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探析

罗锋,黄俊红,徐翠,林红,吴红利

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孕产妇80例纳入研究。2021年4月-10月,收治40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1年12月-2022年4月,收治40例孕产妇设为实验组,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事故、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可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获得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护理差错;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临床医疗水平进步迅速。妇产科作为临床重要科室,护理工作难度较大[1]。在开展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明确潜在护理风险,结合孕产妇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针对性防范措施,有利于规避护理风险,保障孕产妇安全[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孕产妇80例。将2021年4月-10月收治40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2月-2022年4月收治40例孕产妇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年龄27-32岁,平均年龄(30.43±1.26)岁;其中妊娠合并症5例,妊高症6例,早产17例,胎位不正12例。实验组年龄28-33岁,平均年龄(30.52±1.32)岁;其中妊娠合并症3例,妊高症6例,早产17例,胎位不正14例。所有孕产妇在参与本研究前均知悉研究目的,并自愿签订同意书,积极配合本次研究。两组上述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维护等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分析既往妇产科护理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发现本科室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孕产妇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据此采取相应处理措施:1)针对孕产妇因素,与入院后,尽快完成各项常规检查,了解是否出现妊娠期并发症。孕产妇产检期间,通过与之沟通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缓解紧张和焦虑负面心理情绪,通过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而提高依从性。根据孕产妇及家属对孕期知识掌握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指导。对于出现妊娠期并发症者,了解病情发展情况,据此采取相应防范措施。2)针对护理人员因素,医院定期开展护理风险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化教育及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使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将护理安全贯彻始终。定期开展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妇产科护理操作,保障护理操作规范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风险发生。同时应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能培训,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充分考虑患者情绪,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给予孕产妇充分尊重,避免冲突及纠纷,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可有效提高,能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在与孕产妇及家属沟通过程中有效控制情绪,想之所想,确保护理服务人性化、高质量。3)针对管理制度因素,合理优化轮班倒制度,制定妇产科护理人员考核标准,分为“硬标准”(包括学历、临床经验)和“软标准”(包括业务考核、性格测试考核)。根据护理人员年龄、资质划分岗位职责。定期维护科内仪器与设备,保障仪器完整性及可用性。强化病房环境管理,保障楼梯、楼道内障碍物清理干净,预防跌倒。定期对病房消毒,预防院内感染。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妇产科常用急救药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工具自制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将非常满意、满意例数在本组中占比纳入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对比

实验组出现1例护理风险事故、1例护理投诉,发生率分别2.50%、2.50%;对照组出现7例护理风险事故、8例护理投诉,发生率分别17.50%、20.00%,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对比

组别

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

护理投诉率

对照组(n=40)

7(17.50)

8(20.00)

实验组(n=40)

1(2.50)

1(2.50)

X2

5.000

6.135

P

0.025

0.013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中2例孕产妇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中10例孕产妇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5.00%。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n=40)

25(62.50)

5(12.50)

10(25.00)

30(75.00)

实验组(n=40)

32(80.00)

6(15.00)

2(5.00)

38(95.00)

X2

--

--

--

6.275

P

--

--

--

0.012

3讨论

风险指在特定环境下和时间内,所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风险程度与差异性成正比。护理风险则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可直接或间接损害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事件[3]。研究发现,护理风险发生与护理人员因素、医院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密切相关[4-5]。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可有效保障临床护理服务质量[6]。本研究中对实验组行风险防范式护理,首先从发梢频率、后果严重度等方面评估本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相关因素,制定较为规范、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以此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护理风险自我管理能力,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保障孕产妇安全。结果显示,两组护理风险事故、护理投诉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相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可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获得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忠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196-197.

[2]孔春芹.妇产科护理中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2(79):15609-15612.

[3]于翠莲.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5):58-59.

[4]吴敦清.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199.

[5]张菊香.浅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9,25(05):97-98.

[6]雷庆红.“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