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作用分析

韦韶君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530011

【摘 要】目的:分析风险因素管理用于发热门诊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入发热门诊治疗的7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7例实行风险因素管理,B组37例实行常规管理,对比医疗事故几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A组的医疗事故几率较比于B组更低,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比于B组更高(P<0.05)。结论:为发热门诊患者实行风险因素管理能够减少医疗事故,优化具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风险因素管理;发热门诊护理;医疗事故;护理质量

    发热门诊所收治的是发热患者,疾病类型以传染性疾病为主,需要诊室医护人员具备专业技能与防范意识,避免出现错报或漏报情况,以此降低医疗事故几率[1]。现阶段,发热门诊护理以症状管理和病情控制为主,未重视诊疗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74例发热门诊患者,用于分析风险因素管理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入发热门诊治疗的7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7例,男患对比于女患为19:18;年龄范围介于20岁至49岁,均值(36.75±1.42)岁;就诊时体温为37.9至40.2℃,均值(38.95±0.77)℃。B组37例,男患对比于女患为20:17;年龄范围介于21岁至50岁,均值(36.67±1.30)岁;就诊时体温为37.7至40.1℃,均值(38.80±0.74)℃。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予以常规管理,即监测患者的呼吸与体温等多项体征,疑似传染病患者需隔离治疗,要求其卧床休息,坚持高蛋白与低钠饮食,每日少食多餐,注意皮肤与口腔清洁。A组选用风险因素管理:①小组管理: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划分成多个小组,推选高年资人员担任组长,对所有组员进行技能培训,讲解消毒隔离方案和自我防范知识等。明确每位组员的工作职责,划定权责范围,保证护理责任的可溯源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其能够自主规范操作行为,优化自身的服务意识。②筛查安全隐患:系统化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合患者病情、临床经验和护理现状拟定护理对策,规避风险因素。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技巧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因素,拟定预见性护理措施。③强化沟通:指导患者与家属严格佩戴口罩,为其发放知识手册,讲解传染病相关知识,并耐心引导患者主诉症状与想法,针对性疏导其情绪。讲解挂号与预诊等就诊流程,陪伴老年或儿童患者就诊,缩短其候诊时间。④再教育培训:定期为医护人员开展风险演练或是培训,以此优化其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每月总结1次工作疏漏,拟定解决措施,实现持续性管理,减少医疗事故。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投诉率、医疗事故几率、管理满意度(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含服务态度、风险管理、护患沟通等,共100分,十分满意超85分,一般满意介于60至85分,不满意低于60分)。利用自制调查表测评护理质量,含预判能力、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应变能力,每项25分,正向记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的投诉率、医疗事故与满意度比较

    A组的投诉率与医疗事故率更低,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

表1 两组的投诉率、医疗事故与满意度比较[n/%]

分组

例数

患者投诉率

医疗事故几率

管理满意度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A组

37

1(2.70)

0

24(64.86)

11(29.73)

2(5.41)

94.59(35/37)

B组

37

7(18.92)

5(13.51)

19(51.35)

10(27.03)

8(21.62)

78.38(29/37)

x2

-

5.046

5.362

-

-

-

4.163

P

-

0.025

0.021

-

-

-

0.041

2.2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对比于B组后有差异(P<0.05)。

表2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预判能力

专业技能

安全意识

应变能力

A组

37

21.25±1.36

22.02±1.07

21.76±1.40

21.77±1.39

B组

37

18.66±1.31

20.13±1.04

18.42±1.35

18.05±1.31

t

-

8.343

7.705

10.446

11.84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发热门诊主要收治突发性疾病患者,每日的就诊人数较多,且就诊时间集中,加之医疗服务具有较强即时性,因此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2]。此外,发热门诊患者的护患沟通时间短,流动性大,可能因沟通不畅导致护理风险。基于此,本研究采取风险因素管理,其能够及时筛查护理问题,针对性拟定护理措施,将风险管理落实于护理全程,进而减少医疗事故

[3]。该项管理将风险因素识别作为管理核心,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护理经验完善护理措施,通过管理体系完善与制度修订等方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而风险因素分析和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使其掌握疾病知识,进而减少疾病再传播情况[4]

    结果显示,A组的医疗事故几率显著低于B组,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出B组(P<0.05)。说明风险因素管理可以尽量减少医疗事故,优化发热门诊的护理质量。

    综上,风险因素管理可以作为发热门诊的常用管理措施,其可行性与管理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黄霞,周凤秋.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 家有孕宝,2021,3(7):247.

[2]贺淑梅,高立卉,邹腾燕.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3):173.

[3]陈建平.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意义[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71-73.

[4]韩丽娟.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