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学生应用小课堂形式的临床实习效果研究

/ 2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学生应用小课堂形式的临床实习效果研究

赵乾,刘世翔,赵翔宇 ,指导老师:姜自绘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引言

康复是一门功能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临床实习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康复学生临床学习的效率,更好的使学生学习康复临床知识,研究采用了小课堂模式临床学习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实习效果。

目的:研究专门从事康复治疗的临床学习活动,应用小课堂模式,总结应用模式的方法,观察应用模式的效果。

结论:以小课堂形式教学为基础的临床学习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康复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提高临床学习的有效性。以康复专业大学生小课堂为基础的临床实习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康复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在康复临床实践中满意度较高,受到了患者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这项研究涵盖40名参加观察组和观察康复课程的学生,根据学生接受的不同教学方法,有20名学生,11名男士和9名妇女参加了观察组;20-22岁,平均年龄21.55岁;观察员小组10名男子和10名妇女;20-22岁,平均年龄21.67岁。对这两套一般数据进行了比较,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和可比较的。

1.2方法

使用传统的临床培训模式,即理论学习演示;实践。也就是说,理论是由部门内具有广泛临床和教育经验的治疗师传授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们进行康复示范。该研究组采用临床方法对基于常规模型的小班级进行临床练习。具体实施计划:40人分为9组,每组3-5人,前往康复部门。作为实习的一部分,每个部门轮流服务2-8周。实习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部门变化过程中遇到的康复问题,寻找和收集相关信息,准备课程,举办小课堂。讲台上30分钟,通常是中午或晚上,每周2至3次;结束后,观众们与老师们讨论了包括其他学校在内的所有实习人员;保健人员、教师,最后由带教老师来评判。为了保证小型讲座的质量,在其他评判的基础上,开发了各种模块,用于评价实习人员的态度、方法、成果、评价、最终结果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评价分数、临床教学质量分数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首先,学生评价结果主要包括理论结果和操作技能得分,满分100分。其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教育、综合素质、学习态度和责任等四个环节观察到的,每一个完美分数都是1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分数比较

比较前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教学情况,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p > 0.05);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显著(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分数比较(x±s,分)

2.2两组学生对临床带教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学生与各教师相比,对临床工作质量进行了评价,各组间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p < 0. 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临床带教工作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3患者对两组学生进行康复治疗满意度比较

康复观察组学生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重大(p < 0. 05)。见表3。

表3 患者对两组学生进行康复治疗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治疗师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倡导者,其表现程度决定了康复的质量。康复工作主要侧重于培训康复专家。它不仅需要扎实的经验,而且需要良好的沟通和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教学为导向的,基于知识和理论的方法不符合康复工作者的培训要求。临床实践小课堂是一个积极的、以学生为对象的参与性教学课程。学生在临床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文献,运用多媒体和动画视频等灵活直观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小班”克服害羞,提高在科室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研究过程中,康复实习应用小课堂教学法发现方法存在几方面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学生的理论教学主要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有的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沟通不足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2)受临床病例质量的影响,由于病情复杂,典型病例很少,影响最终教学效果。

(3)小课堂教学方法有其基本的教学方法、成员构成要求和具体程序;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

(4)小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和评价需要进一步规范。

为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研究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1)除教学规则和内容外,还应包括教学方法、小课堂方法和评价方法;

(2)建立临床实习计划:各康复部门将实习计划与临床计划结合起来,制作该计划的实习人员必须掌握康复技术图表,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位实习人员制定教学计划,并规划在时间节点上签名学习;

(3)小课堂签到:将课堂签到做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一部分,以吸引学生注意,避免重复;实习期间,记录在案的小课程有100多个,实际上涉及到各康复部门的常见疾病和典型疾病,相当于帮助实习生再次复习理论知识;

(4)典型病例记录:康复治疗期间记录典型病例,供日后使用;

(5)内部反馈:为学员创建一组微信,使教师能够及时跟踪和纠正,以了解发现的问题和讨论具体解决方案。

结束语

康复治疗是一门十分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对于该专业的实习生来说,临床实习阶段是其脱离书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的关键时刻,不仅仅关系到实习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其今后临床工作的质量,因此临床一直致力于实习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是关键所在。小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实习生参与到临床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出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实习生讲课过程中,教师的从旁参与可提高临床教学互动性,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准备小课堂授课内容时,学生能自行思考、自由讨论,并且小组讨论的方式也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巍,代菁,肖露,刘茂竹,肖少华.PBL教学法在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8):5275-5277.

[2]黄小蓓.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9):107-109.

[3]尹文静.小讲课形式模式在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4):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