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正确发挥网络反腐倡廉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析如何正确发挥网络反腐倡廉作用

刘金焕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桑树坪煤矿纪委

内容摘要: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模式,在廉政教育推广上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本文讲述了明新形势下网络反腐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现实作用,并运用了网络监督的正反案例,详细说明了随着民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反腐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发挥网络反腐倡廉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正确 发挥 网络 反腐 作用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网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发表意见和建议、搜集提供线索、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虚拟的网络开始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一些党员干部腐败、作风等问题,或暴露于网络,或因网络的关注而使事件更加接近真相,网络在反腐倡廉和舆论监督方面显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威力。

一、正确看待新形势下网络反腐的意义

  网络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并且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模式,在廉政教育推广上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通过网络人们能够迅速地了解信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文化生活,也为我们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现实作用分析

  ㈠方便快捷,安全隐蔽。传统的写举报信、打举报电话、直接上访等举报监督形式,程序复杂、环节众多,成本较高,反馈缓慢;但网络传播瞬发而即至,始悉而周知,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操作便捷等优势,为公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及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网络特有的互动性,使举报受理机关可通过网络直接与举报者交流互动,有效提高信息反馈速度。

  ㈡分布广泛,影响巨大。我国拥有庞大的网民群体,来自于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和各领域,分布广泛,使监督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查找资料,搜集证据,向办案机关提供有价值信息,使线索变得直接、全面,监督变得更加强有力。网络遍及千家万户,且以其主体的广泛性,信息的共享性,沟通的快捷性及全民参与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信息的受众范围,引起人们共同关注,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和有力的舆论导向,造成一种声势浩大的舆论压力,产生广泛的社会反响。

  ㈢视角犀利,公开透明。互联网能够通过其巨大的曝光作用,将人们身边所看到、听到、接触到的社会阴暗面和一些令人反感、愤怒的人或事出来,让大家共同对其作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判。网民参与的普遍性,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网络集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于一体,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网络披露的腐败现象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

网络反腐正在被重视和利用网络反腐加强了反腐倡廉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确保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把握情况,准确判断舆情发展趋势,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发挥了作用。它广泛宣传了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宣传了反腐倡廉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效和先进典型。通过开办互联网站、反腐倡廉网页等形式,巩固和扩大了网上舆论阵地,推动了网络廉政文化建设。

三、网络监督的正反个案简析

正面案例

1.2000年8月,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检察院开设了网上举报信箱,从第一期来信中即得到举报偃师市电业局财务科会计刘跃克涉嫌贪污的线索。经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检察院侦查,刘跃克及刘建生涉嫌贪污公款253万元,此案是该省侦破的第一起网上举报大案。

2.2005年1月,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检察院根据网上密码举报系统收到,关于郑大水(苏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在政府采购管理中收受贿赂的举报。此后,该院举报中心人员运用网上密码举报系统的互动性,多次与举报人取得联系,获取了更多信息。3月25日判决郑大水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郑大水曾作为苏州市反腐典型人物为公众所知晓。郑的出事,颇具讽刺意味。该起案件的侦破,再一次提醒我们纪检监察工作者对腐败的渗透力和隐蔽性需要深刻剖析。

反面案例

1.2008年5月,西安鑫龙公司总经理韩兴昌因合同纠纷,在网上发帖攻击另一方。2009年11月24日,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以涉嫌诽谤罪,判处韩兴昌有期徒刑一年。

2.2009年11月,辽宁省阜新市海城区人大代表上官宏祥在网络上四处发帖,实名举报该市政法委副书记于洋聚众吸毒、淫乱,网上公布他搜集的材料、证据等。12月2日,阜新警方经调查,对上官宏祥实施刑事拘留,涉嫌罪名为诬告陷害。

上述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网上舆论具有两面性。同样,在网络监督体制基础还不健全的当下,网络监督急需规范和引导。

四、网络反腐的对策及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科学引导。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依靠群众反腐败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拒腐防变机制,网络监督本质上是群众监督,因此,我们要学会从网上听取民意,主动接受网络监督。面对反腐倡廉网络监督,要重视而不能忽视,要接受而不能排斥,要引导而不能压制,而要重在科学引导,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使网络反腐的观念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提高。

  ㈡健全完善制度,规范网络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对网络反腐的机制建设进行探索,在网络监督的形式与内容、奖惩、权利、保障等各个方面作出规定,使网络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网络监督与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的互补配合,充分发挥每一种监督的优势,优化整体监督效果,形成整体监督合力。让网络监督真正变成纪检监察部门的耳目,成为真正的反腐利器

  ㈢搭建交流平台,拓宽信息渠道。要加快建设纪检监察网站、廉政网站、设立举报电子邮箱,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质量水平,为网络监督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主渠道,提高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建立博客、论坛、聊天室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畅通反腐渠道,拓宽信息来源,为网络监督提供有力载体。利用视屏聊天、论坛留言、微信平台等方式,加强与网民的直接联系与沟通,征求相关意见。还可与网民进行网上对话,吸引网民参与交互式讨论,在交流中引导大众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㈣加强监督立法,建立监管队伍。以法律法规来约束滥用网络监督、破坏网络监督的行为,对那些散布虚假信息、对网络监督压制、打击、报复的,要依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管制或惩处。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监管工作的研究,建立一支专业、规范的网络监管队伍,网络监管队伍的成员,不仅要熟悉纪检监察业务,而且要精通网络科学技术。要学会面对网民,注重从网络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甄别真伪,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回复问题,搭建起网民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互动平台。

  总之,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又要抑制其破坏性。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反腐倡廉网络信息工作的规律,创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