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格法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梁格法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黄彬权

身份证:445302198205100016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出行需求也愈加多样,传统的桥梁结构无法应对过多的人、车流量,时而会因此出现质量问题,甚至部分地区因此出现过安全事故。对此,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开始深化使用的技术手段,并针对其局限性进行定向优化,科学合理地使用梁格法,计算各项物料的使用指标,调整施工方案,有效提升了桥梁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通过总结梁格法的应用原理,明确其具体的开展流程,以期帮助管理者深入了解其优劣点,提升桥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梁格法;城市桥梁设计;应用

引言:在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各行业的工作模式均以实现了根源性转变,使用的硬件设备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而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紧跟社会发展,应用更多新型理念和技术,其中梁格法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项,科学合理的应用能提升数据分析效率,还可针对其形变情况,做出有效应对。但受制于传统工作模式和职工个体认知,梁格法的普及效果参差不齐,故而职工需深入了解梁格法的工作模式,明确其工作流程,有效发挥出技术优势。

一、梁格法的基本原理

城市桥梁设计中的梁格法,会取代原有的桥跨结构,将其替换成更易计算与分析的梁格结构,并模拟平面结构,替代传统变量,并根据每个梁格间的客观联系,完成施工区域划分,致使现场桥梁设计无需进行整体数据收集和逐步运算,各个区域按照指定标准进行调整,最后相互拼接即可达成应有的设计准确性,详见图1。梁格法和传统桥梁设计工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计算速度更快,且同时监测的跨度较小,客观因素的影响力也会显著降低[1]

总的来说,梁格法就是借助其整体性优势,将原有总量庞大的数据计算任务,划分为不同层级,并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完成特异化管理,最终整合分析,获取整体建设情况。另外,利用梁格法划分区域后,职工也需开展对应的工作模式,收集梁格内部的各项数据,经过计算分析后,其轴向受力情况和形变等数据,将借助信息化设备完成单位转换,降低计算次数,详见表1。

1 梁格法数据统计范例表

梁格法

边梁1

中梁

边梁2

合计

-9385.78

-17456.82

-18154.40

-44997.00

-8291.24

-13579.78

-12447.98

-34319.00

据悉,梁格法本就是一项新型技术,各工作团队的经验缺乏,此时不能盲目开展工作,需先进行基础准备工作,并制定精细化工作模式,即:首先,严格分析梁体截面特征,需将梁格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探究,尽量挑选粱肋或腹板等位置,以降低计算难度。其次,需在进行单元梁格相关数据计算时,要秉承等效原则,确保受力和形变等数值单位标准统一,从而提升整体分析效率。

EMQYW5VA}7GWRW06AS@NC2D

1 梁格法设计模型示意图

二、梁格法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流程

(一)划分梁格

梁格法在使用过程中,如何规范的划分梁格,提升数据准确性时影响最终设计质量的首要因素。后续随着梁格法的不断应用,管理者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梁格划分流程,逐步开展能降低客观因素的影响,保障后续工作能稳步开展,即:

1)保持数据一致:数据一致通常是指道路桥梁设计时,需通过对梁格的内力分布与截面情况进行调查后,获取相关数据,在非特殊要求情况下,需要求该数值需与原有桥梁结构精度一致。但该数据的一致并非要求施工时,以此为核心不断调整,而是实时收集数据信息后,对比工作方案,检查各项工艺是否会影响上述指标的变化,若不稳妥则需要重新制定方案。另外,设计人员需明确影响截面形状和内力分布情况的结构,并针对其对应结构开展划分工艺。

2)设置受力线:受力线是施工工艺开展的重要参照物,无论是传统施工技术还是现代施工技术,若想保障结构稳定,均需要设置工作参数、标准阈值,而其落实在现场便是受力线。基于此,开展梁格法时,也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精准的受力线,并确保其位置和原有建筑结构上的受力线位置相同[2]

3)检验梁格参数:梁格法归根结底是将原有复杂的工作简易化,除确保各个区域的边界准确,数据混合与计算时,并不会出现异常外,还需对梁格划分后,竖向和水平间隔既能控制在制定距离,又能规避误差,避免出现分析错误等情况。

(二)刚度计算

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后,梁格法的用途逐渐有了准确定义,其是依靠大量数据集群进行计算,获取其单元刚度的同时,借助梁格降低计算强度,缓解数据处理难度,再根据桥梁结构明确各部位的受力特点,反馈验算单位刚度计算精确性,从而形成稳定的数据循环,其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

1)板式桥梁:板式桥梁属于常见的桥梁类型,其结构简易,对其进行单元刚度计算时,只需结合其抗形变能力进行对应的计算即可,常见的计算公式有:i=h3/12或c=h3/65。公式中的变量i是梁格划分后,其内部的惯性距离,变量c则是主体结构的抗形变参数,变量h便是整体结构的高度,但其应用于局部结构分析时,其概念将变化为梁格区域的宽度

[3]

2)箱式桥梁:现阶段,梁格法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划分梁格时以工字为标准进行划分,可准确得出梁格的单位刚度,此时借助公式便可获取到设备的抗形变指标,但与传统结构不同的是,箱式桥梁结构利用已知数据还能实现对腹板应用状态的分析,而后能够得出当前结构的抗剪面积。但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计算时,需明确箱梁受外部环境影响,易出现形变情况,此时内部剪力和抗形变能力均会发生变化,故而职工需重新调整计算方式。

三、提升梁格法在桥梁设计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一)做好职工培训

梁格法是一项新型技术,其能够结合桥梁设计需求,进行指定的数据计算,即使桥梁类型不同,经过简单现场调研、中心点确定后,也能制作出对应的工作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场适配性。但由于职工大多较熟悉传统的工作模式,新型技术的开展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难度较大。基于此,首先,管理者在完成硬件优化后,需第一时间组织岗位职工进行初步学习,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定期温故知新,现场的仪器设备也需及时更换,为职工的学习提供基础条件。其次,管理者还需定期组织开展宣讲会,一方面普及设备原理及简单的自检流程,另一方面讲述不合理操作设备的危害性,避免现场出现安全隐患[4]

(二)建立对应的工作体制

    梁格法需经过现场调研与已知参数比对后,需及时找出变量不准确处,明确其异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模式。另外,管理人员在开展梁格法时,需定期进行经验总结,并结合职工反馈会的信息进行工艺调整,进而发挥出技术优势,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城市桥梁设计中国应用梁格法,一方面可提升工作效率,更快速地完成数据测算工作,另一方面可显著提升最终建成质量,并确保各个结构之间支撑稳定,运维难度可有效降低。但考虑到设计人员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易出现技术开展不规范的情况,故而管理者需不断总结并讲解,建设考核体制,工作人员需积极学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误差处理办法,以应对未来愈加复杂的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董营, 刘松. 梁格法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21, 6(6):2.

[2]季冬良. 梁格法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山西建筑, 2018, 44(15):3.

[3]叶维强. 浅析梁格法在变宽异型箱梁结构上的应用[J]. 中国勘察设计, 2016(9):3.

[4]马金菊. 梁格法在变宽连续箱梁中的应用[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