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内容转向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内容转向探究

徐蛟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663700

摘要2015年起,移动互联网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新闻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对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从技术层面逐渐向更深层次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也面临迫切的改革创新需求,需要相关工作者明确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内容新生态,并预测新闻内容转向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挑战,采取措施突破新闻内容改革创新瓶颈,为新闻媒体行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内容转向探究

引言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数字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发展数字经济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修课”。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其中既潜藏着更海量的新闻资源数据、更先进的新闻编辑辅助技术、更为深远的新闻传播渠道,同时也面临着多元媒体市场竞争、数字技术伦理、技术掩盖人文等风险。因此,新闻编辑工作应当立足于结构化再生产乏力的现状,借助数字经济的东风,抓住机遇,赢得主动优势,实现思维、内容、方法以及形态的优化升级,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一、新闻编辑概述

广播新闻编辑是在广播媒体传播系统中承担新闻节目的构思、组织、策划、加工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职责的工作人员,广播新闻编辑人员的新闻编辑工作包括三个阶段,即前期编辑、中期编辑和后期编辑。前期编辑是指新闻编辑人员根据节目预定的方针与目标,进行稿件筛选、组织及广播新闻内容与形式的策划工作。中期编辑主要是编辑人员立足于客观实际和相关法律政策,完成稿件审视、配置、修改加工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后期编辑主要是广播新闻的录制、合成、特效加工、声音编辑等内容。广播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广播新闻编辑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职责。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应不断创新,利用融媒体技术提升广播新闻编辑质量,为听众输出更有温度、深度与价值的广播节目。

二、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忽视标题的作用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新闻标题对整篇内容具有总结分析的作用,并且标题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标题具有极大的作用。相比于杂志及报纸等传统的新闻媒体而言,新闻标题对新闻播报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新闻标题的重要性逐渐增强,甚至部分媒体出现“标题党”的编辑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通过新颖的标题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及关注,但是其受众阅读的内容及标题具有明显的不同,对这种问题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因此,作为电视新闻的编辑者,要合理设计新闻标题,严格按照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适当地凸显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有利于进一步切实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2.2新闻编辑的综合业务素养亟待提高

新闻编辑的工作思维和方式将直接决定新闻编辑效果,这也关系到电视广播新闻本身的情感吸引效应。但从现状来看,很多新闻编辑人员仍拘泥于原有的编辑业务开展方式,存在排斥融媒体技术和手段的情感,因而在实践中无法切实保障新时代新闻编辑的最佳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新闻编辑工作,实现更佳的先问编辑效果,相关人员需尽快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以确保广泛获取与收集新闻素材。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内容转向策略

3.1促进大众化路线和品牌化塑造的双向循环

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受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诉求,脱离受众生活诉求很可能导致新闻内容成为空中楼阁,一味地迎合市场趋势以及追求流量,又会因为过于“软性”违背新闻编辑工作的初衷[4]。因此,新闻编辑工作既要走大众化路线,注重新闻受众的对象观照与现实关怀,运用大数据了解受众的新闻需求和兴趣爱好,从社会现实和时代热点中选取容易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的新闻源,并运用生活化、趣味化和故事化的话语形式,打造形象生动的具象新闻内容;也要走市场化路线,提升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市场敏锐度、洞察力、前瞻性以及品牌意识,转变传播理念和思维方式,打造定制化、差异性的新闻内容,同时也要避免“炒作舆论、虚假宣传”等恶意竞争,过滤掉那些攻击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内容。

3.2加强对新闻编辑者的培训

在选拔新闻编辑的过程中,要优先选用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新闻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注重对新闻编辑专业能力、法律道德及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并且要积极引导编辑与群众的互动性,让编辑能够主动参与到一线的采访中,使编辑者能够在现场中获取更多丰富的新闻信息,并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及实践认知对其进行总结,深层次的发掘新闻的关键信息,有利于提高新闻人员的思维能力及信息整合能力,使其能够具有辨别新闻内容的意识,进而从独特的角度提取新闻内容中具有价值的信息。由于新闻内容的素材普遍来源于人们实际的生活,因此新闻编辑要扩大新闻信息的采集范围,敢于与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行抗衡,使自身具备揭露事情真相的勇气,提升电视新闻整体的节目效果,不断吸引更多的群众进行观看,进而提高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3.3树立受众意识,强化创新能力

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融媒体的受众范围明显扩大。新的传媒业态下,新闻编辑应树立受众意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用最新、最全面的思维准则指导新闻报道实践,生产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第一,要从观念上做出改变,批判性地接受新的媒体技术、新的报道方式、新的采访途径等,思想上不能有抵触和反感情绪。时代是向前发展的,任何一种新事物的诞生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作为走在信息前沿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更应合理运用新技术。第二,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新闻编辑应培育大数据意识,对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形成数据化的认可,承认数据流量的参考价值及其对新闻价值判断的指导作用。当然,也不能“唯数据论”,应做到全面掌握各项真实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关键数据等,既要扩大数据规模,又要提升数据质量,使大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吸引受众关注度,全面提高受众黏性和忠诚度,新闻编辑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为新闻内容转向提供保障,通过树立轻松愉悦的新闻内容风格、塑造特色化品牌形象、从受众思维角度挖掘新闻信息、引导受众主动分享等层面,为新闻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新闻内容转向过程不可避免存在挑战和风险,需要新闻编辑坚持“内容为王”,履行好自身社会责任和义务,使新闻媒体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王秀华.基层电视媒体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研究分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2(02):149-151.

[2]张晨曦. 智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业务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21.

[3]杨蓓蓓.从内容领域到非内容领域:智媒时代新闻编辑职能的转变与重构[J].新媒体研究,2021,7(11):118-121.DOI:10.16604/j.cnki.issn2096-0360.2021.11.032.

[4]刘泽萱.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内容转向[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9):57-58.

[5]李彬.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J].西部广播电视,2017(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