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供水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加强农村供水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江有南

安徽省潜山市红旗水库管理所 安徽 潜山 246300

摘要:作为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农业现代化速度加快,对水的需求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在此阶段,需要选择一种适当的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满足农村用水需求的同时,改善农业用水方式,确保人民的安全,改善供水系统,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本文对加强农村供水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管理;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引言

在现今信息网络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水务孕育而生,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进行传输、存储、处理和智能分析,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业务系统的整个服务流程,是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确保居民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但鲜有智慧水务应用于农村大区域服务的案例。

1农村供水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改善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和服务管理有助于确保人民的供水安全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优势优化供水系统,节约劳动力,促进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农业效率提高,并使农村人口的用水更加安全可靠。改善农村供水系统、加强系统管理和改善供水质量是改善人民生计和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步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城乡供水系统主要以湖泊和水库为基础,利用水源储存夏季集中降水有助于提高用水率,同时减轻洪水和洪水造成的灾害同时,从农业灌溉的角度来看,过去有大规模灌溉的趋势,农业占农村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被大量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优化耕作方法,在耕作和节水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人们对节约用水必要性的认识,确保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并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水管理改善水资源管理。

2健全农村供水合理水价机制的对策

2.1强化合理水价机制建设的责任体系

制定供水价格的过程中,需要涉及测算以及决策等多个环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则要承担起水单位水价测算的初步管理,并且参照实际情况对申报价格进行协调。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方案内容,在设计环节就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从而有效发掘水价测算的缺失和漏洞,一旦发现不合格或者未能达到标准的地方,就应立即将方案打回。而价格主管部门,而主要负责在价格调查和成本监审环节进行核查,从而确保整个审议流程的公平,公正,并且协调好水费价格和农村供水工程经济运行的稳定点。在饮水安全管理方面,就需要水利和价格主管部门进行协同工作,大力开展用水安全宣传工作,让广大用户群体能够理解水价成本的变动内容,同时召开水价听证会,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馈。

2.2建立适宜的农村供水定价与适时调整的水价机制

实行农村供水分类定价机制:为实现合理的农村供水定价,可以将农村供水分为居民日常生活使用、非日常生活使用以及特殊用水这3种类型。根据使用类型的不同,可以制定相应的用水价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拉开居民生活用水与非生活用水之间的价格差距,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且这种方式还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并帮助供水单位实现营收。规范实行两部制水价和阶梯水价:除了要对农村供水进行分类定价外,还要推行两部制水价和阶梯水价。为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用水问题,可使用“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在推行两部制水价和阶梯水价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基本水价的补偿成本并补偿工资福利费等费用。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已经纳入城镇自来水供应范围的农户,还要根据“同网同价”的原则,实行统一居民阶梯水价政策。

3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3.1农村供水实施法制化管理

关于农村地区的水管理,需要改进规章制度,使供水正规化,并对水和供水设施的保护作出规定。健全的规则可以限制工作人员的行为,但与供水有关的工作除外。环境保护局应积极推动工程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工作,确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测和控制,指导农民合理处置家庭废物,要求工厂按照法规处置生产废物,防止污染在农村地区恢复水源时,地方当局应作为其努力的一部分,编写有关水管理目标的规范性文件,并要求有关部门定期监测水质,以防止饮用水污染和对农民健康的危害作为水管理的一部分,必须建立一个明确界定的管理制度,界定各级水部门的义务和权利、水资源和水资源保护的范围、供水管道等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质量控制和监测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控制水管理安排,规范流域水的流动和转移,以便向农村人口提供优质和安全的水。

3.2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工作

在该国农村地区建造许多供水项目进展缓慢,使农民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稀少和经济发展薄弱的地区,供水项目必须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便最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短缺的问题。对于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的人口稠密地区,可以选择集中供水,以推进建筑工程。根据当地情况原则选择工程建设模式可以解决村民饮用水供给困难的问题。干旱地区严重缺水,建设集中供水项目在解决缺水问题方面取得了成功。水管理也特别重要。为确保供水项目的可持续性,应建立长期机制,为不同的供水项目选择适当的管理工具。例如,微型雨水收集项目可使农民选择自产系统,合理利用国家补贴资金,并支付农民自己的建设费用;对于大型集中供水工程,有可能为这些工程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合理地设计费率,并满足施工所需的资金。

3.3开源节流,提高供水保障

今天,安全饮用水供应和农村水管理问题是党和地方当局的高度优先事项,不仅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质量,这是建设美丽村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公共利益提供饮用水,采取开源节能措施,重点解决农村供水系统的问题,确保供水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供水安全率,同时降低供水成本在这方面,可参照以下建议:(1)增加财政投资和政府援助,以财政援助或减让性贷款的形式在农村地区建设供水项目。(2)引进企业融资,通过投资开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智能水管理模式,鼓励企业融入水市场。(3)促使整个社会积极参与项目,通过股东制度参与水管理,监督和管理供水项目,分享利益,同时促进改进水源管理和维护模式。

结束语

农村供水项目在传统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加入了智慧水务内容,通过应用NB-IoT物联网智能水表、NB-IoT用户管理系统、管网管理系统等,将各类管理、运行数据整合在智慧水务系统中,消除了信息孤岛,在保证农村供水项目的安全、高效、便捷运行和管理的同时,减少了管网巡检人员和抄表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工作强度,从而极大地削减了人工成本,形成了农村大区域供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钟旖.重庆:出台村镇供水条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食品,2016(24):56.

[2]吴声才.大力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科技与企业,2017(17):225.

[3]张绍明.加强农村供水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N].湖北日报,2017-08-09(014).

[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J].城镇供水,2018(0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