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谭晶

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 湖南 宜章 424200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恢复及生活质量度。结果:对照组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观察组时间长,其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观察组低(P<0.05);对照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患者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恢复效率,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效果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经济压力[1]。但因常规护理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无法快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因此,研究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现就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排除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碍、肝肾脏功能异常以及手术中转开腹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2:15,年龄21-67岁,平均(44.13±3.42)岁;疾病类型:胆囊结石15例、胆囊息肉9例、慢性胆囊炎1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3:18,年龄22-68岁,平均(45.03±3.51)岁;疾病类型:胆囊结石16例、胆囊息肉11例、慢性胆囊炎14例。两组基线资料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基础护理、术前指导、术中及术后病情监测、术后饮食及生活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干预:(1)设立专项护理小组,制定护理具体内容详细表并实施;包括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活动指导。(2)病情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生命指标,并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3)健康宣教;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并宣传健康知识,如卫生清洁、保健和运动。(4)心理护理:治疗期间患者情绪易躁动或低迷,需及时给予其安慰和鼓励,嘱咐家属给予患者精神支持。⑤活动指导:指导术后卧床患者正确移动、翻身,2-3d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加快下肢功能恢复。

1.3观察和评定指标[2]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进食、下床及住院时间;评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总分100分,与疗效成正比;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分值1-100分,与疗效成正比。

1.4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检验: 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效果比较

    对照组各项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知识掌握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及知识掌握评分比较(x±s)

组别

进食时间(d)

下床时间(d)

住院时间(d)

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分)

对照组(n=37)

2.69±0.87

2.87±1.26

7.93±2.34

76.17±5.21

观察组(n=41)

1.24±0.62#

1.32±0.95#

5.09±1.17#

91.35±5.43#

    注:组间比较,#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sF-36各项目评分均较观察组评分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SF-36各项指标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心理健康

活力

社会功能

对照组(n=37)

64.32±5.83

65.19±4.57

63.69±5.13

67.05±5.26

66.17±5.08

观察组(n=41)

79.23±5.21#

80.43±5.07#

79.62±4.98#

82.15±4.87#

81.24±4.76#

注: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腹腔镜联合胆囊切除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胆囊疾病治疗,具有开口小、时间短以及对机体影响小手术特点,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果;但是手术应激、手术操作造成的胆囊损伤仍会造成患者伤口疼痛,甚至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较大影响[3]。目前,临床多采用护理干预结合手术治疗方案给予患者优质服务,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现就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内容给予胆囊手术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疗效做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方法探究提供循证依据。

    本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护理后对照组在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上均长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则低于观察组评允对照组SF-36项目中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活力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由此证实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提高,此结果与韩月萍和王菲文献中研究结果相似

[4]。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集针对性、科学性、规划性和整体性为一体的护理流程,其护理内容包含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运动指导、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多方面,并围绕患者病情发展、承受能力、手术效果、术后情况制定合理化护理内容并有秩序的全面落实,可有效减少护理中不必要错误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5]。其中,基础护理主要指给予患者病情监测、伤口维护及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有讲解疾病知识、宣传健康知识、指导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法,以增强患者疾病预防意识;心理护理指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和安慰,以减少患者内心恐慌,提高治疗信心;运动指导是指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移动、下床和步行活动,可减少肢体麻痹肌肉萎缩发生;饮食护理指给予患者营养补充以增强治疗承受力[6]。受例数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宄与探讨。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俊芳.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0(23):3312-3313.

[2]陈春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20(19):156-158

[3]陈珍.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3j(2):295-296

[4]韩月萍,徐国强.临床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2(181:96-99.

[5]王菲.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21,12(3):211-212

[6]孙静.孙登群.龚仁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20,35(10):1460-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