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预测肾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因子,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活检的173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9例,女64例;年龄(53.29±13.58)岁;肿瘤直径中位数70(23~150)mm;68例有局部症状,24例伴全身症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5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有假包膜96例,伴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23例;T1~2期114例,T3~4期59例;远处转移22例;可疑淋巴结转移(cN1期)88例,淋巴结阴性(cN0期)85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淋巴结阳性的术前预测因素。根据上述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和Bootstrap自抽样法验证列线图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173例中,pN1期49例(28.32%),pN0期124例(71.68%);88例cN1期患者中42例(47.73%)病理淋巴结阳性;85例cN0期患者中7例(8.24%)病理淋巴结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ECOG评分、临床症状、肿瘤假包膜、远处转移、临床T分期、影像学可疑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镜下血尿均与病理淋巴结阳性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低、临床T分期高、影像学可疑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大和镜下血尿是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利用上述独立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概率,模型的C指数为0.954,自抽样内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患病年龄低、镜下血尿、影像学可疑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大和临床T分期高是肾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和校准能力,有助于术前预测肾癌淋巴结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