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基建项目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小型基建项目管理初探

李秋升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红山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近年来,为改善电网企业一线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投资额度不断增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建设进度要求日益严格等背景的共同作用下,项目管理概念应运而生。项目管理必须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围绕他而定目标所开展,组建临时性的运行机制,以提高项目建设期间组织、计划、控制工作的有序性水平,尽可能利用有限资源支持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型基建项目;规范管理

一、小型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策划执行问题

在对多家企业的小型基建项目做出调研之后,发现大部分小型基建项目所花费的资金远远超出初期预算所规定的水平,究其原因,常常是由于项目的实施并未严格按照项目规划所确定的方案执行,施工单位随意变化施工标准、改变施工的方式和建设模式,使项目成本大大提高。但是在现实中有诸多施工企业存在向申报基建项目,在项目申报完成后,再开始资金的筹备和建设工作,使诸如钓鱼工程等不良现象频繁发生,当项目真正投入实施后,施工标准变化和施工范围扩展问题的出现,使小型基建项目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出现向企业领导申请增加施工资金的现象。所以,常常会不利于项目施工单位顺利完成是施工任务,特别是当出现严重的施工成本高于施工规划时,将显著增加小型基建项目的经营风险。

1.2管理流程不规范

我国电力企业小型基建工程管理中,还存在明显的管理流程不规范:其一,项目管理流程不规范,无论是前期项目(计划、投标、立案)还是项目计划试试阶段,都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为项目的工程质量埋下一定的隐患。其二,在电力企业小型基建项目中,常会出现设计更改的现象,且更改时必须要及时进行备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会导致项目审批拖延,无法及时批阅、无法进行相应的存案处理。其三,由于工程内部实施与外部手续出现不同步的现象,经常导致出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外部手续没有办好的现象。最后,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而签订的条款,以及工程变更后,没有进行及时结算,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成本管理。

1.3合同条约管理问题

在小型基础设施过程管理时,特别是在订立基建项目合同条约时,常常按照只高不低的原则确定施工费用的大小,该原则的出现无疑会将基建项目总成本推高到新的水平,在对项目合同条约进行确定时,主要合同条款应集中于项目的资金投入、项目的施工质量规定以及施工的时间阶段划分等对小型基建项目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而具体合同条约的确定是由相关领导在市场化的机制下最终确定。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合同条约的管理者不熟悉项目施工的基础性知识,对大部分项目施工的施工指标没有明确把握,有时还会出现找人代笔的不良行为,由于在合同条约订立前未做好严格审核,当一些对施工企业不利的跳跃出现时也无法避免。

二、小型基建项目规范管理措施

2.1规范小型基建项目规划工作

根据小型基建非规划项目原则上不予开展前期工作的规定,且公司总部对新增小型基建项目管理越来越规范,特别是规划在新增用地上建设的更要在项目建设必要性、选址要求和用地面积等方面做好充分考虑,与建筑规模及估算投资同步纳入规划以利于批复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由于小型基建、技术改造及信息化项目投资均为资本性支出,与企业效益相挂钩,但企业每年可支配资金比较有限,必须经过企业综合平衡项目投资后有比例的开展前期工作并适时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因而小型基建项目必须同步做好规划,在投资规划上做好充分研究和估算,方能在后期建设包括新增用地上顺利取得项目投资。

2.2实施精细化小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

一是依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与ERP系统正式项目中标准工程的构建科目对应好,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以及辅助核算项目,与投资概算完全对应起来。二是要求总承包内容、水暖燃气外网等特殊实施内容在签订合同,月度结算,以及办理各项工程相关资料时,都要严格按投资概算中列示的单位工程名称列示,不得随意改变,做到辅助核算项目、投资概算项目、合同项目三个一致,以及同一单位工程在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建筑工程中发生费用时做到三个匹配,易于匹配和识别。三是依据月度结算和财务入账情况,编制统计当月小型基建投资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表,统计表充分反映投资概算、合同额、工程项目的当月数、年度累计数、总累计数,以及施工单位、质保金、税金等其他综合信息。通过统计表,可以逐月逐项全面核对工程进度、合同执行、财务入账、投资概算执行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与时俱进,改革与完善招投标管理

第一,采用综合评标法,不断改进、完善评标办法。以施工招标为例,在资格审查环节设定好门槛,要求项目配备人员提供有效的劳务合同、社保缴费证明等;必要时只采取两步式评标法,先实地考查投标单位的实力与业绩情况,之后满足要求的投标单位方能参与开、评标;施工组织设计分值中,细化质量、安全、进度等分项目的评定标准,使打分能分开层次、更具操作性;商务部分打分中,可为施工单位的资质、达标业绩的数量、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的数量、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的数量、项目负责人的职称等等设定详尽的分阶分值等等。第二,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招投标“黑名单”数据库,一旦被判为“黑名单”的商家,永不得来参与企业各类招投标项目。 “黑名单”商家评判标准: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被行业主管部门列为黑名单的;②伪造业绩、证书,提供虚假文件资料,参与投标或骗取中标的;③策划、唆使、相互串通投标、围标,恶意压价、抬价,严重干扰、影响招标投标活动正常进行的;④明显违反小型基建项目相关合同、廉政协议、安全协议或相关服务承诺事项有明显不诚信行为的,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承揽工程实力的;⑤发生重大工程(材料、设备)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或者发生重大事故后瞒报、谎报、拖延报告及破坏事故现场、阻碍事故调查的;⑥其它有明显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的。

2.4建立纵向贯通的质量目标执行体系

根据各项小型基建工程特点,在计划前期即制定《工程建设创优规划》,明确工程的创优目标,落实相关费用,确定各项创优工程的项目管理要求,细化落实工程创优的组织机构、实施措施、检查监督等具体措施。业主项目部将工程建设创优要求落实到施工组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项目管理策划文件中,督促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创优要求,落实到项目设计计划、监理规划、工程施工组织措施等项目实施策划文件中。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交底时就标准工艺应用、质量通病防治、重大风险管控和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进行分项交底。施工中,推行样板教育、实体样板制、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加强对工程施工重要工序、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通过小型基建项目创优提升项目规范管理水平,有效改变多年来小型基建项目前期手续不全、工程进度可控性差、参建单位粗放管理的弊病,实现了依法合规开展工程建设,有效提升工程安全质量。通过工程创优引领效应,深入探索小型基建工程建设管理新思路,创新小型基建项目工程“精益”建造与规范管理方法,稳步提高小型基建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小型基建项目规范管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谢程明.电力系统小型基建的项目管理方法分析.无线互联科技,2016(23):125-126.

[2]陈国智,曾燕辉,张帆.小型基建项目前期工作探讨.贵州电力技术,2014,17(0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