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高利民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500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心脏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目前这些慢性病的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已经与高收入国家水平相当,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防控慢性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聚焦主要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和重点人群,从全方位维护全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的角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聚焦优先领域实施干预分别确定了15项专项行动,其中14项都是围绕着慢性病,这对慢性病防控事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模式;学科建设

引言

目前我国从事慢性病防控的专业机构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临床医院的专病防治机构以及专业的学会、协会、基金会等,形成体系框架,并从健康寓万策、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科研、科普宣教与支持性环境创建、诊断、治疗、康复等多层级、多维度努力为公众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与健康促进,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之一。然而,由于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发生着不期的变化,因此我国的慢性病预防控制应该探索更加适合新时期的建制、机制和模式。

1建制和机制要创新

随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三定”方案的颁布,慢性病预防控制已明确不是其职责,从行政上划归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分管[6-7],因此各级CDC已有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专业的建制及其归属也应适时做出调整,目前(也是多年的沿革)CDC系统的慢性病防控多围绕监测、流调、干预和宣传等公共卫生职责开展,而临床系统的专病防治则更多偏向筛查和治疗,医防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我国传统中医学很早就有“上医治未病”的理念,体现着对防治结合的倡导和引领;White[8]在《弥合裂痕》一书中曾表达过一种担忧:当医学的发展无法完成其双重使命将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统一起来,就等于陷入危机;群医学则呼唤培养医生医防并重的思维和从业行为,在实现个体保健及治疗的基础上,为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而开展工作,这些都引发了全球对医学整体任务的思考,即如何衔接“防和治”、弥合“医和防”之间的裂痕,真正使医学服务于患者和健康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据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我国的慢性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体系、机制调整都应该更有利于医防结合,促进医防一体化,使公众获得完整的、公平的医学服务和照护,促进全人群健康效益最大化。

2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需要改变和创新

现在CDC系统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国家级专业机构给全国各省市下达指令性工作,如监测、调查、采血、科研、活动等(包括工作量、考核指标等),均由中央财政转移地方支付,由于任务量逐年加大,各地慢性病防控力量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的慢性病防控主要忙于完成国家级专业机构工作的分包任务,而无精力再针对本地的慢性病流行特征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因此也无能力向地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群体健康状况评估,导致地方的慢性病防控工作逐渐陷入被弱化或边缘化、被减少投入的不良循环;与此同时在国家级或高层级的专业机构逐渐演变出习惯于通过行政指令从地方或下级专业机构收取数据和结果的现象,使慢性病防控的业绩体现在少数的精品项目、论文、成果等层面,而最需要实践和应用的慢性病防控则被局限在象牙塔中,难以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未来慢性病防控的模式应该转向由国家级专业机构制定顶层的规划和指导性的纲要、指南、手册等,在不同层级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考评、督导和能力建设,并由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和实施,使慢性病防控工作立足全人群、全方位和全周期,有针对性地可持续开展,产出连续的数据和累加的效益,应用于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真正能够为公众健康促进和政府决策制定提供证据和支持。对于慢性病防控的专项工作,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因为慢性病防控的很多产出具有长期和延迟的特点,“短平快”、“搭车”、“超载”等都不适合慢性病防控项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拥有全国一盘棋的优势,要利用这一优势开展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工作项目,如芬兰北卡项目等,持续几十年、几代人,产出的是可以惠及全人类的慢性病防控模式和经验。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健康中国的时代,在慢性病防控领域呈献中国智慧、贡献中国经验是当代慢性病防控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3人才培养应从校园开始

现在关于疾控系统的人才流失,绝大多数的观点基本围绕着收入低、待遇差,这固然是原因,但是专业教育与实际从事工作之间存在的差距造成的双向期待不符也是人才流失的一项重要原因。例如目前公共卫生的专业教育注重代表性的流调样本和精准的抽样设计,而忽视教授学生掌握做社会动员的方法和技巧,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更是具备社会性的多边学科,试想缺乏社会动员和沟通能力的疾控专业人士,如何能保证人群抽样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依从性?再如,教学中崇尚精准设计的科研数据分析,而不在意当今非设计的、爆发式增长的大数据收集与挖掘,这样的专业人才如何能开展群体健康测量与评价、如何将数据转化促进公众健康?因此很多入职CDC的年轻人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水土不服,无法胜任CDC日常的基础工作,如多部门接洽开展流调、碎片数据的整合分析、专业报告的撰写和专题汇报材料的整理以及经费预算与支出等,一方面人才感觉学无所用、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单位则感觉可用之人匮乏,导致双向的不适应。所以慢性病防控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始于大学校园,需要尝试将医学的社会角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少是未来职业所必需的专业拓展能力。

4形成系统的慢性病防控专业学科

应逐步、系统地建立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学科,以实现人群整体与长期健康为宗旨,统筹个体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措施与人群整体健康行动等内容,而不是目前的学科分类以“流行病学”蔽之,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都属于流行病学科,而其无论研究内容还是专业实践都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如此粗旷的学科分类,不利于慢性病预防控制学科的发展,也会拉低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学科发展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因此学科建设亟待成为我国新时期慢性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总之,慢性病防控是造福社会的健康事业,这份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关乎国民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高流行态势使医疗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对预防保健需求日益增长与卫生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的挑战面前,慢性病预防控制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促使其为实现全人群、全方位和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秀英,胡一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2]央广网.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88%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EB/OL].(2019-08-01)[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