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及对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及对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影响

杨敏

扬中市人民医院    江苏 扬中    212200

【摘要】目的:分析将责任制整体护理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1/1纳入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可防范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可行推广。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责任制整体护理;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

老年性白内障为常见白内障类型之一,属于可逆致盲性眼病,但若病发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仍有较高的失明风险[1]。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体质较差,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再加上白内障所致的视力障碍,其往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而且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来说,其入院后对医院环境并不熟悉,一旦室内光线不足、地面潮湿,极易发生撞伤、跌倒等不良事件。故针对入院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对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予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1/1纳入2组,对照组男女比18/17;年龄61-84岁,平均(75.22±3.46)岁。观察组男女比19/16;年龄60-86岁,平均(75.34±3.51)岁。统计2组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核准,参与病例与家属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眼科护理:入院简单口头宣教,告知入院治疗注意事项,说明治疗方案、预期效果等;同时在卫生间铺设防滑地板,在床边增设防坠床护栏,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由患者或家属陪同等。

观察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以高年资护士为责任护士,收治患者后开展一对一宣教,详细介绍医院环境,评估患者病情、身心状态与自理能力,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精细化护理计划:(1)心理干预: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内心感受与想法,在病房内布置暖色窗帘、摆放电视机(或多媒体装置),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并以电视节目、听书、听新闻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疏导负性情绪。(2)环境干预:在病房内设置呼叫铃,并指导患者呼叫铃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基础情况,如情绪状态、是否发烧、是否服用利尿剂等,尤其需做好睡前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2)安全指导;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及时清除障碍物,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充分;床边设床挡,牢固固定床体;患者日常需要物品放在其身边可伸手触碰到的位置;床栏、桌角等部位使用柔软的硅胶或橡胶等进行防护,以免患者跌倒时碰伤;患者下床活动由护士或家属陪同,并在走廊、洗手间等患者必经之处安装护栏、铺设防滑地毯、提供拐杖椅等,预防跌倒、碰撞等不良事件。针对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在其服用降压、降糖药物后需加强对其血糖、血压水平的检测,并指导患者尽量缓慢地起床或改变动作,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引发跌倒、坠床等不良后果。此外,指导患者避免穿着过长的裤子、不合适的鞋子,以免造成行动不便,增加跌倒风险。(3)饮食干预:指导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新鲜蔬果、高纤维食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影响眼压,引发不良事件。(4)安全宣教: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安全讲座,重点讲解白内障相关疾病知识以及住院期间防范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方法,同时为患者及家属说明病区各项设施的作用、使用方法等,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住院环境,全面提升患者与家属的疾病认知及安全防护意识。同时指导患者注意用眼卫生,遵医嘱使用眼药水,避免用手揉眼、强光刺激或用眼疲劳等。(5)术后护理:术后患者患眼需以无菌纱布遮挡,此时患者视力会进一步减弱,再加上年龄增长,老年人自身视力有所减弱,故需强化病房巡视,及时询问患者需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跌倒、坠床、碰伤)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发放自制问卷,主要评估护理态度、安全防护措施、宣教方式等内容,总计100分,以<70、70-85、>85对应不满意、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较满意病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5.0软件。计量、计数数据表述为(±s)、%形式,t、χ2检验;P<0.05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组别

例数

跌倒

坠床

碰伤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5

3(8.57)

1(2.86)

2(5.71)

6(17.14)

观察组

35

0(0.00)

0(0.00)

1(2.86)

1(2.86)

χ2

3.968

P

0.046

2.2 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患者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5

11(31.43)

15(42.86)

9(25.71)

26(74.29)

观察组

35

14(40.00)

19(54.29)

2(5.71)

33(94.29)

χ2

5.285

P

0.022

3.讨论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变性、混浊所致的眼科疾病,具有一定的致盲性[2]。老年性白内障则为多发于老年群体的白内障疾病类型,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来说,由于其自身机体功能减退、行动不便、基础疾病较多,患者病发后往往难以良好适应视力变化与医院环境,易引发碰撞跌倒等不良事件,增加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3]

责任制整体护理则是近几年临床新兴护理模式之一,在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能够紧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身心状态、护理风险因素等制定护理方案,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展开集体宣教与一对一指导,从患者入院到离院制定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实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4-6]。结合本次研究可见,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下,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指导,科学防范护理风险事件,获得患者认可。分析可见,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能够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在全面评估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同时,在责任护士一对一陪同护理下,也可有助于缓解患者与家属的不安心理,强化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护理质量,获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

综上,予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防范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汤丽燕,吴伯乐,孙巧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S02):93-95

[2]曾宝强,杜云,李泽斌,等.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1):130-132.

[3]宁晓红,毛咏梅.责任制护理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162-164.

[4]李莉,靳谧,赵丹.手术护理配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0):184-186.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220051.

[5]杨雪梅.360°健康宣教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8):193-196.

[6]柯晓郑,郭爱红,郑娟,张晓霞.全方位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0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