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5
/ 2

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及建议

代德会,杨伦,张常记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什邡卷烟厂 四川什邡 618400

摘要: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行业竞争愈法激烈,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代表逐渐开始数字化转型。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事,更关系到行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但由于目前尚在起步阶段,国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观念转变缓慢、缺少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得出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难点,最后提出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

引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积极推进数字信息技术与价值链中的充分结合,以进一步释放数字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与经济成长的释放、叠加、倍增效果[1]。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字转型和发展进程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管控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国企通过这三个层级搭建自己的数字化系统,让实体经济得到效率与质量的放大,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势必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逐渐解决问题后,国企将得到高质量持续发展。

一、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一)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一半多的企业已经有了数字化转型意识,这其中有大半只是有了意识的萌芽,只有少数企业正在紧跟时代潮流、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多的企业既没有较为清晰的转型意识与战略规划,也没有相关制度更新,更未设置专门的机构与人员。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在积累和壮大,也因此,有着大好的发展前景,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二)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数量多,水平高

我国工业领域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数量最多,同时整体水平也最高,也因此,大批高端人才流入工业企业,为其数字化转型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服务业。最后是农业,这是因为农业转型成本较高,外部环境对农业数字化转型造成制约,但直接原因是农业企业管理层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对数字化应用仍抱以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三)东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较多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着很明显的地域差异,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占比远低于东部地区,全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呈现出由东到西逐步减弱的特点[2]。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具备数字化转型最需要的网络技术、市场工序、人才储备、创新能力和大量资金,而其他地区则在这些因素上有所欠缺。

二、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一)思想观念

数字化转型是从上而下、从内到外的,但目前,许多国企管理层被传统理念与机制束缚,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对数字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网络”、“IT系统升级”等表面层面。同时,很多国有企业沿用了多年的管理模式,不愿在新时代迈出重要的一步,有知难畏难的情绪。国企管理层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也是目前国企数字化改革所要面临的最大难点。

(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因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使得已开展的转型活动没有具体的系统性思考和发展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有诸多掣肘。此外,部分国企还缺乏相关的制度设计与组织构建,未搭建起相关的数字系统管理平台,也缺乏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这让国企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常有停滞。

(三)政策资金

与高新技术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行业的国企因为技术起步较晚,需要在数字化转型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除了自身基础外,也需要政府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国企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数字产业基础薄弱,难以在这个阶段发挥支撑作用,这使得国企的盈利收入难以弥补成本投入,试错风险由此提升。而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力度不足,扶持也存在着区域差异与产业差异,这不利于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

(四)人才储备

国企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从事先进制造、深度分析、数字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懂数字技术,也要在业务管理方面有所涉猎。但目前,国企内部人才有的只从事单一工作,且多是信息技术或者产品研发,后续的运营环节跟不上。许多国企没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使得国企数字化转型受阻。同时,许多高科技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福利待遇远优于传统行业国企,这使得国企更难从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中寻觅人才。

(五)创新氛围

国企的科技创新氛围影响着思想观念、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人才培养多个方面,也影响着国有企业内部文化的变革与重塑。如果企业缺乏创新氛围,文化变革缓慢,会使得管理层的思想被传统理念束缚,未能及时更新,同时也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国企长期处在原有氛围中,数字化转型会更加难以推进。

三、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一)加快思想转变,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已明确提出国有企业要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做出了具体指导,包括全面的部署和规划。因此,国企管理层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摆脱“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思维局限,加强组织领导,并设置专门的部门与人员。如中国华电集团独有的“数字华电”规划与“敏稳双态”体系,从生产管理、运营模式、核心技术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其他国有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二)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全面转型

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改革是由管理层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它的革新不只是核心技术的升级与变革,更是思想理念、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战略规划的创新。一方面,管理层要对国企做出仔细的审视,并系统化地思考以下问题: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哪些产业或业务相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会迎来哪些基于和挑战,必须克服的难点是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应从哪里开始等。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国企管理层要将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文化。

(三)培育数字技术,完善平台建设

目前,各个国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已相对完备,国企可以依次为基础,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构建新型的IT架构模式和,搭建新型的数字赋能平台,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让“新基建”走在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前方。这样有利于国企借助平台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高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

(四)做好员工培养,打造人才队伍

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做好人才引进,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供实习场所、就业机会与部分项目,共同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数字人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做好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培养,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员工潜力,鼓励员工主动接触、学习数字化相关知识,除了基本的专业能力,员工还应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全面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数字人才队伍,有利于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

结论:虽然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成果不断,但传统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可利用的却很少,更多时候需要独立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带有自身特色的道路[3],这对国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有利于结合行业特点与企业自身特点,实现内部经营与管理的数字化,也有利于以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整合跨区域、跨行业资源,推动行业进步,更能以自身成功经验走出一条渐进式转型路线,为其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向与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18): 13-19.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8.002.

[2]史宇鹏,王阳,张文韬.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展望[J].经济学家,2021(12):90-97.DOI:10.16158/j.cnki.51-1312/f.2021.12.011.

[3]赵剑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范式与关键举措[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