者生命[1]。吞咽障碍常因误吸而造成吸入性肺炎、窒息、呼吸衰竭的病例已屡见不鲜,据报道,致死者每年总死亡率1.3%[2]。因此,为加强和保障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安全,选取我院部分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具体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0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电脑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29,年龄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55岁、95岁,中间值为(75.12±1.34)岁,包括10例干部,20例高级知识分子,12例工人,8例农民,住院时间为9天至321天,中间值为(145.12±3.67)天;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29,年龄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56岁、96岁,中间值为(76.04±1.21)岁,包括15例干部,15例高级知识分子,11例工人,9例农民,住院时间为10天至330天,中间值为(147.23±3.87)天。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基本信息相对比,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上述100例患者及其家属都知道并认可本次研究内容。我院相关科室同意了本次实验。

纳入标准:符合老年痴呆相关诊断患者[3];年龄大于55岁患者

排除标准:不符合老年痴呆相关诊断患者;精神异常患者;视听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模式,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日常饮食建议。

1.2.2观察组采用饮食安全护理模式。

1.2.2.1进食前准备:①营造良好进食环境:通风,整洁,洗手。②进食体位调整:身体尽量坐直,头稍前倾45°;卧床者将床头摇高30°-45°,膝下垫软枕,偏瘫侧垫软枕。③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计算每天所需营养素及能量,合理搭配三餐;选择安全、容易吞咽的食物:流体食物粘度适当,固体食物不易松散、易变形、密度均匀顺滑、不易黏附口腔或食道。④正确选择餐具:宜选用不宜破裂的材料。匙羹:柄长、边缘钝厚、容量5-10ml; 碗:边缘倾斜、加防滑垫; 杯子:杯口不能接触到鼻部。

1.2.2.2进食要点:①鼓励患者自行进食,嘱细嚼慢咽,进食时不讲话。②喂食者应将食勺从健侧放入,尽量送到舌根部;喂汤时,食勺从唇边送入,以防呛咳;每勺食物量不宜太多,进食速度不宜过快,一口咽下后,再喂下一口;③进食观察:有无进食量减少、速度变慢;有无呛咳;吞咽时/后有无咳嗽、声音嘶哑;有无口鼻反流;有无突发呼吸困难、气喘、甚至紫紺;询问有无异物感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配合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做进一步的评估,重新修订营养方案。④鼻饲者,严格落实鼻饲规范:摇高床头30°-45°,喂养管在位,残留量少于150-200ml,流质新鲜清洁,温度38°-40°,每餐少于200ml,最好采用微泵泵入法。

1.2.2.3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 30 min以上,协助清洁口腔。 

1.3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自主进食时间及实际进食量与所需进食量比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数和能力呈正相关;采用爱丁堡痴呆进食量表(EdFED)对患者进行评估,分值和进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报告所涉及的样本对象资料如患者的基线资料等情况均是经由统计学软件SPASS25.0进行统计计算和结果验证的,以百分比卡方对设计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和验算;以T值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和验算;再通过P值的情况区分两组数据的对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明两组数据的比较无意义,不存在统计比较价值;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的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比较价值。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进食状况和量表评估结果

    护理前,各个指标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自主进食时间、实际进食量与所需进食量比例、EdFED 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进食状况和量表评估结果

组别

N=50

自主进食时间

实际进食量与所需进食量比例

MMSE评分

EdFED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2.21±7.72

15.53±8.13

0.52±0.21

0.61±0.33

14.12±3.45

14.56±3.67

10.89±3.53

10.67±3.78

观察组

12.81±7.53

23.22±12.31

0.51±0.23

0.87±0.23

14.22±3.55

14.55±3.78

10.91±3.44

8.12±2.13

t

0.393

3.661

0.227

4.571

0.143

0.013

0.029

4.156

p

0.695

0.000

0.821

0.000

0.887

0.989

0.977

0.000

3.讨论

   目前,老年痴呆已成为影响高龄人群生命健康与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4]。疾病进入中晚期时便会形成严重的认知功能衰退、自理能力降低以及消化系统退化,此阶段老年患者会缺乏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并伴有明显的进食障碍[5]。而进食困难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体质迅速下降,全身器官功能显著降低。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进食管理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问题,但常规饮食护理方式并无法纠正其进食障碍,亟需探寻新的护理方案来提高饮食管理质量[6]。本次实验中,对部分老年痴呆患者给予饮食安全护理,对患者进食前、进食中、进食后进行严格把控,及时调整进食护理方案,保证痴呆患者的日常饮食状况。本文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自主进食时间、实际进食量与所需进食量比例、EdFED 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相比传统护理模式,饮食安全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确保患者安全顺利进食,临床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晖. 安全护理指导对老年痴呆患者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 医药界, 2019(21):1.

[2]许凯林, 林梅. 浅谈早期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J].  2021(2014-9):229-229.

[3]符婷. 老年痴呆患者行为障碍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3):108,111.

[4]邓楠, 王琼. 规范化家庭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4):107-108.

[5]余晓英, 沈凤, 彭东红,等. 安全护理指导对老年痴呆患者安全性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 26(12):2.

[6]崔兆伟, 杨玉苗, 张霞. 安全护理管理理念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17(10):3.

作者简介:赵丽敏(1970-08-),女,汉族,本科,云南昆明人,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科研项目昆明市卫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2-14-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