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电梯检验中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

王安琪

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在电梯检验作业开展过程中如何合理防范意外和减少意外损伤危险,对提升电梯检测效率和适应电梯检测需求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目前,我国在电梯检验作业过程中所出现的事故伤害主要体现在坠落事故伤害、机械事故伤害以及电气设备事故伤害等三个方面。对于做好事故伤害的防范与管理工作,就需要针对电梯检验作业的具体要求以及其特殊性提出合理的处理对策,以确保在电梯检验作业中的事故伤害防范工作能在适当的时机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增强电梯检验作业的实际作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电梯检验中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

关键词:电梯检验;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防护;安全隐患;坠落伤害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电梯工程项目的建设,其机电设备的使用是一种全面提升人们在通行当中效率的关键机电设备,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为了保障电梯设备的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定期地开展检验工作。

1、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电梯是高层建筑载人运输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仅在人们出行方面提供了便捷性,并且使得原本耗时耗力的物品运输工作也变得更为容易。基于电梯技术的持续发展,在功能方面展现出了越来越完善化的优势,已逐渐成为人们出行代步的关键设备之一。电梯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行后,其需要历经长时间的工作运转,因而时间一长难免会受零件老化等自身因素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进而可能会导致一些故障的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到电梯异常之处并及时解决,将会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导致某些事故的产生。基于这一情况,按照标准规范展开电梯检验作业十分有必要,为了促使其变得更具合规性,还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设定合理化的安全检验制度,并定期对电梯展开详细化、全面化的性能检验,这是保证电梯使用可靠性的重要举措。

2、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

2.1坠落危险

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电梯检修的过程中,受到电梯井道较为狭小同时高度较高的特殊性影响,因此作业人员经常要进行高空作业。这种工作模式下,经常会面临着坠落方面的威胁。一旦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工作不合理,就会导致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物体或者工作人员自身坠落的情况,这样对于工作的开展会打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对过去大量的安全事故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基本上在人员距离地面2m的高处位置,就可以造成工作人员的重伤,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通往电梯机房的通道基本上都是爬梯,而在爬梯的设计中,一旦出现较高的高低差,就会导致工作人员在不注意的时候,出现坠落的安全事故。而在机房当中也存在着较高的平台,检修人员在平台的作业过程中,其边缘工作开展,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出现跌落的情况。在工作人员的头部位置,在碰到线槽以及控制柜等设备之后,就会面临着受伤的可能性。而在上轿之前需要全面打开层面,但是这个时间电梯轿厢可能并不在其中,因此就会导致其工作人员面临着失足的危险。

2.2电器伤害

当下检修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经常会面临着大量的电气伤害,例如雷电、静电、漏电以及触电方面的安全事故。在这些电气事故的案例分析中发现,其造成的伤害相比较其他的事故死亡率要高,因此这类事故往往会给检修人员带来严重危险,往往会对人体造成更加直接的影响。例如:在出现电气伤害之后,对于工作人员的伤害,基本上会带来较为直接的冲击,伤害较为严重。其中湿度、接触面积等方面是伤害程度的关键所在。在一般情况下进行触电伤害的分析中,基本上都是电击所带来的严重伤害问题。在进行电梯的检修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其仪器设备的质量性问题影响,加上一些电动工具的使用不合理,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机房的电线处理中,由于时间比较长,这就会导致金属部分的裸露带电,进而对检修人员带来威胁。进行违章方式的作业容易导致控制柜当中的电气设备之后,会面临着一定的电击情况。在下雨天由于湿度变化比较明显,会导致安全电压的全面降低。

3、电梯检验中危险源的防护对策

3.1根据检验目的做好配合措施

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以往常见问题进行深刻的体系优化,要求工作人员在执行现场工作时,需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穿戴防护用具,避免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检验人员还需要根据单位相关规定,正确佩戴防护工具并要求专业人员在旁协助,尽量实现小组作业,一人操作另一个人用于监督和矫正,避免因操作人员视野盲区或工作状态不佳导致电梯检验工作失去准确性。但后续检验工作执行时,也必须关注其劳保设施的穿戴情况,再从传统的操作人员主观判断转变为现阶段最热门的数据交互与情况分析体系,进而确保安全性。

3.2注重常态机制、确保检验质量

检验工作固然重要,但人身安全要永远放在首位,这样才能确保公司的规章制度稳定落实。基于此,首先,检验机构管理人员要和检验人员需提前进行交流,针对任何工作的前提都是要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这一话题达成共识。其次,相关单位需要定期举办宣讲会或辩论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检验人员灌输正确的理念,防止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最后,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检验流程和工作结果,初步制定检验方案,并不断收集数据,完善管理体系。当其具有稳定的管理标准后,更要建立考核和激励体系,为后续的晋升和绩效评定做参考,并定期举行总结会议,对先进的个体进行表彰,激发其工作兴趣,同时,还要对不遵守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为其树立危机意识。

3.3做好检测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

虽然对电梯检测时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建设性措施,但是电梯检测时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现阶段的预防举措与实际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检测机构应做好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如前所述,严格有效地控制电梯检测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对提高“电梯检测过程安全保障能力”以及将“电梯检测事故控制在局部”两个关键点至关重要。事故的预防主要包含技术和管理对策。在技术上,保障电梯本身和检测环境安全。在管理上,通过协调“人-人”及“人-机”系统的关系,全力保障检测的安全性。制定可能发生事故的预防举措,及时有效地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可使用神经网络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的模拟,针对状态和后果的预测制定救援措施。提高检测过程中所有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一起构筑电梯检测的安全防线。

3.4不断提高检验工作作业水平

检验操作不规范、检验过程不仔细等也是当前电梯检验工作的常见现象,而这些人员操作方面的问题应从人员自身角度入手进行解决。首先,相关单位应注重对检查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性的监督,有专业人士对检验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进行考核与检查,考核过程进行进入操作现场,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审查。其次,人员审查工作也要注重其操作能力是否符合当前发展需求,是否拥有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其检测水平是否具备先进性的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进行电梯方面的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梯的特殊性,使得该项工作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为了积极地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进展,就要全面提升检修工作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地优化检修方式和方案,这样才可以未来工作开展中,全面提升检修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彦鸿.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6):73-75.

[2]陈开强.在用电梯检验中的坠落伤害问题分析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8):158-159.

[3]何国军.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的常见问题探讨[J].科技风,2020(27):83-84.

[4]刘永忠.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预防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4):25-27.

[5]李官勇.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的保证率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