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运行检查的优化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配电网运行检查的优化策略分析

孙焱

国网晋中市太谷区供电公司,山西省 晋中市  030800

摘要:在智能化时代,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逐步增加,中国电网建设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电网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会更加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能力,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电力企业应给予安全管理以及运维管理等工作足够的重视,针对电力系统容易发生的事故制定预案和处理措施,加强配电网运行检查工作,从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配电运检;智能电网;优化策略

1配电运检中的问题

(1)完善制度。在电网中,各种业务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持,一方面,有关制度可以推动电网的标准化建设,强化对电网的管理和管理,从而降低电网运营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二是可以清晰地界定配电网运行检查的权力和责任,提高有关工作的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以确保所建成的电网对人民和人民的服务。随着我国电网的持续发展,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地区的电网运行检查工作难以实施。就当前而言,制约配电运检工作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使得配电运检管理工作的程序难以实施,而在偏远地区,往往会发生违法的情况,因为系统不够健全,而且缺乏约束,所以管理部门并没有严格的执行程序,这也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此外,由于该系统并未对权力和义务做出清晰的规定,致使在开展的配电运检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却无法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并且缺少相应的监管机制,致使在运行中存在着一种无人监管的现象,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松散无序的现象。

(2)技术应用。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电网,在此基础上,将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提高电网的智能化和智能化程度。当前,智能化电力系统的运检工作依然沿用常规的作业方式,严重地制约着作业工作的整体和效能。

(3)管理工作。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必须制定规范的运行管理方式。为了提高配电运检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的效率,必须对有关工作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相应的工作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进行设备的管理,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通过这些管理的方式,构建一个规范化的管理模型和系统,来提高配电运行系统的执行效率。然而,就当前而言,现行的电力系统运行检查工作的运行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而有关部门的工作也没有意识到规范化的工作,这是提高运营工作的工作品质,缺少规范化的管理理念。由于现行的经营和经营制度缺少有效的监管制度,使得许多经营手段无法得到切实执行,严重制约了企业经营的效率。

2配电网运行检查的优化策略

2.1转变安全管理理念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一直受到人们关注,一直以来发生的电力问题数不胜数。生活中一直存在对电力安全理念的薄弱现象,如果人们都有很高的电力安全意识,就不会出现各种触电事故了。电力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电力工作人员,他们经常工作在危险的边缘,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对于电力工作者加强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多次开展安全讲座,让工作人员了解设备存在的危险,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给工作的员工配发安全防护工具,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样就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2.2完善管理规程制度

为了确保配电网稳定运行,提升其运行效率,必须制定严格科学的管理规程制度,这也是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配电网的管理制度、运行规程为供电企业的各部门员工提供规范化的参考标准,也能根据员工的日常表现提供评价参考标准。首先,在制定相关管理规程、制度时一定要科学引用相关规范文件,需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且制定的管理规程必须涉及配电网的具体工作情况。其次,配电网的管理规程、制度还必须涉及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内容,要对工作人员的各项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确定日常检修内容与要求[4]。

2.3构建标准化管理模式

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通过构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于进一步提升配电运行工作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也是当前发展阶段下,国家对配电运检工作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实际的工作需求出发,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针对目前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各个管理的环节以及工程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明确。需要加强对于标准化管理模式的认识,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对于提升配电运监工作质量的重要性,保证标准化管理措施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需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到标准化管理的建设中,并对标准化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标准化管理模式能够在员工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2.4加强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

在配电系统运用过程中,配电设备的安全直接决定了配电整体运行的安全,可以说,安全管理工作如果不当,最终导致的就是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没有完善进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公司应该对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定期检查,同时在特殊运行情况下加强相关维护。具体工作中,首先需要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其次需要对定期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与完善,并通过检查情况来确定设备是否能够继续运行,以及运行寿命是多少。

2.5制定科学的应急计划

通过有效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安全隐患,提高电力系统转换操作的安全管理效率非常重要。急救计划和行动无法预测突发情况,但是它们可以提供事故发生后的基本处理思路,确保能够有条不紊地执行各种紧急措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防止其演变为电气事故。

2.6促进智能化配电建设

为了有效促进配电智能化模式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智能化系统,能有效提高配电的安全管理水平,强化运维能力,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在智能化变电站内,若变压器出现故障,智能化系统通过监测机制向技术人员发出故障预警,技术人员根据故障的位置、类型等能快速处理到位。工作人员在处理故障过程中,借助智能化系统的中性点接地功能,暂停故障区域内供电,防止故障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若电力系统发生火灾,智能化系统会操控现场灭火装置,快速处理火灾事故。

2.7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根据配电运行状况分析,在电网系统中所存在的很多安全事故本身都是不可预见的。那么就这进一步考验了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技术人员进一步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始终坚守于自身的岗位,并进行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那么从电力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也是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其次则是要加强技术人员的交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技术人员整体的进步。

结束语:

配电网合理有效的运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强化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工作,是配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所以,为了确保强化配电网运行捡球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建立检修管理制度,改善配电网设施结构,运用科学的方法,健全检修管理安全意识,是推动强化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促进电力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邱灿树.电力系统中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3:252-253.

[2]许可.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2:40-41.

[3]谢京博.对强化配网运行检修管理的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