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任礼军1,2 ,     ,李丹丹3     ,吉琦1,2(通信作者)

1.南京医科大康达学院附属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教学研究对象均为高校护生,一共抽取样本量4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高校护生分成两组,一组高校护生采取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并设定为常规组,另一组高校护生接受混合式教学法,并设定为研究组,每组各20例,之后比较不同组别高校护生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组间高校护生在结束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对比考试成绩结果可知,研究组的成绩相对比常规组要高得多且对教学更满意(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高校护生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后,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护生的临床考试成绩,高校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更满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应用策略;探究

高职护理教育主要的作用就是培训护生,其地位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加快高职护理教育的进展。以往对高职护生进行教学时,通常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高校护生的需求。因此,混合式教学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1]。因此,本次研究过程中,选取了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之后对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教学研究对象为高职护生;一共4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在研究组中(20例),有男性2例,女性18例,所有高职护生的年龄为17-22(19.54±2.97)岁;另一组为常规组(20例):有男性1例,女性19例,所有高职护生的年龄为17-22(19.75±2.35)岁;所有高职护生的临床基线资料均比较后无差异(P>0.05),可纳入。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需要提前布置作业,而在进行教学期间主要以讲授为主,高职护生接受理论知识时较为被动,在课程结束后,带教来事也会相应地布置课后作业。

研究组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该种模式不需要高职护生在课堂上学习,在上课之前,只需要在线上自学开放课程,自学之后,自主测试,课程结束之后,自己将作业上交。(1)教学师资的组建,课程组成人员为5名,任教时间均在5年以上,同时需要4位护士人员进行辅助教学;(2)科学教学计划的制定,组建教学团队之后,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结合混合式的学习特点对线上课程内容进行筛选;(3)实施教学方案:教学老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予以讲授课程,确保高职护生能够对基础的护理知识进行掌握。(4)课后效果的评价:在线上课程结束之后,带教老师需要对高职护生安排试卷进行考核,掌握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2]

1.3评价标准

(1)比较组间高职护生考试成绩:课程全部结束之后,主要由带教老师以教学大纲的要求拟题,在教学后,对高校护生安排试卷进行考核,考试的内容包括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满分50分,临床技能满分25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为25分,总分100分。

(2)比较组间高职护生对教学情况满意度:教学的全部课程结束之后,对两组高职护生发放教学满意度问卷表,主要对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其中有四个方面,分别为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形式接受度等[3]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处理,针对临床数据的分类共分为两种,一种为计数资料(X2检验各组之间的数据,结果采取%表示),另一种为计量资料(t检验各组之间的数据,结果采取标准差表示),当P<0.05说明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2、结果

2.1 组间高校护生考试成绩调查评估,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组间高校护生考试成绩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分)

技能考核

(分)

自主学习能力(分)

总成绩(分)

研究组

20

41.36±5.36

22.15±1.10

23.51±2.46

87.02±8.92

常规组

20

40.23±5.82

22.31±1.62

13.54±6.24

76.08±13.68

t值

-

-

-

-

2.996

P值

-

-

-

-

P<0.05

2.2 组间教学研究对象对教学情况满意度调查评估,详情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教学研究对象对教学情况满意度比较分析(n,%

项目

研究组(n=20)

常规组(n=20)

χ2

P值

提高学习兴趣

18(90.00)

12(60.00)

4.800

P<0.05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19(95.00)

14(70.00)

4.329

P<0.05

掌握新知识

19(95.00)

14(70.00)

4.329

P<0.05

形式接受度

18(90.00)

12(60.00)

4.800

P<0.05

3、讨论

在医院教学中,护生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提升医院的形象有积极的作用。高职护理教育是主要培养我国护生的领域,可想而知,高职护理教育的重要性[4]。高职护理专业涉及较广,而高职护理技术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护士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技能才可以做好临床护理。高职护生在学校期间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知识,但在参加工作后,护生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学习,因此需要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5]。本次研究中,高校护生更满意的混合式教学法,且研究组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分数均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护生而言,对其实施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其考试成绩,而且对该教学方式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王雨桐,刘晓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合PBL教学法在涉外特需门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2):98-100.

[2]王晓芬.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9):128-130.

[3]张璟,钱凤萍,洪霞,等.以急救意愿为导向的院前急救护理混合式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4):1379-1383.

[4]胡园,马桂芬,刘莉莉,等.护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4):91-94.

[5]全慧君,周艳辉,陈双琴,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