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综述

田小军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750004)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病情发展的晚期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较为常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本文结合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

引言:糖尿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中尚未确定根治方法,病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一系列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较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糖尿病之一。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晚期患者中的发生率约有30%至40%,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就会发生变化,呈现出肥大状,同时基底膜变宽和增厚,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最终发生弥漫性硬化,部分患者会发生肾衰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做出如下综述。

1 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及致病因素

1.1葡萄糖转运体增强活性

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糖代谢异常情况,葡萄糖具有一定的生理机能,一旦发现糖代谢异常就会阻碍其跨膜转运生理,葡萄糖受到系膜细胞表达错误的影响进入细胞中,造成细胞的糖代谢异常,此时全身糖代谢紊乱会发生,此时系膜基质的合成量会增加,且肾小球硬化也会加速。

1.2肾脏血流动力学

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会受到高滤过、高压力和高灌注的影响出现体积增高的情况,同时毛细血管发生改变,出现扩张现象,对肾小球动脉造成影响,从而出现扩张,肾小球的压力增加会使肾脏内血流量增加。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尿白蛋白发生异常,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金标准则是尿白蛋白。

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

2.1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较为常见,其能够起到活性抑制的作用,而且相关药物应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例如临床中采用非达司他进行治疗,能够改变患者的神经电机理,同时还能够对肾小球系膜外周神经产生作用,使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得到缓解。

2.2阻断剂联合药物联合治疗

具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肾小球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裂隙膜蛋白过度表达且处于低表达水平,说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缺乏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屏障分子筛处,从而就会引起蛋白尿的临床表现[2]。在治疗的过程中适用RAS系统阻断剂能够使炎性因素的影响有效降低,同时肾小球纤维化速率也会得到延缓。具相关临床研究分析得知,临床中常用的ACEI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联合ARB既血管舒张素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在药物应用后的调节下,减少肾小球基底膜损害和蛋白尿的影响,患者的肾脏完整性也可得到保护。

2.3采用阿魏酸治疗

在许多临床研究的分析中得知,对于蛋白质非酶糖基转化物抑制功能方面许多中药成分提取物具有良好效果,有效地对其活性进行抑制,例如,葛根提取而来的葛根素。部分学者对阿魏酸的应用研究中发现,使用后高糖高脂下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得到有效地降低。主要机理和作用为,在蛋白质非酶糖基转化过程中阿魏酸糖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类代谢物可在其作用下产量减少,不仅起到预防效果,还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阿魏酸浓度越高其药效越高。

2.4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使用

有学者对将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在研究中发现,在治疗中由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制作而成的试剂,应用后可持续产生氧化应激情况,有利于对高活性分子的产生起到减少作用,同时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这种情况下细胞膜的生理平衡可得到维持。临床研究中发现,黄酮酸苷、银杏内酯针对氧化应激起到拮抗作用,且患者体内的自由基水平可得到调节,以上物质均提取与银杏叶中,提取物应用后,不仅能够使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情况减轻,还能够对患者蛋白尿的产生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对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恶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该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5治疗中应用基因方法

有国外学者选择印度西部地区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对此类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的歧化酶基因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和PCR扩增引物进行检测,发现与糖尿病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为Val6A1a和A1a-9va1。主要是因为人体基因上有部分相关基因与糖代谢相关,这种基因的缺陷十分明显,会直接影响到细胞膜表面蛋白和糖代谢翻译和转录环节,此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加[3]。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和遗传因素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进行探讨,所以目前针对糖尿病肾病易感人群的治疗临床中尚未明确相关方案。

2.6治疗中胰激肽原酶的应用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激肽原酶的应用也较为常见,但在实际治疗中对糖尿病肾病无法根治,虽然如此,其临床应用中仍然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高血压和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糖尿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血管会出现窄小的变化,血管十分脆弱,加之血液粘稠度较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临床中应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对血管扩张有一定的效果,有利于血管压力的减少,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3 讨论

就糖尿病肾病而言,其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属于慢性肾病的一种,主要与异常糖代谢、氧化应激、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所以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因素进行明确,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药物的合理选择。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特别是活性物(中药提取物)的应用,能够起到氧化应激和糖代谢调节的成分较多,使用后需要对活性物质的作用要机理进行宠而烦恼的确定,同时还需要详细料及成分的毒理,根据之一情况将活性药物成分的效果充分发挥,从而使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莫梓沂,刘畅,薛世圆,王丽萍,杨倩,李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12):1093-1098.

[2]杜晓妹,王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3):2615-2619.

[3]刘莉莉,陈飞,谢希.糖尿病肾病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06):118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