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粟晓君

岳池县人民医院   感染科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将入选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康复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以及日常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平均引流时间明显缩短,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开展康复护理,可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配合度,缩短患者引流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效率。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胸腔闭式引流是当前临床针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常采取的治疗方法,其属于一种新型微创疗法。但在治疗中发现,由于多数患者受到病情困扰会存在过度焦虑恐慌情绪,致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影响最终引流效果[1]。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本病患者引流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力度。为此,本篇文章中笔者详细分析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详情见下文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抽取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40例,将纳入的病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中分为男性12例、女性8例,入选年龄为25岁-68岁,平均年龄为(46.50±2.2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人数为11例/9例,年龄入选范围在25岁-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00±2.30)岁,组间患者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后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护理前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合并症、心理状态以及其他风险因素,总结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通过一对一教育以及视频播放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增强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以及配合度。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安抚患者过度焦虑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增加应激反应和影响康复效果。③康复护理:每日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以及肢体按摩,确保患者肢体血液通畅。并要做好引流管的保护固定处理,密切观察患者各指标变化。及时了解掌握引流袋的引流情况,观察引流颜色、性质和引流量。同时每日要定时对患者进行排痰处理,告知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呼吸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理性的有效吸氧,以便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引流期间要掌握患者的疼痛程度,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家属与患者多进行交流,分散患者的疼痛注意力,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准备。④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营养状况制定出合理的饮食管理方案,饮食要确保营养均衡合理,鼓励患者康复期间多饮水以及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标准

①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运用自拟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定,单项指标满分值为10分,取得分值越高表示以上指标改善越好。②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对比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计量指标描述用(±s)、检验用t表示,计数各指标描述用n(%)以及x²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后达到统计学意义运用P<0.05表示。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指标对比差值显示(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引流时间和发生的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s)

分组

n

护理依从性(分)

自我管理能力(分)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

观察组

20

6.3±0.5

9.6±0.4

5.7±0.7

9.3±0.8

对照组

20

6.2±0.2

8.6±0.3

5.6±0.6

8.5±0.5

t值

0.8304

8.9442

0.4850

3.7923

P值

0.4115

0.0000

0.6304

0.0005

表2组间各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例数

平均引流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

并发症/%

观察组

20

8.4±0.5

9.5±0.5

1(5.0)

对照组

20

12.9±0.8

8.6±0.2

6(30.0)

t/x²

21.3320

7.4740

4.3290

P值

0.0000

0.0000

0.0374

3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是指患者胸腔受到结核杆菌与其代谢物侵入,从而引起胸膜炎性反应,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症状。目前临床针对该病通常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通过治疗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但长期受到病情影响多数患者会存在过度焦虑抑郁情绪,加之引流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致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因此会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难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致使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受到影响。为提高本病患者引流效果,我医院对其患者开展了康复护理干预,且经过分析显示取得的效果较好。康复护理是多种协同的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干预措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充分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认知教育干预以及情绪安抚,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度。并通过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体位调整、肢体按摩、引流监护、排痰处理以及生活饮食指导等一系列干预,最终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引流效率,提高疾病控制效果[3]

参考文献

[1]贺蕾.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3):3.

[2]龚平.康复护理对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患者恢复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5):119.

[3]梁国红.集束化护理在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