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分析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策略

王有龙,俞福友,康渭滨

摘要:基于新常态化社会发展条件下,电力行业拓展创新成为必要的发展趋势,不单单考虑到电力行业发展前景,而且还能突出电力行业作用与价值,稳定电力行业发展地位。对此,需电力企业自身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引起重视,要对自身发展现状与现货市场实况综合探究,有独立化的运营模式、完善的管理机制,提升自身各类资源优化性,降低市场经济中的安全风险,确保电力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发展策略

电力现货市场,影响着电力行业发展前景,也是电力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逐渐引起电力行业重视,能考虑自身的综合效益、创新能力等,动态化掌控电力现货市场发展情况,并对新式的电力现货市场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既对电力现货市场稳定发展有一定影响,又能确保电力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突出自身发展地位,从而确保电力现货市场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分析

从广义角度分析,电力现货市场主要是指:在电力资源买卖双方协商条件下,制定合理的电力价格及电量场所,控制电力市场经济交易风险,买卖双方均能依据相关制度与要求,规范履行自身职责与义务,本着互利互惠、公平竞争原则,完成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从而确保买卖双方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集中式模式

集中式模式,对电力现货市场稳定发展有一定影响,并在电力现货市场创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特征是“统一平衡”,并由多个用电地区共同组成,完成各项工作内容的同时,还构建了电力交易机构,也是电力现货市场“唯一”的交易平台,为电力资源平衡调度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1]。

(二)联合式模式

联合式模式,主要特征是“分区平衡”,与集中式模式特征相比较,也是由多个用电地区共同组成,但是应用途径不同,针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与电力资源交易品种综合分析,设定电力现货市场内部成员为维持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从而为电力资源平衡调度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发展现状

(1)交易规模的影响因素 

区域的电力现货市场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电力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其交易的规模会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例如双边的合同数量等等。在交易规模中,交易的方式决定了交易的规模。因此,能够看出,交易方式是影响交易规模的核心指标。以我国的电力市场为例,通过签署相应双边贸易合同,通过物理交付的形式,实现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的双边交易,促进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 

(2)现货市场的出清方式  电力市场在正常状态的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应及时上报已经签署的电力双边金额,同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市场的组织者应当根据当前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采取统一的现货市场出清的方式,实现双边电力贸易的最大化。另外,通过双边电力贸易,能够实现实际的交易流程,同时,在外部市场的条件下,通过现货市场的出清方法,保持电力的不变性。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市场逐渐趋于耦合,不同的企业需要抓住相应的交易平台,通过PCR进行现货市场的出清。 

(3)价格机制的选择  在现货市场中,节点的边际价格能够体现出运行的价格机制是否良好。通过对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表明了通过节点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电力产品的现状,同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下,通过对节点的分析,能够获取具有指导意义的价格信息,从而进行良好的价格管理。同时,在现货市场中,应当科学的指导电力相关人员,及时制定相应的电网计划。此外,在进行选择价格时,应当考虑到由于电网拥堵所产生实际的电力运行情况,以便掌握电力运行的实际情况。 

(4)协调运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现货市场应与其他市场交易机制相协调。现货市场在电力市场交易的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现货市场和双边市场中,就交易融合和时间联动而言,将电力现货市场与双边市场进行协调运营,对区域现货市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电力市场的发展建设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随着电力市场不断改革,更为成熟的经济优化调度系统营运而生。随我国发改委以及能源局的建设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对于电力市场的改革以及电力市场建设的建设应当予以足够中的重视。从电力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了交易规模的影响,现货市场清算的方法以及运作机制等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探讨,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为未来趋于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同时为保证电力市场发展的稳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策略

(一)提高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力度,掌握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模

结合当前各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发展现状探究,能够了解到大部分省份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依据当前所具备的各项条件,无法合理化地解决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全部”问题。而在电力现货市场前期建设过程中出现各项问题,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实施造成阻碍。对此,需各省份在建设前,能依据自身发展现状展开探究,各相关管理部门均能积极参与,明确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切入点,认清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及发展实际需求,掌控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模,提高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力度,并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项工作开展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从而确保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与发展稳定性。

(二)以平稳构建为首要工作,满足用电地区及用户基本需求

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就是能满足用电地区及用户用电需求,基于此条件下,在建设的过程中选择与创新建设模式,才能突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效果。同时,还能以平稳构建为首要工作,提高电力现货市场安全性,选择在间歇式电源使用频率较高地区先构建电力现货市场,逐渐扩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与影响范围,从而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目的,并有完善的建设模式。

(三)电力价格体系构建,确保电力现货市场稳定运行

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为基础,还需注重科学化的建设模式,并在电力现货市场发展过程中,考虑到电力交易风险问题,要对交易风险管控,完成电力价格体系构建工作。那么在构建前,要分析到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实际运行情况,包括:基础设备完善性、相关制度制定与实施、管理工作质量等,都能影响到电力现货市场各项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精准性,为电力现货市场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达到预期建设与发展目的。

(四)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增强电力现货市场协调性

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对现代化社会发展影响角度探究,还需在其建设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为电力现货市场监管提供重要依据,各领域、用户等均能依据相关要求规范性参与,并考虑到各地区电力供需差异性,定期开展电力检测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干扰措施,增强电力现货市场协调性,从而突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重要意义。

结语: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主要包括集中式模式与联合式模式。本文依据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及发展显著展开探究,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需提高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力度,掌握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模;其次,以平稳构建为首要工作,满足用电地区及用户基本需求;再次,电力价格体系构建,确保电力现货市场稳定运行;最后,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增强电力现货市场协调性,从而确保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常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8,32(19):76-77.

[2]冯永晟.电力市场模式选择的决策逻辑和基本原则[J].中国发展观察,2017(23):38-39.

[3]梁志飞,陈玮,张志翔,等.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及路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24):16-21.

[4]]郭鸿业,陈启鑫,钟海旺,等.基于标准化金融交割曲线的现货市场建设路径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7):1-8.

[5]孙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模式策略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