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 2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①喻桂华  ,②袁玉瑶  ,③刘亚

广汉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德阳市    618300

【概要】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34位脑瘫儿童,其中女性儿童12人,男性儿童22人,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名儿童。对于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于实验组儿童则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脑瘫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瘫儿童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粗大运动功能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康复治疗;脑瘫儿童;影响

小儿脑瘫是引起儿童机体运动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较为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发病部位在脑部,但会影响到四肢的运动能力,对儿童大多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目前,医疗机构大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小儿脑瘫,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周期较长,且初期无显著疗效,因此探索一种更为高效的治疗方式对治疗小儿脑瘫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34位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对脑瘫儿童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粗大运动功能恢复,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34位脑瘫儿童,,其中女性儿童12人,男性儿童22人,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儿童共17人,女性儿童6人,男性儿童11人,年龄为1岁到8岁,平均年龄(3.05±1.68)岁,实验组的儿童共17人,女性儿童6人,男性儿童11人,年龄为1岁到8岁,平均年龄(2.94±1.73)岁。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儿童,医务人员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氯硝安定、甲钴胺注射液、复方左旋多巴维生素B6、和脑蛋白水解产物等[2]

对于实验组儿童,医务人员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与对照组一致的药物治疗。(2)由护士长带头成立综合性康复治疗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每位患者的生活情况以及病症情况,对每位患者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传授科学有效的肢体锻炼方法,并讲解小儿脑瘫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3)肌肉训练,医务人员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主要方式为让肢体肌肉做出有规律的收缩和放松,每日训练三次,每次训练3min左右,以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消肿的效果[3]。(4)关节训练,每日训练两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每次的时间可在一至三分钟内调整,医务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手指的屈伸和握拳的锻炼,然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锻炼,下肢关节进行缓慢、有规律屈伸和旋转,以达到活动关节,防止出现关节粘黏的情况。(5)按摩治疗,医务人员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选择舒适的姿势坐好,首先有规律地揉捏腰眼穴,持续两分钟左右,其次对命门穴以下,捏至尾椎处,有规律地揉捏半分钟,最后医务人员两手握拳,拳眼向上,对两侧腰眼穴做旋转揉磨,持续两分钟左右,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五脏六腑,帮助患者更快康复[3]。(6)高压氧治疗:医务人员将脑瘫儿童的氧气浓度设置为80%~90%,压力设置为0.09~0.12MPa,每次高压氧治疗的时间为40min,一日一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共需完成3个疗程[4]。(7)针灸治疗:患儿在治疗时保持仰卧位,医务人员采用1.5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对命门、太溪和肾俞三处穴位以补法施针,对外关、大椎、人中、百会、血海、曲池、风市、太冲、风府、伏兔、合谷、中渚、三阴交和足三里者十三处穴位以平补平泻法施针,得气后拔出毫针,不必留于身体上,一日针灸一次,六日为一个疗程,共需治疗八个疗程[5]

1.3疗效标准

对照组和实验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评分越高表现粗大运动功能恢复得越好,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

两组脑瘫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2.2治疗后

实验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1治疗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情况

组别

例数

大运动评分

精细动作评分

适应能力评分

对照组

17

58.74±3.41

64.25±2.79

71.24±3.06

实验组

17

65.38±2.57

71.14±2.25

77.94±2.90

t

-

6.4116

7.9259

6.5526

P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小儿脑瘫是由于脑细胞受损而引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智力低下等,因此患者的自理能力会普遍较低,无法独立生活[6]。目前为止,医疗机构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单一的治理模式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则需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模式,而小儿脑瘫的患者普遍年龄较小,正是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最佳发育时间,可塑性较高,综合性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缓解病情[7]

本文中医务人员对实验组儿童采用了综合性康复治疗模式,对儿童做好了常规的药物治疗、肌肉训练、关节训练、按摩治疗、高压氧治疗以及针灸治疗,有效提升了治疗效果,帮助儿童运动功能更快康复。经护理开展,治疗前,两组脑瘫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瘫儿童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粗大运动功能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晶晶,宋辰风,李芳,李新岩.运动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J].临床研究,2022,30(08):91-94.

[2]李昌欣,董观记,黄坤.康复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用于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者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03):384-386.

[3]杨帆.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7):188-190.

[4]陈燕.观察引导式教育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对提升患儿睡眠质量的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7):1188-1189.

[5]刘荣英.分析康复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用于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者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J].智慧健康,2020,6(35):40-42.

[6]元芳芳,陈惠军,康天,李芳,田金富,赵卫东.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9):1438-1439.

[7]陈林玲.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在小儿脑瘫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