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徐建华1,,田阁2,,林聪1,,严峻1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骨一科, 新疆 伊宁 841500

2.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 100050

通讯作者: 田阁, Email: tiangebus @163. com, 电话: 13051558306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方案,比较二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腰部功能评分更高,P值<0.05,二组复发率相比相似,但观察组较低,P值>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方案能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复发率较低,建议推广。

【关键词】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纤维环缝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联合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患者患病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和马尾综合征等临床表现[1],多发于中青年男性,多数患者于患病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生活管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随病情发展,需给予手术治疗,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主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征,但手术后复发率较高。鉴于此,我院为探究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特选取60例患者参与研究,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2020年度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均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在29-49岁范围内,年龄平均值为(30.31±2.16)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值为(2.04±0.14)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区间在28-48岁范围内,年龄平均值为(30.29±2.10)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值为(2.11±0.16)年;二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中整理和比较,数据相似,P值>0.05,具有比较研究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方案,术前30min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胸腹部体位架垫空,利用X线透视作用进行体表金属定位,于棘突患侧旁0.5厘米对应的椎间隙处为切口位置,并进行标记。给予患者常规消毒、无菌巾铺巾,手术覆膜;利用X线透视作用,与手术节段棘突患侧旁0.5厘米处行0.7厘米切口,将浅筋膜切开后,使用血管钳将肌筋膜撑开,并将扩张导棒沿棘突椎板下缘置入,并滑动至黄韧带背面[2];取出扩张导棒,将椎间孔内镜放入;镜下对椎板、关节突、黄韧带位置进行明确,使用髓核钳以及等离子射频刀头对黄韧带表面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清理,随后于黄韧带上打孔,蓝钳及枪状咬骨钳扩大窗面,扩大椎板间隙,松解硬膜及神经根的粘连组织,探查髓核脱出位置,使用髓核钳夹除游离脱垂的髓核组织,等离子射频电极消融絮状髓核并烧灼成纤维环,并再次探查神经根,确认减压彻底,神经根松解充分,术毕缝合切口皮肤。

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方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参照组相同,纤维环缝合步骤:使用FAST-FIX 纤维环缝合器缝合纤维环切口;术中将神经根牵向中线,确保纤维环切口显露后,自切口缘2mm处缝合器穿刺针穿透纤维环[3],置入1枚固定锚,对侧相同,确保切口与缝线垂直,使用推结器将线结推向椎间盘,收紧缝合线;撤出内窥镜,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二组患者腰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使用JOA评分法对患者术前、术后、术后7d、术后30d进行评估;统计术后6个月、12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计量数据、计数数据的表述方法分别为(±s)和[(n)%],分别给予t检验和卡方检验;P值<0.05,表明组间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腰部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术前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评分均更高,P值<0.05,如表1数据。

表 1 二组患者腰部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

术后7d

术后30d

观察组

30

10.03±1.04

19.94±3.05

20.93±1.01

24.04±0.21

参照组

30

10.05±1.02

15.67±1.13

19.34±0.79

21.04±0.48

t值

-

0.0921

8.8065

8.3181

38.4110

P值

-

0.9268

0.0000

0.0000

0.0000

2.2 复发率

二组患者复发率并无明显差异,P值>0.05,但观察组复发率略低于参照组,如表2数据。

表 2 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

总复发率

观察组

30

0(0.00)

1(2.22)

1(2.22)

参照组

30

2(2.22)

2(4.44)

4(6.66)

X2

-

-

-

1.9636

P值

-

-

-

0.161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疾病,该病发生与患者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同时纤维环部分或全部劈裂[4],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主要术式,操作简单,恢复效果佳,术后恢复快,但由于髓核去除、治病节段纤维环结构发生破坏、纤维环惨破口无法闭合[5],进而导致髓核继续退化后容易从纤维环残缺口再次突出而复发,故而临床中通常选取纤维环缝合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方案。而随着联合治疗方案的推出与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得到明显控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参照组相比,腰部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值<0.05;二组复发率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但观察组复发率略低。

综上所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能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复发率较低,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宋通渠,李杰,李益明,等. 显微内镜纤维环缝合术与椎间孔镜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6(23):2135-2140.

[2]谌洪宇.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4):80-82.

[3]王彦鹏,拜珂,全健,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配合展筋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21,42(11):1565-1567.

[4]李贵双,王滨城.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7):93-95,99.

[5]潘文明,杨金华,张涛,等.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临床效果比较[J]. 交通医学,2021,35(5):508-5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