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德州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赵霞

德州市委党校;山东 德州253073

    在“两个百年”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由多种力量构成的有机整体,其重要来源是地域历史文化,其物质载体是文化产业,其重要表征是城市文化品牌,其价值引领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硬实力影响逐渐式微的背景下,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决定力量。

一、德州文化软实力建设概述

作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的德州市区位优势突出,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有助于各项资源在空间上的整合优化,有利于德州文化产业发展。

德州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德州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明清时期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现存禹王亭、秦汉墓群、东方朔画赞碑、苏禄国东王墓、四女寺、文昌阁等众多历史古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射日”英雄后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滑稽之雄”东方朔、大书法家颜真卿、邢侗等都在德州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印迹。这些为德州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现代化征程中,德州的文化建设得到很多发展机遇。2019年国家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随之,德州市把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作为重大工程。2022年2月,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为牵引,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战略,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城”城市新名片,共投资40亿元的四个项目已于今年6月17日举行了集中开工仪式。

为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黄河流域的讲话和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批示精神,德州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德州还是山东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参与京津冀文旅一体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在“文化强市”战略指引下,德州市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提升德州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良好产业基础、物质载体和宝贵经验。

二、德州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文化资源利用不够、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比如,就文旅而言,文化旅游产品的丰裕度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不匹配,特别是对于德州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不足,产品供应不够丰富。文化产品低端化、同质化、碎片化、封闭化的问题没有得到破解。度假产品和新业态产品数量相对较少,夜间旅游、淡季旅游消费不旺,游客停留时间较短、重游率较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缺乏让年轻人驻足的旅游品牌项目和目的地。再比如,就文艺精品创作而言,德州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地域文化的挖掘,不仅精品少,而且对群众普及少,对德州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群众知晓度不高。

(二)文化供给能力不强。

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亟需提升,部分公共文化场所使用率较低。二是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数字博物馆、动漫设计等产业发展相对薄弱,文化产业业态不丰沛,存在“小、低、散、慢”等问题,数字文化人才匮乏,发展动力不足,尚不能通过“文化+”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创意水平和附加价值。文化产业数字化和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存在短板,文旅产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增强。

(三)旅游业有待深化发展

一是德州市文旅融合领域较为单一,范围不广、深度不够;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不够,产业衍生能力不足,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力需要提升。二是德州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虽进步较大,但是在省内表现依然不够突出。德州市各县市区之间旅游资源不平衡,有同质化现象,文旅项目之间竞争大于合作。齐河、夏津、乐陵、庆云等县市探索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但是其他县市区文旅产业发展乏力。主城区文化产业虽亮点频出,但是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缺乏有广泛吸引力、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旅项目;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德州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

(一)传承德州历史文脉,彰显德州风格

     城市特色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只有充分彰显德州地域文化的特色,才能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从而增强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德州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黄河文明和运河商贸文化在德州水乳交融,孝文化和水工文化在德州和谐共生。所以德州文化软实力建设既要讲好“黄河故事”,也要让千年大运河魅力照亮新时代。

依托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的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医养健康、黄河湿地四大板块,打造黄河旅游品牌,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

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挖掘德州所独有的水工文化、漕仓文化、军屯文化的内涵,凸显各运河文化段和文化节点的亮点。水工文化涉及河道、堤坝、险工等,如祝官屯、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减河、运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码头和港口遗址等。漕仓文化涉及渡口驿、甲马营、四女寺、北厂街等漕仓。军屯文化涉及卫署、千户所、百户所、军仓等,如武城县老城镇的军营村、鲁权屯镇的东西良庄、四女寺镇的达官营,德城区二屯镇北厂街的老虎营和运河船帮等。既可通过模型展示、博物馆陈列、实物复建等形式,让文物活起来展示给观众;也可搜集老故事进行文艺创作,让老故事焕发新活力。

深入挖掘中国太阳谷、大禹文化、董子儒学、苏禄国东王墓等文化资源,打造研学旅游名城。

充分挖掘冀鲁边区、党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红色人物和事迹,打造红色旅游项目。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惠民

推广全民艺术普及,唱响主旋律,提高群众艺术鉴赏力。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齐鲁文化、英模事迹等为主线的文艺作品,并加快推广艺术普及,举办广场舞、声乐器乐、摄影等骨干培训班,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推进基层文化服务“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建设,完善制度,并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内容、人机交互、全系成像等在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和文旅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利用,发展智慧旅游。

(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闪亮城市名片

贯彻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打造亮点项目,提高城市吸引力。对于目前已成规模的齐河县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平原县康养小镇、庆云县祥云文旅综合体、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县千年枣林等大型文化项目或景区,要完善设施、改善服务、加强营销、促进旅游。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引进大型文旅集团和品牌,大力发展文

化创意、主题公园、演艺、休闲等产业,打造千年运河古貌原真城市、世界遗产文化展示优秀城市、国际文化融合典范城市,让德州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中拥有一席之地,展示“大德之州 好运之城”城市新名片。推动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德州文化旅游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民俗聚集区。推进全域旅游,打造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红色教育游、康养体育游等文化和旅游精品,创新文化和旅游业态,激发消费潜力。

总之,德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既要立足于德州历史文脉,又要结合新时代德州现实,大力讲好“德州故事”。德州文化的创新力、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越大,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内生动力就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