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关于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常世强

612728199012191811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测量工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大规模、高要求建筑更必须具备非常高的测量精度,这样才能够确保既定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否则就有可能因为工程测量误差而出现安全事故和质量隐患。所以在现阶段高层建筑工程测量中必须做好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测量控制策略,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所在的银川房建项目施工管理经验来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应对措施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更为精准的测量为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工程测量作为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工程开始前期需要通过工程测量来全面掌握带施工区域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情况,以此为依据,才能够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是工程正常开展的重要参照指标,在技术方面为工程项目可以顺利开展施工作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有开展精准、细密的测量工作才可以完全依据设计图纸正确施工,基于此,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及相关解决对策。

1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工程测量必不可少,通过工程测量能够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加强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一般都是选择多人合作的方式,建筑单位非常重视工程测量工作,在规范测绘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还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工程测量数据更精确,缩减与实际之间的误差。工程项目不同,开展测量工作的方式也不同,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主,选择合理的测绘技术。

2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问题

2.1水准尺倾斜问题

水准尺的倾斜度往往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尤其是向前和向后的倾斜,观测人员无法用肉眼及时察觉出来,但如果是左方向和右方向的倾斜,观测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水准尺的刻度与十字横线没有保持平行状态。前后倾斜期间会使得观测的数据参数偏大,水准尺倾斜程度过于严重的情况下,与望远镜相互平行的位置就会升高,测量数据就会随着水平线的升高逐渐增大,所观测出来的读数就会严重偏离准确值,即读数与倾斜程度为正比。就算水准尺的倾斜程度相对较小时,也会对标高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相关测量工作中的专业人员需要重点注意水准尺是否出现倾斜状况。

2.2立尺人的操作问题

测量工作当中,仪器的规范操作尤为重要。水准仪需要两个人甚至更多人员进行操作,最基本的就是立尺人员和观测人员,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看出,立尺人员的操作规范程度是实现数据准确测量的关键点。因为数据测量的准确与否取决于水准尺的摆放位置和操作工序,然而水准尺主要由人工操控,所以,立尺人员的规范性和态度对整体测量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意识到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性,立尺人员的正确操作是测量数据精准性的主要保障之一。除此之外,观测人员的观测能力也对测量工作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同的人身处不同的环境当中,所展现出的视力效果存在差异,测量工作中读取数据参数也有所不同。

3建筑工程测量应对措施

3.1注重细节,规范实际操作

首先,在进行放样工作之前,要注意点位位置是否有误,点位坐标资料是否有误,对实测距离、角度和计算值进行比较。其次,仪器的整平对中要格外仔细,采用光学对点器展开对中工作,整平的极限误差是偏离不得超过1格。再次,要尽可能确保放样点、后视点的立棱镜平和稳,对此宜使用三脚架立棱镜。通常建筑施工测量时,都会用到棱镜对中杆,其上部拥有圆水准器,照准目标测量相应角度时,应对目标下部分进行瞄准。然后,测量距离时,要融入气象等改正,而改正计算值要用到高斯投影,基于此前提,要确保实测值与计算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2加强原图数字化

测绘人员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测量时,一定要结合测绘任务的实际情况,对测量工作原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操作。数字化处理操作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为扫描矢量化,这种方式需要专业扫描仪器设备的支持,第二种则是首付跟踪数字化转变。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图纸必须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同时也可看出,扫描矢量化处理不仅工作效率良好,同时测绘数据精准度也更为良好。工作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测量的实际情况,对测量工作环境以及开展条件进行分析,并依据规范进行测量操作,在测量工作完成后即对测量原图进行数字化转变,数字化转变程度会直接影响后续测绘总图的编制成效。但需要注意,有些时候可能出现原图精准性控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数字化、矢量化处理的同时对原图进行补充,并强化测量工作开展效率,全面实现测绘数字化。

3.3加强空中三角测量

城市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应用空中三角测量技术时,主要是借助图像测量解析方式,来科学确定某一区域内各参数情况,属于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传统测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有三角测量方式的存在,但具体操作难度较大,加之因三角测量具有较大的数据量,所以会导致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增加。而依托无人机技术开展三角测量工作的过程,能使上述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因不具备良好稳定性,所以测量工作开展时经常会出现较大偏差的现象,给数据匹配度造成影响,且测量过程的风向也可能会产生严重影响,致使所测量出的影像旋转角度过大,难以实现影像及测量位置的匹配目的,此时就需要借助人工的方式来调整角度,为图像和实际位置之间的匹配性提供保障,使得测量数据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尽可能减少。数据计算环节,可基于相应软件的应用来处理图像,因软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因此处理过程只需输入图像和相关数据即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能够为数据处理的高度准确性提供保障。无人机的三角测量能自动匹配数据,科学测试区域内连接点,为连接点分布的均匀性提供保障。

3.4做好复测,保证工程质量

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便是做好测量复测工作,简单来讲,就是需要查看建筑物相应高程数据、平面位置是否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相符合。通常复测的内容主要有如下:第一,设计图纸复核。相关测量人员要做好设计图纸内尺寸的仔细复核,对总平面上建筑物的相关坐标和数据展开细致校对,同时要对各段长度的综合是否为分段长度,平面图是否与基础基础图标高尺寸、符号、轴线位置相同展开检查。倘若为矩形建筑物,则要查看其两对对边尺寸是否一致,若局部尺寸发生了改变,但忽视了这些变化,就会导致其他尺寸都受到影响。第二,对建筑物定位要展开复测。测量人员要对建筑物的实际标高、交点坐标等展开仔细复测,确保其完全和设计图纸相符合,保证建筑物方向不出错。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量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都密切相关,尤其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精确地测量数据才能够支撑高质量高标准建筑工程的视线。因此在当下施工单位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于工程测量的控制,在明确工程测量内容的基础上,有效识别各种影响工程测量的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精度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21(01):89-91.

[2]黄贵勇.研究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低碳世界,2020(07):88-89.

[3]王秀春.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7(10):2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