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坑设计-以昆明某基坑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3

浅析基坑设计-以昆明某基坑工程为例

何浩林  ,钟兴荣 ,孙东哲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明  650051

摘要:以昆明市某基坑工程设计为例,对该基坑工程进行支护设计分析,简要介绍基坑支护设计需提交的成果文件,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基坑工程设计;支护结构;成果文件


0  引言

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岩土工程的分支,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的开挖深度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支护方式越来越多,同时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搭配和选择,对基坑支护工程的科学设计,事先避免设计人员对现场不了解而设计不足的问题,提交完善的设计成果,可减少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沟通不足问题,有效提高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  昆明某基坑工程设计

1.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昆明市,拟建 A1-1 地块项目,用地面积约 120188㎡(合 180.5 亩),建筑面积275799.31㎡。拟建设86栋建筑,地上3-4层,其中一栋为幼儿园,地上 3 层,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设1层大底盘外扩地下室,框架结构。基坑开挖在±0.00 标高下-6.50 m左右,现状地面标高下 4.35-5.85 m。基坑开挖周长约1570m,基坑开挖面积约115800㎡。

1.1 周边环境及管线情况

 北侧:为待修建的体院路,已完成路基毛石施工,φ600mm污水管道已埋设完成。待建道路北侧小区,7层无地下室,基础为φ500管桩,桩长25m,建筑物距开挖边线最近距离约25m。道路待基坑施工回填完毕后修建,基坑施工期间道路封闭,禁止通行。

东侧:为本项目的绿化用地,基坑边线距用地红线边缘33.00-35.00m左右,现为空地,无地下管网。距河道 50.00-51.00m左右。东北侧距坑边4.74m处有泵站,2层砖混结构,浅基础。

南侧:为待修建的临3号路,已完成路基毛石施工,道路南侧为在建小区,地下一层,地上4层,长螺旋灌注桩基础,桩长约22.00m。

西侧:为待修建的湖欣路,已完成路基毛石施工,待建道路西侧为体育场操场。

1.2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基土由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填土,第四系冲洪积相粘土、粉土;沼泽相沉积泥炭质土、粘土、有机质土;湖相沉积层(Q4al+pl)粘土层等。根据工程分类原则及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按地基岩土的成因、状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地地基岩土划分为 9 个单元层、6 个亚层。层位水平方向基本稳定,垂直方向层顶埋深及厚度变化较大,反映出沉积环境受水流、水深、物质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地层特性分述如下:

    第①层 杂填土(Q4ml):褐色、褐黄色、褐红色、褐灰色、杂色,松散,稍湿至很湿。以粘性土为主,混杂碎石、建筑垃圾及少量植物根茎,成分杂乱。    第②-1层 粘土(Q4 h):褐灰色、褐色、灰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可塑状,饱和,有臭味,干缩现象明显,含腐草、朽木。可见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光泽反应稍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中等,平均层厚1.19m。

    第③层 粉土(Q4al+pl):灰色、兰灰色,稍密、局部中密至密实,湿。普遍含钙质胶结团块,夹薄层中密粉砂,局部与薄层状粉砂互层状产出。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平均厚度8.26m。

    第③-1层 泥炭质土(Q4h):黑色、灰黑色,软塑状,饱和。有腥臭味,易崩解,干缩现象明显,含少量未分解完全的植物残体。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机质含量 Q 为 20.9—37.7%、平均为 29.2%,为中泥炭质土,平均厚度1.34m。

    第④层 粘土(Q4l):兰灰色,可塑状,饱和。土质细腻,切面光滑,局部含少量钙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状粉土、粉质粘土。光泽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平均厚度3.35m。

    第④-1层 泥炭质土(Q4h):黑色、灰黑色,软塑状,饱和。有腥臭味,易崩解,干缩现象明显,含少量未分解完全的植物残体。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机质含量 Q 为 18.4—34.5%、平均为 26.5%,为中泥炭质土,平均厚度1.54m。

    第⑤层 粉土(Q4al+pl):灰灰色、兰灰色,中密、局部密实,湿。含钙质胶结团块,夹薄层中密粉砂,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平均厚度6.01m。

1.3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微具承压性。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雨及地表径流补给,通过蒸发排泄或者地形由高向低排泄。场地内主要含水层及透水层为粉土层,粉土层为弱透(含)水层。粉土层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水量较大,富水性强。场地临近金家河形成互补关系,金家河为区内最大的地表径流,由北向南汇入滇池,河水终年不断,是区内主要的地表水补给来源。场地上部土层以透水性极低的粘性土和泥炭质土为主,地下水的来源以大气降雨和地表水补给为主。 地下水的补给,与金家河地表径流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稳定水位与地表径流及水体为互补关系。场地内地下水位较浅,测到稳定的地下水位在现地面下0.00-4.80m,静止水位高程在1885.20-1888.54m,场地周边建设未完成,地表水排泄条件差。

1.5 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1)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谨慎进行,因此,在设计方案之前需制定严格的设计原则。其中基坑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岩士工程特征及周围环境(道路、管线、建筑物)是基坑设计需要详细了解和分析的首要内容;设计方案必须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保证基坑周围道路及已施工和使用的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的安全;支护方案在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满足国家建设工程的有关法规和规范要求;支护结构能保证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的顺利施工;设计必须考虑施工期间度过雨季,其对基坑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设计方案在现有场地的施工必须具有可行性等。

(2)场地基坑支护重难点分析

 ①该基坑开挖深度为4.35-5.85m,基坑支护总长度为1570m,基坑开挖面积约为115800㎡,属深基坑;

②.基坑周边道路基础已换填完毕,基坑北侧邻近住宅小区,基坑支护需考虑对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东北侧支护结构距离河尾小村泵站较近,此侧应重点考虑;

③地下室标高分台设置,基坑地下水位较高;

④基坑开挖地层整体较差,坑底附近位置的②粘土、③-1泥炭质土为软弱土层,基坑支护需考虑基底隆起问题。

3支护设计方案分析

该项目支护设计周长较长、面积较大,基坑最大坑深为5.85m,基坑开挖后,基础底板主要置于第①层杂填土、第②-1层粘土、第③-1层泥炭质土、第③层粉土,基坑开挖深度及范围均较大。基坑侧壁为多层非均匀土质边坡,泥炭土层开挖重点注意基底隆起。

从安全经济角度结合本项目特点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该工程北侧采用放坡+悬臂桩方案,东北角采用双排桩方案,其余部位采用放坡方案。

坑顶2m内不得堆载,2~10范围考虑15kPa。周边道路动荷载组合:局部剖面剖面值按30kPa选取,局部剖面禁止走车;周边建筑物按15kPa/层选取。

为防止泥炭土层造成基底隆起,基坑施工时,周边待建道路须暂停施工,全部道路封闭,禁止车辆通行。 (4)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取值如表1示:


表1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一览表



(4)典型剖面段设计

① 5-5剖面段:道路另一侧为别墅区,影响较大,需满足基坑开挖对周围道路管线沉降过大以及附近建筑物变形控制,基坑开挖深度为4.4m,按二级基坑考虑,设计首选悬臂桩支护形式。经验算该方案并不能满足对变形的控制。后验算复核,将方案调整为1:1.2放坡+悬臂桩支护,悬臂桩为φ600@1000,桩长10m。基坑支护形式见图1。

图1  5-5剖面图

②6-6剖面段:基坑开挖深度为5.2m,临近基坑4.7m处有泵房,为二层泵房,场地地质条件整体较差。支护首先采用锚索+单排桩支护形式,后经与泵房所有者协商,改位置区域不能进行锚索施工。需要考虑对泵房的变形控制,故采用φ600@1000双排桩支护,桩长采用14m。基坑支护形式见图2

图2   6-6剖面


③其余剖面段:基坑开挖深度较浅,距离道路及建筑物较远。采用1:1放坡支护,挂网喷砼80mm厚。基坑支护形式见图3。

图3   剩余剖面

(5)剖面段计算

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该基坑计算和设计,按照现行规程和基坑工程手册对各段进行计算分析,对排桩内力、位移和基坑整体稳定性、地表沉降量进行复核,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整体稳定性见图4。




图4整体稳定性计算


2  设计成果文件

通过基坑支护的方案提出,计算分析优化,最后需要提交相关成果。笔者经历过多个基坑支护设计,结合相关工作总结,相关成果内容及画法浅述如下:

2.1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应包含基坑支护设计依据(规范应注意时效性)、工程概况项目、基坑工程概况周边环境及管线情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对周围保护描述、设计使用年限、基坑环境等级、安全等级等)、设计参数选取、基坑支护结构方案分析及选型、降排水方案、本基坑特点及难点、施工要求、基坑监测与信息化施工、应急预案、质量检验要求、其他相关说明。

2.2平面图:

①基坑周边环境图应包含内容: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及上部结构现状,距建筑红线距离;基坑周边的各类地下设施,包括上、下水、电缆、煤气、污水、雨水、热力、通信等管线或管道的分布和性状(材质、距红线距离);场地周围和邻近地区地表水汇流、排泄情况;基坑四周道路距红线距离;指北针、注释及相关说明。

②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应包含内容:基坑支护形式(坡顶线、坡底线、排桩布置情况、锚杆布置情况等),拐点坐标标注,支护的尺寸标注,计算钻孔位置及相关注释,典型断面剖切位置,分段符号,截止水形式布置。

③基坑支护降水平面布置图(基坑排水平面布置图)根据设计需要包含内容:排水管沟、降水井、集水井、沉淀池、回灌井、水流走向。

④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19)根据监测需要包含内容:坡顶位移、沉降观测点,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墙内力监测点,锚杆内力监测点,土钉内力监测点,地下水位监测点,建筑物竖向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管线监测点等。

 ⑤土方开挖示意图应根据需要表现出“分段、分层、分段”开挖原则、绘制出土坡道、绘制出土示意。

2.3剖面图内容

   剖面应与‘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剖切位置(绘制中应注意剖切方向)相对应,按照计算绘制准确的基坑支护形式,将计算钻孔土层信息与剖面相对应,并绘制于同一张图纸中,名称命名“X-X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

2.4配筋图内容

   梁、桩配筋数量,尺寸大小,应与计算配筋一致。

2.5大样图

   根据需要绘制放坡段喷射砼大样、支护桩间喷射砼大样、泄水管大样、安全护栏大样、剖面钢筋网固定大样、集水井大样,排水沟大样、沉淀池大样,剖面之间链接大样、回灌井大样、降水井大样

2.6基坑立面展开图(X-X段立面图)

  通俗理解是站在基坑中,所能见到的基坑一周。现目前画法:取基坑边界地勘土层,将边界土层相连,将支护形式画于土层上,标注分段及各个剖面位置。标注:地面标高、坑底标高、各类桩底标高

3.结束语

笔者结合经历的基坑设计过程,对现场仔细踏勘了解后,根据实际需求得到合理可行的支护方案,通过与实际施工时遇到的现场人员反应,总结了相关成果涵盖要素。通过提交完善的设计成果,给施工人员充分的表明设计意图,减少施工与设计之间的理解不充分,提高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名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潘存杰.中兴住宅小区工程基坑支护设计[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3] 常大江.房屋建筑基坑支护工程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2):161-162.

[4] 张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J].散装水泥.2020(06):113-116.

[5] 何文辉.基坑应急加固支护的处理措施[J].四川建筑.2022,42(1):187-189.

[6] 尹华,黄曼丽.浅析基坑设计-以深圳某基坑工程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3,2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