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孔建丽

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目的: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情况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因此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更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糖尿病;不良反应

前言: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1]。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干预和饮食干预等手段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若患者只采用药物干预却不进行饮食干预则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无法达到最佳水平[2]。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本实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组别

例数

男/女(例)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

30

13/17

50~73

61.42±4.36

对照组

30

14/16

50~72

61.85±4.47

P

-

>0.05

>0.05

>0.05

纳入标准: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意识清醒、服药依从性好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1)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1,规格:0.85g),进餐时与食物同服,每天0.85g,每日1次,持续治疗两个月。

(2)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规格:50mg),进餐时与食物同服,每天50mg,分早中晚三餐三次服用,持续治疗两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①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服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至正常范围表示显效,服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至接近正常范围表示有效,服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不明显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100%[3]

②根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③统计两组糖尿病患者腹胀、恶心、头晕、酸中毒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1。

表2-1 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21(61.76)

12(35.29)

1(2.94)

33(97.06)

对照组

34

14(41.18)

13(38.24)

7(20.59)

27(79.41)

P

-

-

-

-

<0.05

2.2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血糖指标分别为5.35±0.40(mmol/L)、7.84±0.86(mmol/L)、6.36±0.64(%),低于对照组的6.26±0.28(mmol/L)、12.30±1.75(mmol/L)、9.85±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

表2-2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观察组

34

5.35±0.40

7.84±0.86

6.36±0.64

对照组

34

6.26±0.28

12.30±1.75

9.85±1.12

P

-

<0.05

<0.05

<0.05

2.3两组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腹胀1例,恶心1例,未见头晕、酸中毒)总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腹胀2例,恶心2例,头晕3例,酸中毒2例)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3 两组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腹胀

恶心

头晕

酸中毒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4

1(2.94)

1(2.94)

0(0.00)

0(0.00)

2(5.88)

对照组

34

2(5.88)

2(5.88)

3(8.82)

2(5.88)

9(26.47)

P

-

-

-

-

-

<0.05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的79.4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更加显著。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项血糖指标分别为5.35±0.40(mmol/L)、7.84±0.86(mmol/L)、6.36±0.64(%),与对照组的6.26±0.28(mmol/L)、12.30±1.75(mmol/L)、9.85±1.1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下患者血糖指标更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与对照组的26.4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情况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因此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更具推广价值[4-5]

参考文献:

[1]梁丽纯,张志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成本和安全性对比[J].黑龙江医药,2022,35(05):997-1001.

[2]毋飞飞,汪凌霄.卡格列净片和阿卡波糖胶囊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7):2119-2122.

[3]许艳玲.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4):85-87.

[4]古丽努·沙木沙克.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5):20-21.

[5]张继东.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2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