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 

 张永微

陆军第79集团军医院医学影像科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讨论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80名接受静脉采血穿刺的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n=40)。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静脉采血穿刺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静脉采血穿刺;穿刺成功率

静脉采血穿刺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作用在于能够让医生掌握病人的实际情况,从而得以保证治疗方式的合理性。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80名接受静脉采血穿刺的病人进行研究,具体讨论一下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并对比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出现率。具体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在2020年5月到2020年8月接受静脉采血穿刺的80名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对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1名和19名,年龄在32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44.52±2.51)岁;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3名和17名,年龄在32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45.18±2.09)岁。。所有病人均是在经深入沟通后,同意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1)对病人进行体检,然后向病人讲解静脉采血穿刺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使病人能够对静脉采血穿刺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进而缓解因疾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选取合适的血管,并要掌握穿刺皮肤是否存在红肿、溃烂等。此外,还要掌握病人的微循环功能、肢体灵活性等方面的情况;【1】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无菌化操作的理念,以避免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根据各类检查项目采用相应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出现意外的概率。【2】(2)明确采血静脉和采血部位。选择皮肤没有任何破损的肢体进行采血。穿刺血管要尽可能粗大一些,并要做好固定。让病人保持坐位,手心向上,并把一侧的衣袖卷到上臂,在肘部位置放上一个小枕;【3】让病人握拳,然后往穿刺点上侧6cm的位置绑上止血带,使静脉完全裸露出来,并进行消毒。若静脉血管暴露不充分,则要让病人再进行多次握拳,此时护士要轻轻的拍打血管,待血管彻底充盈以后行40°角,在血管正面穿刺开展采血工作。【4】

(三)观察指标

(1)对比研究者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穿刺后的不良事件出现率。其中包括皮下淤血、皮下血肿。

(四)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研究处理数据。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出现率以%呈现,行x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对比研究者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研究者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组别

例数

一次性穿刺成功

未能一次性穿刺成功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对照组

40

30

10

75

研究组

40

38

2

95

(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穿刺后的不良事件出现率

研究组皮下淤血和皮下血肿各1例,不良事件出现率为5%;对照组皮下淤血5例、皮下血肿4例,不良事件出现率为22.5%。经统计处理,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

三 讨论

    通过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能够掌握病人的病情,进而就可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不过在进行静脉采血穿刺时,所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会经常发生意外情况,从而降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影响检查结果,最终导致治疗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为此护理人员应在今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而经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要明显更高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率(5%)低于对照组(22.5%)。

综上所述,对接受静脉采血穿刺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

参考文献

[1]毛燕.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705-3706.

[2]魏传芝.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1(3):267.

[3]贺小珍.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0):96-97.

[4]李忠琼,雷晴,贺玉兰,等.护理干预在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运用[J]. 四川医学,2014,35(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