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点与治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点与治理技术

张希创

身份证号码:440882198707070050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增多,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且缺乏污水治理设施投入,导致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效果较差,另外,农村村民对于污水处理意识不强,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而少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所采用的治理技术并不适宜,从而无法满足规定的水质排放标准。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难点及治理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同时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点;治理技术

引言:农村生活污水目前主要来自村民的日常生活排污行为,不进行合理的处理排放,则会造成范围较广的农村河流以及土壤污染,甚至给当地村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治理生活污水的环节中,技术人员应当善于结合多种不同的污水治理手段,通过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1、新时期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

1.1土壤渗滤处理技术

土壤渗透处理技术,是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渗滤池的方式进行处理,将其含有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沉淀过滤,之后将其排放在具有良好扩散性的土层中,充分利用在地表下面的土壤中栖息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该处理技术不会对地面景观造成破坏,且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综合处理成本较低,实施以及维护较为简单。农村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渗透处理技术,将经过初步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到土壤中后,利用土壤的自然特性,能够对农村生活污水起到净化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是一种综合处理效果较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2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又称MBR,是一种新型处理技术,该技术不仅采用了膜分离技术,而且集成了生物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效率非常高。将活性污泥法和超滤膜组件有机结合,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使用的二沉池,实现相关处理功能。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出不同的物质,使生物反应器能够持续在较低的污泥负荷(食微比)下运行,进一步加快了有机物的分解。MBR处理技术,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污泥排放量少等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让MBR技术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近年来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也得到更多的推广。

1.3厌氧沼气池技术

厌氧沼气池处理具有低耗、高效的优点。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时,可创造厌氧环境降解有机物,获得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利用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通过生物氧化塘的建设,污水可以通过生物滤池和生物膜逐层处理,通过逐级降解的方式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就当前众多农村经济状况而言,广泛地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厌氧环境下得到无机物,发挥代谢作用。

1.4一体化处理系统

一体化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水,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建立污水处理管网,将满足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纳入管网系统中,输送到处理终端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建立一体化、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为农村生活污水提供更为便利的处理条件。将其建设在农村居民居住中心位置,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且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综合成本建设较低,不会增加农村村民生活成本,同时具有良好的一体化处理效果。

2、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难

2.1严重缺乏生活污水治理意识

我国农村人口比较多,随着农村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生活用水量也逐渐增多,一些偏远地区的村民群众,对水资源环保意识淡薄,长期习惯于污水直排江海河湖的方式,有些村民对国家治水政策不理解导致不配合甚至阻挠施工。治水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势在必行。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2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管理不到位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需要的费用过高,超出了当地政府对于污水处理的预算,而且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部分零件务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需要进行维护保养,由于农村相关人员对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不到位,导致污水处理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有些地方为了节省运行资金,甚至会停掉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江海河湖,造成水资源大范围污染,进而影响村民用水的安全和人居环境的恶化。

2.3污水处理技术缺乏适用性

近年来,农村生活用水量不断地增加,相应的水污染情况愈发严重,如果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单位对农村的地形地势及用水分布情况摸查不够深入细致,考虑不够周全,不能根据各个村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工艺及设备,则会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达不到排放的标准,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处理工艺及设备。

2.4污染源较为分散,存在雨污合流或混接,收集难度大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日常如厕、洗涤、养殖排泄物及农作物灌溉等废水。污水中主要是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往往含有较高的氨氮、磷等营养物质,还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农村地区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不同,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差异较大,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存在雨污合流或混接,同时缺乏污水收集和输送设施,如选择集中处理,则污水管网铺设过长投资过大,当地政府无力承担。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化策略

3.1加大环保教育力度,提高农村村民生活污水处理意识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意识形态方面,当务之急是对村民群众加强政策宣传教育,传达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意识,转变村民的污水处理思维方式,塑造村民的环保意识,使村民能够在从思想及行动上支持污水治理工作,有效建立群众基础,改善农村生活中的水污染状况。此外,还可以采取奖惩措施,如实行阶梯式水费计价、交地奖励、青苗补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励村民推进污水处理工作。

3.2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污行为的监管

污水处理设备高效的运行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备的监管,加强对违法排污及恶意破坏污水处理设施行为的处罚,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层层压实责任,落实考核机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3.3合理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技术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每种处理技术都有其优势与特点及其适用的条件,因此,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要对当地的污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从而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解决农村水污染的问题。不同农村生活污水的成分有所不同,在选择污水处理技术时,要分析污水的成分,如果氮、磷等元素含量比较高,那就选择脱氮和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从而达到污水深化处理的效果。还有就是从污水分布情况分析选择,如果污染源分布较为分散,布管收集难度较大,则采取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充分考虑污水处理设备运行以及资金等问题,为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打好基础,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3.4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强化污水源头收集处理

要推进农村地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对于已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自然村宜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雨水或山水尽量不进入污水系统。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近、人口居住集中的村要同步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同时推进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通过在各村建设污水管网(或暗渠)统一收集后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送净水厂处理,或就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逐步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污水处理水平会对相应环境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村污水的处理效果,可以使农村村民的用水安全及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因此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针对不同的污水处理环境,科学选择生活污水处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宗硕,刘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解决策略分析[J].低碳世界,2022,12(01):10-12.

[2]林金钏.浅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