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战场指挥员须着重训练四种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智能化战场指挥员须着重训练四种思维能力

王桐君,张 ,娜,金 ,川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教研保障中心教员,湖北武汉  430035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科研学术处参谋 ,湖北,武汉430035

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干事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化作战最核心的是人才,最关键的在指挥。战场指挥员应从一般性、直接性、前沿性作战任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聚焦在作战指挥上,要求指挥员努力提升创新思维、数据思维、体系思维、底线思维等关键思维能力,为胜夯实思维能力基础。

关键词:智能化战场 指挥员 思维能力 训练

战场智能化的过程,是作战人员的一般能力让渡和核心能力收紧的过程。战场指挥员应从一般性、直接性、前沿性作战任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聚焦在大后台的指挥上。这其中,对指挥员的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特殊的要求。

一、创新思维:指挥谋略的核心密钥

战争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智慧的比拼。智能化战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规定了指挥员必须具备高度的创新自觉,其首要表现就是思维上的不断变革、突破和拓展。创新思维是指挥员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获取的信息,以新的认知形式把握战场态势及其内在规律,创造制胜新谋略、新战法的能力。创新思维是军事思维的灵魂,其灵活、巧妙、更加切近实战的运用,往往能够达到出其不意、制人而不制于人的作战效果,反之,僵化、保守、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思维方式,往往使指挥失灵、能力实效。训练创新思维,应当把握三个关键。保持思维的开放性。训练创新思维能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性思维,即保持对指挥链路各环节涉及相关要素和问题的本能好奇和特殊敏感,培养创造力、适应性和涉猎新知的习惯,不断刺激大脑,并善于学习和分析不同思路、见解,保持视角的多向性、观点的多样性和方案的多重性。强化知识的跨域性。智能化战场,作战指挥的战略性、跨域性、时效性、专业性、融合性越来越高,指挥员应当加强不同指挥要素专业知识的兼容并蓄、交汇交融,在寻求作战中不同知识域的交叉中,碰撞出新的思路和办法。寻找事物的关联性。智能化战场,及时可靠的关键信息对作战指挥至关重要。指挥员需要对各斗争战线、各作战方向、各作战领域、各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关照,分析其间复杂多变的隐蔽的关联关系,拨开斗争迷雾,找准作战重心,捕获有利战机。

二、数据思维:人机融合的内在诉求

智能化时代,战场数据呈现规模性、混杂性、流动性特征,具有较高的数据思维能力,才能在繁杂的数据洪流中发现价值度高的信息。这其中,包含高度的技术思维、计算思维和容错思维,这也是数据思维训练的三个着力点。训练技术思维能力。智能化战争对指挥员科技素养和信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作战链路中指挥员知识、经验、思维的合理流动将产生积极地溢出效应,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因此,必须锐化指挥员技术眼光,善用技术策略、技术方法解决作战问题;提高技术能力,清楚作战的技术原理、技术机制和技术途径,改善人机认知和交互质量。训练计算思维能力。习主席多次指出: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搞好作战筹划更需要深算细算。计算思维是指挥员在作战筹划、判断情况、拟制方案等作战阶段,以计算机科学的概念、算法、数理逻辑和结构原理,进行事物理解判断和问题分析解决的思维方式。要求指挥员积极适应人机协作的团队分工,摒弃概略思维,走出经验局限,善于借助深度神经网络、决策寻优算法等智能决策算法分析战场态势、实施作战指挥。训练容错思维能力。大数据样本下战场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依靠传统的结构化、精确化分析,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作战形式下大量非结构化、异构化数据的出现,在此情况下,指挥员应当能够从较宏观的层面分析数据关系、洞察主要矛盾、把握作战枢纽。

三、体系思维:智能环境的自然衍生

未来的智能化战争将表现出复杂性、超前性、类人化等特征,存在作战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前沿与后方模糊化等特点,要求指挥员培养生态思维,能够从宏观的、系统的、生态的角度看问题、作决策。训练宏观思维能力。随着军事智能化不断提高,指挥员不再是在一个作战流程或任务一线对敌作战,而是需要指挥和控制整个战斗或战役,任务范围和任务量大大增加,所需指挥技能及跨专业知识越发丰富而密集。这些特点倒逼着指挥员必须跳出微观数据的海洋,从整体上对作战问题进行把握,更加直观、立体、全面地认识战场总体状况。训练系统思维能力。系统思维就是把作战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作战的一种思维方法。未来智能化战场,人机高度融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作战数据大量涌现。这些海量数据包含着各作战环节、各作战流程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指挥员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关系、顺藤脉,去发现样本数据无法揭示甚至深度掩盖的细微而重要的相关关系,研判战场态势走向,辅助作战决策。

训练生态思维能力。未来战场,作战指挥可能呈现出平台化+小前端+生态化的组织模式,指挥员虽然站在指挥链的顶端,但还需要把自身摆进生态链中,强化生态链上一环的角色,及时掌握前线作战情况,依据前线战斗需求调整自身方案和任务,从而实现大平台对小前端的赋能和支撑。

四、底线思维:智能时代的安全忧思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军事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大,特别是未来人工智能向更高层级发展,战场向人机融合自主作战方向发展,战场形势的不可测性进一步放大,人工智能的道德和安全问题必然上升。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军事智能化发展失范或人为操作可能引发的违反道德、无情滥杀、危害社会等反人类反社会行为。因此,必须强化人对人工智能发展和智能化战争的终极掌控权。坚持人脑主导。战争因人而起,因人而终。无论战争中人工智能融入多深,人始终是战争的发起者、调控者和主导者。换言之,人必须掌握战争的开火权”“停止权战场交锋可以无人,但是战争控制必须有人寻求技术支撑。除制定人工智能发展和使用的相关限制性规定外,必须提高指挥员和技术人员掌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实力,从而有效实施对智能化作战谋划、决策、指挥控制等环节的掌控。从而实现这样一种情景:指挥员提出我要干什么,并设定行为参数,限定行为边界,尔后交由人工智能按照人的意图去执行,确保不越界。坚守道德底线。必须特别注意指挥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塑,忠诚度、原则性和执行力的考察,是非观、道德观和人文情怀的涵养,从而使智能武器始终掌握在德才兼备的可靠的人手中。

智能化作战最核心的是人才,最关键的在指挥。应切实研透新的战争制胜机理,把准智能化作战对指挥员思维能力的新要求,着眼提升指挥员关键思维能力精准发力,努力培养一大批具备创新思维、数据思维、体系思维、底线思维的尖优指挥人才。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