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彭福松

(武警北京总队机动某支队卫生队 北京海淀 10019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1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采取随机法将其平均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有70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对比。结果:将对照组患者所得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数据做对照参考,观察组患者的优势非常显著,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病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应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治疗;治疗有效率

前言: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高发的消化内科病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便秘、腹痛、腹胀、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治疗,极有可能导致肠穿孔、胃溃疡,甚至出现胃出血或者癌变。该病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致病机制十分复杂,且治疗周期较长,病情根治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患者的饮食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特将14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下文的讨论与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1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采取随机法将其平均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5:35,年龄均值(41.64±8.33)岁,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0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6:34,年龄均值(40.36±7.63)岁,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1岁,P>0.05,基础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

1.2方法

在患者住院之后,医护人员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测,对患者口腔黏膜反应与消化不良进行定期的检查。

对照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药物生产厂家为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每次用药0.5克,每日用药3次,联合服用温胃舒胶囊,药物生产厂家为陕西渭南华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每次用药3粒,每日用药2次。

观察组患者将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作为基础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药方组成如下:18克白花蛇舌草、12克黄芩、15克制半夏、8克黄连、12克丹参、8克干姜、12克生晒姜、12克麦冬、8粒大枣,上述药物慢火煎煮,取400毫升药汁,每日用药1剂,分早晚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比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病灶消除为显效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显著好转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消除60%为有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治疗。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选择我院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所得分数越高意味着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不良反应包括呃逆、便秘、恶心。

1.4统计方法

测量数据均采用真实原始数据加减平均值(x±s),且通过t 检测;计数数据均选择百分率(%),并采取x²检验,P<0.05意味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说法。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详情见表1。

表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分析

组别/例数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满意度(%)

对照组/70

37/(52.86)

20/(28.57)

13/(18.57)

57/(81.43)

观察组/70

57/(81.43)

10/(14.29)

3/(4.29)

67/(95.71)

X2

7.056

P

0.007

2.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良反应发生机率比对分析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16.6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6.67%),将对照组患者所得数据做比对分析,观察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比对分析

组别/例数

呃逆

便秘

恶心

不良反应机率

对照组/70

4/(5.71)

5/(7.14)

5/(7.14)

14/(20.00)

观察组/70

1/(1.43)

1/(1.43)

1/(1.43)

3/(4.29)

X2

8.101

P

0.004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高发性慢性胃炎病症。患者主要病症体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通常会发生肠上皮化生或炎症疾病。临床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发作几率逐渐上升。阿莫西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青霉素类药物的一种,杀菌谱十分广泛。阿莫西林的药物组成主要为β—内酰胺类,患者用药之后,胃内消化酶的酸性环境不会对药物效果产生影响。该药物具备药物动力学稳定的特性,用药之后能够迅速水解吸收,在患者机体内生成肽键、患者服用阿莫西林之后,药物能够穿透胃壁细胞壁,直达病灶部位,杀菌功能极强,在与转态酶结合过程中,隔绝细胞壁创建糖肽路径,使细胞水分渗透溶解,使炎症细菌逐渐破裂,从而达到消炎之功效。在中医学范畴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机制为情志失调、饮食无节无律导致的痰浊、阴虚、气滞、气虚。正因如此,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主要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以此方式达到养阴理气、补去化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能够使患者胃动力显著提升,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该药物的应用能够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产生抑制性。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加强屏障机制,保护胃黏膜,对胃肠动力功能进行有效调节,使患者胃分泌功能得以改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除此之外,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慢性病症患者治疗时,应该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健康作息,患者应多注意饮食方面,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调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树立正确病情认知,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提高身体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患者病情康复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16.6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6.67%),将对照组患者所得数据做比对分析,观察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

综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病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应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参考文献

[1]庄燕燕.如何规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6):145-146.

[2]朱京华,朱爱女.四联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8):76-77.

[3]孙震宇.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204.

彭福松(1988.5),男, 汉族 贵州绥阳人  医学学士,
医师,从事部队基层卫生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