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化疗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化疗患者的影响

顾雅婷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 南通226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癌化疗患者运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展开,涉及肺癌化疗患者,合计60例,涉及时长2021年06月-2022年10月,研究分组比较,辨识依据:治疗差异性,对照组获取资料30例,全部配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获取资料30例,全部配合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比照不同干预模式,分析其对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获取数值与护理满意度统计数值更高,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执行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护理结果更优,有效转变预后。

【关键词】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肺癌化疗;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

因近年来社会形势、经济发展等局面的改变,各类疾病发生的概率日益提升,特别是癌症患病率。肺癌属于胸外科疾病范畴,致死概率较高[1]。目前,针对肺癌患者均运用化疗干预方式,可是这种疗法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加剧患者身心压力,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本文涉及患者:肺癌化疗,提供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详细数据做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60例,均确诊为肺癌化疗患者,资料获取路径:胸外科,涉及时间区2021年06月-2022年10月,涉及组别辨识依据:治疗差异性,每组所涉及患者30例。

对照组,全员展开常规干预模式。病人年纪30~78岁,平均年纪数(54.08±9.21)岁,性别比(男:女)17:13,病理分期:Ⅰ期6例、Ⅱ期8例、Ⅲ期13例、Ⅳ期3例,类型:16例鳞癌、10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观察组,全员展开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病人年纪31~78岁,平均年纪数(54.12±9.25)岁,性别比(男:女)18:12,病理分期:Ⅰ期7例、Ⅱ期7例、Ⅲ期10例、Ⅳ期6例,类型:14例鳞癌、11例腺癌、5例小细胞癌,参数录入系统,统一整理并检验,P>0.05。

纳入标准:通过肺癌相关诊断、影像学检查,确诊;未伴有心脏、脾、胃、肺部等重要器官疾病者;未合并认知、交流障碍者;未合并精神分裂者;研究内容公布,患者、家属具备知情权,配合意愿高。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精神组织异常、血液传染疾病者;排除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对研究配合意愿较低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展开常规干预模式,操作内容:指导患者认识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完成配合灌输式健康知识普及,为患者提供心理知识的疏导,促使他们的焦虑、抑郁现象减轻。

1.2.2观察组  展开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操作内容:(1)小组创建:医院内优选医护人员,每位工作者的职责明确,主治医生和护士长负责全程护理服务的运行、管理,将护理内容落实到位,同时拟订护理计划、培训计划,以便预防不良事件。(2)培训:凭借分阶梯培训法,按照核心圈、组员、责任护士的梯队构建,针对性培养成员肺癌化疗专业内容,同时按照计划展开专项培训,培训期间可以凭借专题会议、专题讲座等模式,增强成员综合素养,再者,为了鼓励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科学拟订奖惩制度。(3)实施:第一阶段。入院后,矫正患者认知,提供肺癌化疗知识手册,内容图文讲解,同时凭借“一对一”交谈,促使患者的认知程度提高,每周2次,每次时间不短于半小时,例如:患者对肺癌的认识仅限于癌症浅表了解,认为这种疾病发生后就会快速死亡,形成以偏概全的思维,此时保持细心、耐心的角度指导,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思想。第二阶段,行为干预。自患者入院,提供行为指导,先从口头讲解肺癌知识,并提供想象指导,体位调节,改为半坐卧位或者卧位,做好肌肉锻炼、放松;再者,可以根据实际状态,更改为低强度散步、太极等有氧锻炼。第三阶段,自上述认知行为干预展开,指导患者实施巩固锻炼,贯彻落实前两个阶段的内容,以预防不良事件。

1.3观察指标

1.3.1生存质量  凭借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LI-74),综合性分析患者躯体、物质、心态、社会状态,每项测评获取值0-100分,获取数值高即为生存质量高。

1.3.2护理满意度  满意度评估,内容:满意、良好、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相关参数内容均管理、整合,本文凭借系统处理参数,系统甄选版本SPSS23.0,精准辨识参数,对计量参数优选均数、标准差,即:()表述,对计数参数优选例数、构成比,即(n,%)表述,最终检验结果选择方差、非参数、t、检验,t、与P结果实施最终对比,差距明显,P<0.05视为研究具备高统计学价值。

  1. 结果

2.1生存质量比较

生存质量中相关参数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取数值更比对照组高,P<0.05,详细数据呈现表格1。

表1  生存质量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躯体

物质

心态

社会

对照组

30

69.08±10.33

70.16±8.69

68.97±9.37

68.75±8.99

观察组

30

80.34±6.22

79.58±6.88

79.52±7.62

78.55±5.73

t

--

5.1147

4.6550

4.7846

5.0349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参数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统计数量更比对照组高,P<0.05,详细数据呈现表格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良好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0

11

10

9

70.00

观察组

30

15

13

2

93.33

--

--

--

--

5.4545

P

--

--

--

--

0.0195

3.讨论

根据临床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新增肺癌患者约为1000万,国内患病概率占据20%左右,已经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3]。肺癌是呼吸系统多发性疾病,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威胁较大。本文涉及肺癌化疗患者,提供常规干预、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结果显示: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统计数值显著更高,P<0.05。常规肺癌化疗护理,比较偏向于基础项服务内容干预,提供高效、科学的服务,让患者的临床配合度提高[4]。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凭借阶段性指导,让患者的行为、思想等内容得到纠正,减少不良习惯,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

综上所述,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彭巧玲, 时鹏, 马家芹,等.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支气管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9):1588-1590.

[2]张凤君, 张琳, 司晓培,等.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 癌症进展, 2022, 020(012):1249-1252.

[3]冯莉梨, 杨希, 徐慧芳. 综合性睡眠干预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睡眠质量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4):87-90.

[4]孙娜, 韩朋飞, 刘旦旦.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 028(009):1098-1102.

[5]杨明珠.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的护理效果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 34(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