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1

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黄丽

山西省临汾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儿童抽动症乃是好发于低年龄儿童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经大数据调查显示:抽动症儿童中的发病率为5%~24%,该病好发于10岁以内的儿童,起病年龄在4~7岁之间,好发年龄为9岁,另外整体而言,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

按照症状表现不同,儿童抽动症可以被具体的分为运动、发声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是由于儿童肌肉抽动,进一步导致异常动作,而发声型抽动指的是患儿会在日常不自觉地发出异常声音,比如说发出怪叫、尖叫等。

事实上,抽动症极易给孩子的身心带去严重负面影响,比如说抽动症患儿的发作时间一般在白天,尤其常见于孩子上课的时候,在情绪过度紧张的情况下,抽动症患儿会不自觉地出现挤眉弄眼、咧嘴、清嗓子等诸多异常表现,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听课质量,而且也会直接拉低周围同学的学习效率,甚至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会给予抽动症患儿严厉的批评。长期以往,极易让孩子处在过大的压力下,让儿童抽动症持续恶化下去,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都出现更严重的异常,如诱发焦虑症、抑郁症等。

正是因为抽动症对患儿的危害较大,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与“儿童抽动症临床表现”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孩子出现某些症状表现时,及时带领孩子到医院接受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如此才可以最大化避免抽动症持续恶化下去,患儿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可能。

1.儿童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1.1运动抽搐

如果儿童患有运动抽搐障碍,日常容易出现像皱眉、缩鼻、伸展舌头、反复摇头、伸展脖子、不停深呼吸等诸多症状表现,而且以上所说还只是大多数儿童运动抽动症患者在初期都会出现的异常表现。随着疾病的持续严重、恶化,患儿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复杂且略显怪异的抽搐动作,如在冲动情绪的影响下,患儿会出现触摸周围、不停跺脚、像触电一样不自觉的全身抖动、在行走过程中不自觉旋转等动作,此外突然间蹲下甚至下跪,也属于运动抽动症患儿疾病恶化后的可能表现。

1.2声音抽搐

声音抽动症患儿在平时可能会发出如咳嗽、吸鼻、哼唱、尖叫、吠叫等诸多声音,另外,部分的抽动症重症患儿还会发出较为复杂的声音,如一直重复毫无意义的、常人无法理解的声音甚至是不停咒骂同样的脏话。

另外,不管是运动抽动症还是声音抽动症,在患儿注意力集中且情绪良好的时候,以上这些可能症状表现都会相对轻微,甚至在患儿晚上进入深度睡眠后,以上症状会直接消失,相反的,在患儿情绪波动过大的时候,比如陷入愤怒、紧张、惊吓、兴奋等情绪状态时,患儿的抽动行为表现会趋于严重。

抽动症患儿在发病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许多家长容易将抽动症等同于“孩子在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认为这只是短暂行为,对此并未给予高度重视,如此极易错过抽动症的治疗最佳时期。为避免这样的情况持续普及,建议家长们在平时要积极维持与孩子的高频率互动,在发现以上症状有加深趋势的当下,第一时间带领孩子到医院展开进一步诊断甚至是治疗。

2.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经常被用做儿童抽动症一线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硫必利、氟哌啶醇、氯硝安定、可乐定贴片以及肌酐类等药物。经过反复论证,不同抽动症患儿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最终以上药物可释放的缓解、治疗效果也必然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具体选择哪一种药物,需要由医生进一步结合患儿的身体指标检测情况做出安排。值得一说的是,因为医生在配药时都是有针对性安排的,所以家长在督促患儿用药时,需要完全遵循医嘱的要求,不能自行换药,也不能自行减少乃至停止药物摄入。

2.2心理治疗

有大量研究得出一个共同结论:抽动症对人格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许多患儿在控制好抽动症后仍然无法适应社会,所以抽动症患儿在展开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心理介入、展开辅助性治疗,“双重把控”才可让患儿在控制好抽动症后高效融入社会,避免抽动症的反复发作。

目前针对儿童抽动症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含行为、支持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在展开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积极与家长和老师维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消除父母的顾虑,提升教师对儿童抽动症患儿的关注度,确保在课堂上患儿出现抽动时、教师可以给予及时的处理。

2.3护理治疗

为确保真正释放出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更营养、科学的饮食搭配,比如应该尽力避免孩子摄入辛辣刺激以及浓咖啡、浓茶等类型食物。此外,家长还需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和娱乐运动,通过以上护理,往往可以让患儿的情绪持续处在轻松的状态下,远离疲劳和紧张。事实上,患儿在情绪轻松时,抽动症状会因此得到高效缓解。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可以落实呵护工作,让孩子一年只出现两次乃至一次的抽动,这其实也算是变相的治愈了吧。

经过反复论证,如果在抽动症儿童发病当下,家长就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带领孩子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同时在日常提供贴心呵护,通过积极的引领,助力孩子提升治好疾病的信心,往往可以让抽动症快速得到治愈,而且还不用担心疾病复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