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大院民居的三雕建筑装饰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析山西大院民居的三雕建筑装饰文化

彭美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290

摘要:我国建筑装饰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很早就运用到了宫殿、园林、寺庙的建筑中,给整个古代建筑群装饰提供出了一种华丽而无比精美的艺术装饰效果。而这些极富有中国民族传统特点风格的建筑雕塑艺术手法又被引入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居建设过程中,使增加了许多艺术效果,整体更加和谐与协调,也就更加具有现代生活艺术的气息。本文通过查阅书籍文献、实地进行调研测绘以及走访记录的方法,对山西大院民居的三雕建筑装饰进行研究,将雕刻装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能为大院民居的修缮、大院建筑装饰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装饰文化;大院民居;三雕

1.雕刻装饰艺术概述

山西大院民居建筑具有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功能,在其精神层面的表现,建筑空间并不能对它得到满足,于是大院多依靠建筑的装饰艺术依附建筑上的雕刻、彩绘等艺术,来表达人们的某种理念或是追求。雕刻装饰艺术是建筑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不仅记录着那个时代所具有的文化艺术,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历程。山西大院与民间艺术触类旁通,形式丰富且多样。本文针对山西大院民居的建筑装饰特点,对山西大院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主要以材料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石雕、砖雕和木雕。

山西大院民居在雕刻工艺上主要分为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类型,木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最为常见的结构,雕刻起来也较其他两类容易一些,所以木雕艺术最为普遍。这些建筑装饰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既起到了美化空间的作用,也作为建筑构件对建筑结构加以巩固,同时,这些装饰还是承载人们追求与思想的物态载体,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还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与自然得体的视觉感受,是大院民居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山西大院中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就数雕刻了,这些雕刻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处处蕴含着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装饰文化符号,符合现代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性。

2.三雕建筑装饰艺术的内涵

2.1木雕装饰

在大院民居中,木雕装饰是最普遍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主要的装饰部位分布在大门、房门、户牖、屏风、雀替、挂落、楹联、匾额、垂柱、梁枋等建筑构件上。由于木材易于雕刻和拼连的优点,致使木雕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反映的文化内容也比较多,如福禄寿喜”、吉祥富贵”等。

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常见的木雕就数挂落最为精湛。在房屋正面开间,为了加强建筑的装饰性,除了将雀替体型加大,表面增加木雕之外,还在额枋的下方增加一些装饰,从中间到两边立柱,将整个立柱内侧进行木雕装饰悬挂在额枋之下,顺延立柱两侧下落,这种装饰称为“挂落”,这种挂落已经完全失去结构上的功能而是一种纯装饰性的构件,例如:曹家大院多子院,门楼“多子挂落”,以“葡萄”、“葫芦”、“石榴”、“香蕉”等装饰其中,表达了先人对于家族子嗣繁多的期望,与乔家大院的“葡萄”挂落寓意相像,葡萄多子,寓意多子多福,因此它的体型和装饰可以不受限制,可大可小,可以在实木板上作木雕,也可以用木棂条拼合成连续性的花格。山西常家大院建筑正面几个开间的檐柱之间都用这种挂落装饰,在山西晋商留下的几座大院里也广泛使用了这种挂落。在这些挂落上可以看到园林中的仕女,象征多子的葡萄,盛开的荷花,也可以看到奔马、立马、卧马,比如乔家大院的“八骏”主题挂落,以及能够彰显主人文人气质的磬、花瓶、古鼎等器物,如王家大院的博古架挂落。从挂落的装饰来看,多数是用回纹勾勒成小分格,在格内布置人物、动物等装饰;也有用回纹组成博古架,在架上分置瓶、鼎、花盆等器物;但也有用树枝或是树干等组成挂落的。在技法上多用高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使挂落的装饰性更强,图案形象更为突出。这些挂落成了晋商显露财势、表达人生理念的场所,工匠也在这些挂落上显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和创造力。

2.2砖雕装饰

山西民居的砖雕主要分布在屋檐、屋脊、影壁、墀头、女儿墙顶等建筑部位上,题材基本上主要是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五福捧寿”、鹿鹤同春”等。这些装饰图案手法细腻、构思精巧,整体上给人以和谐美的心理感受,局部细节上又有其点缀之美,为建筑增添了一份别致的景色。

砖雕一般集中在门头、门楣以及照壁上,多采用仿木结构,如果门楼的等级很高,大门两旁一般就会有一字或山影壁,照壁装饰重点在壁身部分,常见的构图是用线脚围成方形“池子”,四角雕“岔花”,中心雕图案或文字。如贾氏宅院的门楼两例的照壁,中心分别为“孝”、“忠”二字的浅浮雕,四角岔花雕刻丰富有鱼龙,飞马、仙鹤等,寓意吉样。

在乔家大院建筑正脊上均有以汉纹为主题的砖雕做法,其无尽的变化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但无论如何变化:蝙蝠、菊花盘等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各宅的中轴线上布置着的宅门、屋门等一系列精致的门楼。凡带正脊者,屋脊几乎是清一色的汉纹砖雕。若与挂落对比,就会发现这些汉纹也构成了一只蝙蝠。只不过挂落里的蝙蝠以倒置的形式暗指“福到了”,屋脊的蝙蝠则因结构关系而正向摆放。与木雕相比,此处的砖雕汉纹更显古朴,是在中央作为点睛之笔的吉祥图案。

表达主人对地位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宗族兴旺的期盼。传统工匠们对人们的这些美好期盼和深刻寓意等进行想象创造绘制成图案,并依照图案将其制作出来。因此影壁砖雕最能够表达民居家族的意愿和匠人工艺的艺术品。

2.3石雕装饰

在山西民居中,石雕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装饰在建筑的柱础、窗台、门砧石、抱鼓石和门匾等部位,形象逼真、构图精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一般而言,山西大院民居中所有的柱础,基本都是用整块的石料加以雕刻而成,院落的正房一般较为华丽。墙基采用各种类型的条石,有三层到五层不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转弯半径以保护转角墙体不受破坏。镶嵌石一般指的是嵌在建筑墙体内的装饰构件,如匾额、书画和楹联等,在山西大院民居中比较多见。

抱鼓是石雕中最能体现工匠艺术的构建。它之所以用圆鼓作门枕石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尧、舜时期,有尧设谏鼓,舜立榜木的民间故事。在朝廷大门之外的鼓被称为谏鼓,百姓如果有事禀报可以在此处击鼓以求面见圣上,这是朝廷听取民声民意而采用的一种办法,因此,门前设鼓就有了表示欢迎来人的象征意义,后人便把圆鼓设在大门外作为装饰。另一说法是,抱鼓石取之于鼓形,似与元人的骁勇善战有关。元人定鼎中原之后,把庆贺胜利的皮鼓作为一种象征物用石墩的形式永久保留下来。放在自家门口,以示光宗耀祖。石鼓下常以花叶托抱,所以称“抱鼓石”。窦庄村张家大院抱鼓石装饰中,以麒麟为中心,一来镇宅,二来麒麟表示祥瑞,追求祥瑞太平,周边饰以植物花卉与鸟类,取自然素材进行装饰,表达主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3.小结

雕刻是大院民居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段,主要装饰于建筑的各个构件上,主要以石雕、木雕和砖雕为主。成语雕梁画栋”中的雕梁”便是由此而来。雕刻题材丰富多样,紧紧围绕忠孝节义、礼仪廉耻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自然山水”等儒家思想题材,无不将其装饰在建筑上以警示、劝告、激励后人要懂得这些道理,遵从这些道理使其潜移默化的起到教化后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鑫.三晋文化视角下民间宗祠建筑装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李亚楠.山西曹家大院居住空间的建筑装饰分析[D].燕山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