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设计之感官与审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3

园林绿化设计之感官与审美

劳晓翠

深圳市滨海之都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8029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园林绿化设计也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此类情况而言,需要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进一步充分满足人们的多感官体验和审美要求,进而为园林绿化设计效果的提升提供根本支持。同时也要充分优化园林绿化和感官体验的内在关系,确保园林绿化设计和审美效果得到质的改善。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园林绿化设计的感官效应以及审美要求等内容。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感官体验;审美要求

引言

现阶段,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感官体验效果,这样才可能使设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也要充分满足相对应的审美要求,把园林景观的多重价值进行更充分体现和强化。设计人员要想充分体现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官需要,要在满足其审美标准的基础之上为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更明显成效提供根本保障。据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园林绿化设计的感官和审美等内容。

1园林绿化与感官体验的关系

    园林绿化设计和感官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人们的多种感官刺激之下,对于园林绿化设计有更高要求,需要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设计的视觉感,听觉感,嗅觉感,触觉感等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感官体验效果。同时人们从自身的感官体验出发,对于园林绿化和相关设计的问题或者不足进行精准调整和动态优化,这样可以确保园林绿化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完善,进而更充分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以感官体验为着手点进行动态调整和有效优化,以此更充分整合各类感官要素,在感官体验得到有效改善的基础之上,也可以更有效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起到双向互动,互相作用的效果。同时,确保园林景观和绿化设计过程中相对应的形象符号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融合和互动反馈,从而在感官体验和园林绿化的共同衡量和有效优化的过程中,确保人们在绿化设计过程中的融入感和存在感得到有效强化,同时也进一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园林绿化植物对人体也十分有益,在园林中有很多保健型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同时也有比较明显的保健功效,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触觉型和味觉型植物,其中,很多有益植物释放的精气具有杀菌,净化空气,产生负氧离子等功效。

2园林绿化设计与环境空间的审美关系

园林绿化设计和环境空间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在审美关系方面主要体现在通过绿化设计和环境空间的有效打造,可以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切实提升,更有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园林优化设计和空间整合中使各类要素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呈现出优化设计价值,进而有效强化人们的审美愉悦。在审美功能以及身心放松方面体现出根本性的价值,在园林绿化设计和环境空间的优化匹配方面形成相对应的艺术风格学和美学,有效适应现代设计思想,以此从根本上强化园林绿化设计的艺术审美效应,为人们审美要求的满足提供必要条件。

3园林绿化设计的感官分析

3.1充分体现视觉感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体现出设计的视觉感受,通过设计师的有效设计使得园林景观的相关物理特征可以转化成为符号化视觉标志,这样可以在视觉方面让人们更有效感受园林绿化的设计效果,在体量,尺度,形态,色彩,质地等方面感受到园林景观效应。

园林绿化设计在各类植物的配置或者相关要素的构成方面体现出良好的视觉感受力,在各类要素的重量、体积、构成等相关方面体现出应有的物理特性和视觉感受,从视觉层面切实提升园林绿化设计水平。例如,针对徽派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从视觉感受来看,在青砖、粉墙、黛瓦的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徽派建筑的典型特色和色彩搭配效果,同时在空间环境和绿化植物的协调配合方面体现出良好感受,在视觉层面体现出应有的景观设计效果,使观赏者的视觉方面受到相对应的感染和冲击,进而确保现代人的视觉审美和景观形象充分融合和谐与共。又如,在苏州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中,通过植物资源的优化设计和匹配,从植物的花朵,果实,叶片等相关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有鲜明的色彩的跳跃性和视觉冲击力,在独特的结构和自然景观充分融合的背景之下体现出景观特色,同时在视觉层面使观赏者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突出苏州园林的景观效应,在感官体验的融合背景之下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独特之美。

3.2切实优化强化听觉感

作为人们接触信息的第二大机能,视觉是其中关键性组成部分,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听觉感官方面进行有效优化,使人们的听觉体验得到改善,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环节需要从听觉层面出发,使环境中的声音更加悦耳,在视觉无法接受信息的背景之下使人们通过听觉去进行补充,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听觉方面的设计效果。

例如,对流水拍石的声音或者自然的鸟叫更加向往,因此,通过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有效对接,从听觉层面和人们进行更有效沟通,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良好的听觉感受,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植物或者景观小品的形式,有效融入听觉感内容,例如,可以利用雨打芭蕉的声音或者风吹竹林的响声,打造出闲适静谧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和其进行微妙的融合,这样可以创设出更富有听觉感受力的审美意境,为园林绿化设计效果得到质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3.3在嗅觉感方面有效呈现

在自然界中,气味是共同的语言。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气味也就是从嗅觉感官体验出发,优化设计效果,使其与绿化联合呈现出应有的特色。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的嗅觉感主要是来自于植物,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植物的清香清新感觉,在动静结合、芳香宜人的园林景观中使嗅觉感官得到更充分体现。

通过园林绿化的嗅觉感官功能更充分体现出用语言无法精准描述的体验。在嗅觉感的融入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和整体的景观空间都能够起到比较微妙的作用,人们对于气味有着特别敏锐的感知力。在人的嗅觉感受系统中,有1000多万的嗅觉细胞,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嗅觉感的相关设计内容,这样可以让人们精准有效的识别相关香气,结合植物的气味对人的思维和行为进行有效暗示,可以使人们有更加愉悦的嗅觉感受。

例如,可以通过荷叶、樟树以及薄荷等相关的气味儿,使人们的嗅觉得到有效刺激,这样可以在植物气味的激发之下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可以在园林规划中设计对应的芳香园,在不同季节体现不同植物的香味,这样可以使人们有更加良好的嗅觉感受力。

3.4使设计有良好的触觉感

    在园林绿化设计感官方面,有效进行触觉感官元素的融入,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触觉和视觉相似,可以使人们对园林景观有更贴切的主体感受和印象。触觉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知觉系统,是多种感官融合在一起而有效作用的核心体系,在人体的内部和外部可以进行同时感知。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触觉要素的有效融入,让人们通过接触感受到园林景观的表面机理和内在变化,同时进一步根据其他感官能力在心理层面进行共同作用,这样可以更充分感受到心理情感的变化,进而让人们更充分感受到园林植物的自然气息,感受到生命力,在双向感和对立感的作用之下使人们在园林触觉方面可以有更加愉悦的体验。

例如,在对园林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隔或者阻挡等形式,从触觉层面出发有效防控人工墙体给人造成的生硬感,也可以通过荆棘类植物进行空间分割和阻隔,利用亲水台、草坪等相关形式通过触觉的改善,使人们对园林景观有更良好的触觉体验。

4园林绿化设计的审美研究

4.1充分体现出设计的地理之美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应有的审美效果,可以在地理之美方面进行充分融入,体现设计的综合成效,在山水之中切实体现美好品质,在地理环境之中使自然景物和园林绿化设计有效融合,进而确保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应有的审美愉悦性。

例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对应的地理环境以及水文条件,自然气候等各类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理的审美要素,使人们可以更充分感受到地方特色,在园林环境建设方面符合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充分融入各类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使景观本身可以体现出地理特色,同时也让人们联想到精神层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在审美愉悦方面得到有效强化。

4.2呈现出景观设计元素之美

在园林绿化审设计审美过程中要针对审美设计要素进行有效融入。例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融入梅兰竹菊等相关植物元素,充分体现出四君子的审美内涵和独特韵味,这样可以把审美要素和美好品质在植物的媒介作用之下体现出应有的景观品位和审美效果。在花草树木的衬托之下,要使得景观设计要素得到更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在审美原则落实背景之下确保各类审美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整合和融合发展。在景观植物等方面进行融合推进,使相关植物所呈现出的文化品质,审美内涵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整合利用,使整体的景观艺术氛围得到有效打造,使其更加高雅,让人更有共鸣,在经过审美元素的精准设计整合之下体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

4.3体现出独特艺术审美

在城市的主干道以及花卉设计等方面,都要体现出应有的园林绿化设计原则,要充分融入符合当地特色的艺术审美要素,进而在设计中在城市主干道和花卉设计特色的基础之上,使其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园林绿化的整体艺术功能,使人们在景观欣赏过程中可以更充分的感受到独特的设计和独特元素的融合,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例如深圳市深南大道的花卉设计就极具特色,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独特设计理念,同时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基本定位。例如,在中分带花卉布置方面提取深圳海滨城市元素,把浪花作为原型,把草坪作为画布打底,勾勒灵动的图案,同时采用红色为主的基色,粉色打底,点缀白色、黄色和紫色的时花,这样可以构成灵动性图景,色彩更为丰富,整体设计如行云流水,重塑深南大道现代活力城市特色。

在优美的游园体验过程中,要感受到独特的审美感知能力,体现出生活的美好,。例如,在针对花卉进行设计时,可以把莲花作为主体意向,在融入相对应的艺术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使莲花所呈现出的清静幽谧的审美韵味得到有效融合,通过莲花濯而不妖的特质和傲世独立的品格,使游客在游园的过程中更加感到审美愉悦和身心放松。

4.4有良好精神审美功能

     在园林绿化设计的审美感知方面有效强化其精神审美功能,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在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有效通过相关花卉植物、绿化树木的有效整合和优化匹配,使其体现出精神审美功能,让人在景观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雅趣和无穷魅力。在此背景之下可以通过多种植物的优化配置和景点的创设,使其精神审美功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使观赏者可以在审养状态下感受到园林景观的精神审美功能。例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假山以及流水的应用,体现出山水的有效融合和和谐统一,这样可以在观赏的过程中让观赏者感受到精神的放松,有精神审美愉悦,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这种精神审美功能的有化,这样可以使园林绿化设计展现更为良好的效能。

5结束语

由上文探究可切实看出,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感官体验和审美效果,这是关键所在,也是根本要求。因此,在实践环节需要在园林绿化设计的感官方面体现出视觉感,听觉感,触觉感,嗅觉感,味觉感的相关感觉效果。同时,在审美方面要不断优化结合具体要求使园林绿化设计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李冬梅,胡海燕等.园林植物景观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浅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19(4):74-75.

[2]黎伯钢,徐慧宁.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园林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9,37(19):51-52.

[3]荀平,杨平林.景观设计创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杨文珍.中国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