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在现代交通体系中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6
/ 2

航空运输在现代交通体系中作用

王凤全,孟醒,马歆博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民航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摘要

航空运输是我国综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性先导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转变生产 方式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应充分发挥航空运输的比较优 势,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字:航空运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枢纽;机场规划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概要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以运输线路为主线,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运输综 合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交通运输需求的特性为出发 点,按照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区域运输环境状况,合理配置各种运输资源。全面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有利于发挥其整体优势和集约效能,有利于运输服务中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增长、社会进步。

二、航空运输的特点与优势

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截止2012年底, 全国公路网里程4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6万 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0.23万公里,航空里程18.4万公里,水运里程12.46万公里,管道里程10.6万公里。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有各有所长,适宜于不同的范围。由于具备快速、便捷、舒适、安全及天然的国际性特征,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相对其他运输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适用性 铁路具有速度较快、运量大、可靠性强的特点,适合 大批量、中长距离、较低运费、低风险的客货运输。 公路具有速度较快、机动性强、运量小的特点,适合多批次、中短距离、灵活机动性较高的客货运输。 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通达性强的特点,尤其适合小批量、长距离、时效性强的客货运输。 水运具有运量大、速度慢、可达性差的特点,远洋水 运适合长距离或超长距离、最低运费、定期货物运输,内 河、沿海适合各种距离、最低运费、定期客货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应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 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三、航空运输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

   航空口岸是综合运输大通道对外开放的门户 “五纵五横”连通我国的陆路口岸,起到东西南北与国际化贯通的功能。机场尤其是大型机场在“五纵五横” 的国际化贯通中处于核心节点地位。通过我国门户枢纽机场与国际主要枢纽机场的航线对接,可实现航空运输 网络与世界航空运输网络相连。从我国任意一个有机场 的城市,可以通过在不同等级枢纽机场的中转,即可通向 世界各国的其他城市。航空网络的结构特性使得洲际客 流更为快捷,文化、信息和物质交流更为畅通,让世界变小,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目前,我国有民用机场193个,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 62个,机场对外开放率32%,航空口岸占各类开放口岸 总量的22.4%。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航空口岸,通过航空口岸出入境的人员、货物在出入境人员和进出口货物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 的有力支持。主要航空口岸已实现国内转国际行李直挂,中转联程。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正在建设 和完善相关配套的综合保税物流园区,将进一步为进出 境货物和行邮物品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监管和服务。在 综合运输大通道中,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以上海、广州枢纽机场为节点,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以香港国际 机场为节点,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以广州枢纽机场为 节点,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以昆明机场为节点,实现 我国的综合交通体系与国际航线网络的全面衔接。

四、发展航空运输。

  1. 区域五大机场群平衡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航空枢纽,实施区域覆盖和多层次枢纽战略,促进多区域机场 网络体系的形成。
  2. 打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亚太航运中心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
  3. 加快发展20~40家区域枢纽机场,服务于区域政治经济。北方机场群主要包括哈尔滨、沈阳、大连、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等机场,分别在东北 振兴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培育面向远 东地区、东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华东机场群主要包括 上海(浦东、虹桥)、杭州、南京、厦门、青岛、济南、福州、南 昌、合肥等机场,满足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海西地区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发挥面向 日韩地区的f-IP功能。中南机场群主要包括深圳、武汉、 郑州、长沙、南宁、海口等机场,满足珠三角地区、中部崛起、北部湾地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区域 合作战略需要。西南机场群主要包括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宁等机场,加快培育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满足国家加快发展藏区和偏远 地区发展需要,发挥面向西亚、中亚地区的门户功能。
  4. 深入发展30~60家具有特色功能的机场,服务于区域特色经济(如旅游)。发展漠河、大庆、二连浩 特、淮安、百色、腾冲、玉树等支线机场,新增抚远、九华 山、衡阳、稻城、石河子等支线机场。增强三亚、桂林等旅 游机场功能。将库尔勒、喀什机场发展成为南疆的主要机场。

五.围绕机场建设新一代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1.强化机场作为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要发挥航空运输优势,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空铁联运、空地联运)。根据国家民航发展规划,机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是要建设成为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在综合交通运 输规划和建设上予以统筹,把机场纳入到高速铁路和高 速公路干线网络中,吞吐量较大的枢纽机场建设机场轨 道交通,省会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机场建设机场快速通道。

2.扩充机场的交通枢纽功能,建设特色航空城。航空城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机场成为该 区域和城市的经济中心和人口集聚地,产生巨大的人流 和物流。航空城作为新兴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 城市经济优化、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丽. 交通运输航空物流课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205-206,167. 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4.11.079.

【2】 黄选洋,常卫东,罗春艳,等. 浅析民航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J]. 民航学报,2021,5(1):66-69. DOI:10.3969/j.issn.2096-4994.2021.01.015.

【3】 汪澜,张国柱.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例[J]. 卷宗,2018(13):132-133. DOI:10.3969/j.issn.1005-4669.2018.13.128.

【4】 王晓红. 大数据在交通运输价格统计中的应用——以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指数编制为例[J]. 调研世界,2016(3):61-64. DOI:10.13778/j.cnki.11-3705/c.2016.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