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于医药工程的优势及挑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BIM技术应用于医药工程的优势及挑战研究

王彬

山东安舜制药有限公司 253600

摘要:BIM(医药信息模型)技术是国际工程界公认的医药产业革命性技术,在项目精细化管理、施工过程模拟、管线碰撞检测、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绿色建造技术。在我国,BIM技术在医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开始在国有投资项目中强制推行BIM技术。本文主要分析BIM技术应用于医药工程的优势及挑战研究。

关键词BIM;医药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医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工作质量缺乏严格的控制,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施工技术的运用,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由于工程医药中各参与方较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项目医药各阶段是相对独立的,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难以协同管理。而BIM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高工程医药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更精细化的管理,为项目目标的实现和项目医药的增值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1、医药工程BIM技术应用现状

在国内,BIM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医药、铁路、市政交通等领域。北京水立方、天津国际邮轮码头、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国家电力馆等大型医药都在设计或施工阶段应用了BIM技术。随着BIM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应用理念不断趋向实用性,政府医药部门、工程行业协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校重视并着手推广BIM技术。国内多家设计院率先在大型医药设计中使用BIM技术,例如,将BIM技术应用于医药初步设计、复杂结构三维建模、管线碰撞检测、参数化协同设计等方面。近几年,政府提倡在医药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并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开始自发地探索BIM技术的应用方法。现在,BIM技术已经在多家大型施工企业得到应用。施工企业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了可视化、集成化的4D施工管理目标,增强了业主对项目的控制能力,解决了信息共享问题,提高了管理人员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效果。

2、BIM技术应用优势

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能够让施工管理人员更直观地获得医药工程信息,同时还可以对医药施工进行模拟来实现碰撞检查,让施工企业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有效掌控施工的进度。除此之外,BIM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增加各专项工程间的有效交流,做到信息的及时传递。BIM技术有很好的模拟功能,可以代替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同时,通过BIM技术还可以模拟项目招标以及施工环节,以此提升医药施工整个工作的效率。BIM技术还可以出医药模拟效果图,以此满足业主观看的意愿,还能巧妙地运用BIM技术对医药设计进行绘制,将模拟图展示出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以此完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另外,BIM技术还具有可协调性,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运营协调,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协调不同的施工部门和施工主体,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在新时代下,BIM技术可以说是我国医药工程管理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BIM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和3D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使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工程管理的三维数据模型,同时还能构建平台来公示工程施工的各项数据,为工程整体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实现施工流程的协调与优化,切实提高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在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工程管控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与工程质量和施工的规范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管控系统的更新和完善,BIM技术的应用对医药工程管控系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医药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目标分析

3.1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材料、机械和施工环境,其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保证人、材、机的合格和制定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通过BIM模型数据库,建立一个BIM数据集成平台,各参建方可以通过该平台迅速便捷地查到相关人员资质、医药材料材质、施工设备型号、尺寸和施工环境等信息,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控,以及对施工质量的动态追踪和分析,保证施工质量。

3.2BIM协同平台医药目标

(1)BIM协同平台要能对工程全过程信息进行集中存储、管理、查询、追溯和利用,进而真正实现医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协同管理。(2)BIM协同平台要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支持GIS数据和物联网数据集成,同时兼容第三方系统,从而避免数据孤岛现象的出现。(3)基于BIM协同平台的数据大屏应具有集中展示功能。指挥中心能通过数据大屏来掌握工程进展情况。(4)BIM协同平台要能实现工程质检计量工作的线上审批,同时应配置灵活的表单和流程引擎。(5)相关参与单位应制定协同管理平台的技术标准,为打造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医药提供技术支撑。

3.3三维建模能力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医药工程项目进行整体布局,构建高质量的工程医药三维模型,这种医药模型可以视为实际施工医药等比例缩小后的图形,能为施工及技术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立体的分析工具,有利于帮助施工人员尽早进入工作状态,能及时发现医药项目存在的缺陷或设计错误。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分析、深度挖掘内容,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构建出的三维模型与实际施工相符合,能通过图纸推测出实际工程情况,如果对图纸中不明确的内容存在疑问,必须及时展开讨论、对设计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在不同专业水平、视角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冲突问题,积极构建可靠、有效的改革设计方案,以保证实际工作中的项目质量。

3.4完善BIM技术在医药工程项目中运用的相关法规体系

对于BIM技术来说,将其实际应用到医药工程项目医药中时,往往会涉及多个环节,想要保证其整体运用规范性,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其进行支持。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对于此项技术的研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将其应用到医药工程项目中时,经常会受到一定阻碍,使得预想的而应用效果没有得到发挥,归根结底,这与此项技术的应用不够规范有直接关系。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对现阶段医药工程项目医药发展情况予以充分关注,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出完善的BIM技术在医药工程中应用的法规体系,要注意将其贯穿到工程设计、工程监理、施工以及后期竣工运维管理等全过程,从而促进BIM技术与医药工程项目有效结合。可以看出,这一法规体系的制定以及完善将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医药企业方面、政府职能部门方面以及技术研究单位方面形成合力,针对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以及对于此项技术的实际需求方向来对法规体系进行构建,进而使得每个医药施工环节的开展都有具体依据。可以看出,设计单位也是BIM技术的受益者之一,因此,法规的制定也应该对设计单位进行一定约束,保证其最终设计方案的整体可执行性。

结束语

BIM技术是当前医药工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低资源浪费。当前我国医药业将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医药市场持续下行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只有加强对工程医药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程医药管理精细化,对业主来说可以节省投资,对设计单位来说可以提高竞争力,对施工单位来说可以提高利润,但目前对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比较缓慢,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有阶段性地、有针对性地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奠定我国工程医药BIM技术引进和应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艳.BIM在制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8,18(20):46-48.

[2]李陈江,赵雄飞.BIM系统在医药行业的应用[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6,37(3):1-3.

[3]谢康,李向东,李玲,等.BIM技术在药厂洁净厂房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34):84-85.

[4]康佳,宁宏义.BIM系统施工模拟技术在医药项目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5):51-52.

[5]李帅荣,赵辉.BIM技术应用于医药工程的优势及挑战浅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47(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