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玉雕设计中的形式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浅谈现代玉雕设计中的形式美

王克新

金华市婺城区王克新工艺品店

摘要:我国的玉文化在灿烂的文明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时代的多样性造就了设计的多样性。玉石的本质是天然的,玉石通常表达的是宗教、道德、吉祥的象征意义等。现代玉雕在设计上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本文作者除了研究现代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规律的结合外,还研究了当代玉雕本身固有的特点,在玉雕设计中加入一些现代的表达方式,产生了突破性的玉雕设计,从而诠释了与时俱进的形式美。

关键词:玉雕艺术;形式美;艺术表现

引言

我国的传统玉文化主要由以下三点组成:一是玉石本身独特的自然美;二是人们赋予的一些主观意识;三是玉石雕刻的设计美。其中,玉雕的设计外在美非常重要,这也能很好地体现出玉雕的审美和文化价值。玉雕作品大多用于表达宗教、权力和吉祥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玉石被用来承载这些深邃而厚重的主题。

在当代玉雕中,这些题材的表达通常是写实的、表意的,强调主次关系,强调层次和体系的叠加。现代玉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这些材料的性能,采用差异化的表现形式,很好地表现了这种超越自身材料特点的形式美。现代玉雕在吸收传统艺术营养的同时,融入了许多创新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格。现代玉雕设计的形式美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继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这种设计形式和雕刻方法中进一步形成的形式美,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方式来对待。

1.原材料的质地美

自然产生的事物中具有美的特性,玉石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材料的质地美,构成了特殊的天然美感,这也是玉雕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汉代《说文解字》等书中就有对玉的赞美玉,石之美者,色晶莹,璀臻、坚实,扣之有声,触之温润。“千样玛瑙万样玉”这句流传在玉雕行业中的谚语,说明了玉石原料的复杂多变,没有长期艰苦的实践,是很难全面掌握玉石材料的特性的。特别是玛瑙俏色,在玉雕行业中已形成一个单独体系。玛瑙颜色绚丽多彩,变化莫测,在用料、巧色、选材上给设计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一代玉雕宗师潘秉衡先生曾经说过,“分色巧用”,关键在于一个“巧”字,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就是“一绝、二俏,三不花”。这是充分利用、发挥原材料质地美、色彩美的诀窍。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料的质感之美,这就涉及到玉雕设计和制作的一些技术问题,其基本点是挖脏覆盖物,突出玉石之美,回归本源,在设计和创作规律上,是根据材料来衡量材料和应用艺术,天然的原料和概念性的材料隐藏在广阔的自然中,这正是构成材料、题材、加工工艺和自然趣味和谐统一的基因。根据原料的质地、颜色、形状、透明度,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内容、雕刻方法,以突出原料的质地和颜色之美。

2.影像形式美

“影像”是指轮廓中不涉及所有细节,由整个造型组成的形象。玉雕的形象美是玉雕作品外在形式的重要条件。玉石的透明度和光滑度强,细节雕刻不明显,所以你应该在造型上下功夫。一件作品最动人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在形象。玉雕应该通过充分暴露形状的特点来刺激视觉,打动灵魂,依靠召唤,而不是依靠叙事和情节。玉雕的形象也是玉雕的整体造型,其整体造型既要注重个体形象,又要注重群体之间的形象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组织的整体,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非常注重作品形象形式的美,在注重整体形象效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常规与简约、密实、虚实、动静的对比,这样才能获得完美的效果。

3.结构形式美

这里所论述的结构不仅是指人物、动物的物理结构,还包括器物、花卉、盆景、山川、山水的造型结构。玉雕工艺的特点是结构的严谨性,结构的严谨性既符合玉雕工艺的要求,又符合我国的民族鉴赏习惯。在玉雕生产中,无论是哪一个品种,形象刻画都要求结构清晰、确定性和具体性,刻画细致,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模棱两可,以次充好,不符合玉雕设计制作的要求。玉雕就像一幅工笔画,需要苦心经营五日一山十日一水,而不是大写意的跳跃,在塑造形象时,玉雕往往需要注意一叶、一鳞、一羽的细节刻画,就像头发、胡须的表现一样鲜明、层次分明、一丝不苟。对于那些有代表性、关键性的细节和转折关系,讲解要更加清晰具体,比如人物的衣领、衣袖、飘带,以及花朵的花头、叶子,都要翻动起来,通过茎来挖。无论选择多么概括、夸张、变形、简化,它的基本结构关系、动态关系、成长规律、跌宕起伏都给予得非常明确肯定,在强调结构关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强调美好的结构关系,要选择性地强调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结构,舍弃琐碎、不必要的结构,这样才能体现出工匠精神的厚德。如图《荣归故里》

1667888511708

王克新石雕《荣归故里》荣获2020年中华大师汇第十五届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大赛金奖,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

4.比例形式美

比例是造型艺术形式美的规律之一。任何一件完美的造型艺术都具有较好的比例关系。公元前世纪,希腊数学家毕达格拉斯为探讨艺术的节奏规律,从一段长线分两段的长短比例中,发现了的美的比例关系。后来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称之为“黄金分割”,也就是俗称的“黄金比”它被认为是长方形最美的比例关系,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人们的造型活动,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玉雕也很讲究比例美,比如在切料、大料掰成小料时,就要考虑到用黄金比例做出来的产品,如人物、花卉、器皿等,在造型上接近“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这里所说的玉雕比例美,不能完全受黄金比例的制约,因为玉料的形态千变万化,玉雕的选材、经营位置、合理的构图等都要综合考虑,才能达到整体的比例效果,如花、花头、叶的比例,人物与动物造型的比例,主体与箔的比例,器皿的比例等,都构成了比例形式美的要素,综合考虑才能达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如图《八仙过海》

31543455b89d01334e5d3b45a14984e

王克新石雕《八仙过海》荣获2022年6月第十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5.曲线形式美

“线”是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造型手段,我们民族对线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西方。用线来表现结构、空间、运动、质感、量感,以线的疏密、虚实、刚柔来体现绘画节奏感、韵律感,从而收到感人的艺术魅力。如果说“线”是我国的民族绘画艺术的造型手段,那么“曲线”则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用线风格和特色。柔中有刚,方中有圆,这不仅表现在绘画、雕刻、工艺品造型上,同时也表现在我国民族舞蹈、戏剧、音乐的风格中。所谓圆,也就是指表演姿态、造型、运动规律,表现为弧线、线,从而构成“曲线美”。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玉雕艺术,同样要体现“曲线”的形式美。应该说,一个合格的玉雕设计创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琢玉技艺,同时还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换句话说也就是白描的用线功力。如图《幸福人生》

145fc035c04728640b189c7655b5083

王克新黄蜡石雕《幸福人生》荣获2013 年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玉雕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特征,既是对玉雕文化的学术传承,也是对玉雕从业者深入挖掘玉雕艺术本身的文化内涵,分析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进行玉雕创作时,设计者要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对艺术审美形式的调整,不断抽象、概括、提炼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雕刻方向,使玉雕设计的文化内涵得以彰显,并能与时代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内在的文化美还是外在的形式美,现代玉雕艺术都要在继承现代玉雕艺术在当代的精华,让玉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玉雕艺术,这也是每个玉雕设计师肩上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