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高文博

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阜阳  236000

[摘  要] 目的 评价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9-2020年期间选取9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院时间、下肢酸胀消失时间、下肢沉重感消失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手术比,腔内激光闭合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疗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传统手术

前言:下肢静脉曲张是四肢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重要原因是由于血管壁薄弱,血液堆积于下肢,长期以往导致静脉瓣膜破坏而产生静脉压过高。一般下肢感觉酸胀、乏力、站立时有扩张变曲现象,这些都是其临床表现。传统手术治疗不能满足于现状,为更好的解决此症状,现采取腔内激光闭合术,其方法安全有效,加快患者康复[1]。本院选取2019-2020年期间参与治疗的98例患者,并对其分析临床效果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本院在2019-2020年期间,随机选取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9.00±4.67)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6.00±5.33)岁。二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比较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下肢静脉曲张症状,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且同意,积极配合。排除标准:血液高凝状态患者、行走功能障碍、哺乳以及妊娠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在腹股沟做切口,切断结扎或抽出大隐静脉,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

观察组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先在局部进行麻醉,在股动脉内侧斜切3-4cm切口,在内踝上方穿刺静脉,置入鞘管,置入导管头端于隐股交汇处下方,将激光光纤通过导管放入适当位置,然后撤导管线路光纤头端,设置激光处于连续发射状态,缓慢撤回光纤和导管,在穿刺处前停止激光发射,最后完成止血缝合包扎。

1.3观察指标及标准判定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为有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临床症状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效率为=显效+有效

(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院时间、下肢酸胀消失时间、下肢沉重感消失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消失时间越快,表明效果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6.0,利用该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图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49

20(40.82)

28(57.14)

1(2.04)

48(97.96)

对照组

49

12(24.49)

18(36.73)

19(38.78)

30(61.22)

X2

20.354

P

<0.001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院时间、下肢酸胀消失时间、下肢沉重感消失时间,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后,观察组数据均好于对照组,P<0.05,如图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出院时间、下肢酸胀消失时间、下肢沉重感消失时间(±s)

组别

例数

术后出院时间(d)

下肢酸胀消失时间(h)

下肢沉重感消失时间(d)

观察组

49

3.58±1.01

11.19±2.12

15.60±2.71

对照组

49

7.22±2.12

18.55±2.19

19.66±2.72

T值

-

10.850

16.903

7.402

p值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长久站立或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逐步呈上涨趋势。前期发病不明显,一般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感、易疲劳、乏力等。随着病情发展,严重时,腿部皮肤色素沉着、可出现隆起、扩张、变曲等现象且伴有并发症,不利于身体健康。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一般有传统手术、药物治疗、硬化剂治疗、激光治疗等。传统手术虽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术后会有一些缺点,例如伤口大、切口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不美观等。

人们随着对手术要求越来越高,现医学临床上可以采用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美观,恢复快的新型微创外科治疗--腔内激光闭合术[2]。使用810nm波长的激光封闭大隐静脉,局部麻醉,穿刺将激光纤维插入大隐静脉内,发射激光产生热量并封闭静脉。术后,患者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麻药过了以后即可下床活动,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也要注意长久站立,避免激烈运动。此治疗方法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有效提高治疗率,加快患者出院时间,下肢酸胀以及下肢沉重也得到了缓解

[3-4] 。根据本院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经过数据分析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出院时间、下肢酸胀消失时间、下肢沉重感消失时间上,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住院时间短,下肢酸胀以及下肢沉重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腔内激光闭合术对比于传统手术,效果显著,术后恢复时间较快,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宫国军,孙露新. 观察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76-77.

[2] 武云鹏. 下肢静脉曲张应用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7):34,50.

[3] 于龙飞,宋立新,张强. 腔内激光闭合术与传统外科手术对下肢静脉曲张康复效果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24):36-38.

[4] 龚伟强,成春发. 腔内激光闭合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20,25(3):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