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铁大国工匠品牌培育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1

新时代高铁大国工匠品牌培育探讨

姬翔玲 ,余卫龙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山西省 永济市 044502

[内容摘要]:建设高铁制造强国,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引领。本文就新时代高铁大国工匠品牌培育,企业如何在引领、制度保障、平台建设、品牌品质提升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于新时期企业如何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供了有效方案。

关键词:大国工匠;引领;制度;平台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三个引领”,完善“五项制度”,搭建“四大平台”,做好“五放心”,为建设高铁制造强国,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坚持三个引领,打造听党话的大国工匠队伍

(一)正确思想引领发挥。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持把思政教育作为员工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利用班组长会议、班前会等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党建品牌引领发挥。企业通过推进“协同化”党建品牌建设,把技能型员工作业工位作为“双培”选题立项的主阵地,将骨干发展成党员。

(三)劳模工匠引领发挥。企业以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阵地定期举办劳模工匠宣讲。

二、完善五项制度,创造大国工匠职业发展平台

(一)制定《技能操作人员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打通技能操作人员上升通道。每年企业按照可达到的层级进行聘任,享受相应层级津贴待遇,全面构建了企业操作员工的职业晋升机制。

(二)制定《技师管理办法》。加强技师、高级技师队伍的建设,构建适应企业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提升产业工人队伍中高技能人才的比重。

(三)制定《核心人才管理办法》。把核心技能人才的使用、评价、结果应用、薪酬待遇等进行确定。

(四)落实《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每年制订企业“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定期跟进,实施资源倾斜和保障。

(五)制定《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大国工匠品牌培育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助推企业持续创新创效;成立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办公室,通过项目制运行,推动高技能领军人才发挥作用。

三、搭建四大平台,营造大国工匠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

(一)搭建技能竞赛平台。每年企业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建立两级竞赛管理机制。

(二)搭建技能培训平台。搭建以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的实操培训平台和以企业公众号为主的理论“E”培训平台;持续开展“工匠大讲堂”培训活动,让高技能人才深入现场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好“传、帮、带”。

(三)搭建创新创造平台。开辟技术工人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渠道,在科学技术奖项中,设置“技术工人组”奖项。

(四)搭建数据信息平台。企业技能操作人员搭建了人员信息平台。通过平台能够详细掌握大国工匠队伍的平均年龄、岗位、技能等基本情况,了解产业工人队伍与当前岗位的匹配情况,从而为未来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四、做好五放心,提升大国工匠品牌品质

(一)维护合法权益,让职工“放心”。通过企业每年职代会,落实职工代表提案。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

(二)搭建互信“心桥”,与职工“交心”。通过各种渠道,关心技能工人需求和切身利益,搭建互信“心桥”针对聚焦职工薪酬、晋升通道、政治待遇等问题,不断完善制度配套,实现共赢。

(三)延伸“六送三关注”,为职工“尽心”。坚持开展“六送三关注”,建立常态长效帮扶机制。

(四)立足“新小家”建设, 让职工“暖心”。建成多个“新小家”、累计建设多处驻外站点,实现异地员工关爱全覆盖。

(五)专注身心健康,为职工“操心”。组建文体协会,通过举办合唱比赛、球类竞赛、趣味运动会等职工参与度高的主题活动,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提升自身素质。

新时期高铁大国工匠品牌如何培育,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以工匠人才助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产业转型发展,实现高铁制造强国梦,使其成为主力军,发挥引领者作用,将是企业长期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新课题、新任务。

1 / 4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