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探讨

 ,祁昌磊,万珙善

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100

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从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择60例,将其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对照组:化疗方案,试验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2组免疫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3+、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比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疾病控制效果,试验组93.3%,对照组7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开展,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提升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免疫治疗;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

肺癌是全球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其中原发性的肺癌临床按病理类型分类,分为SCLC(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1]。据不完全统计,NSCLC发病率较高,占比在肺癌中可以达到80%,而且多数NSCLC患者病情在明确之后,已到达中晚期阶段,此时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而且对于中晚期NSCLC患者来讲,此时可能已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故临床多采用化疗治疗。近年来,在抗肿疚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免疫治疗方案在被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故本文就取60例肿瘤患者,对比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6月~2022年6月,从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择60例,将其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

对照组,男女性人数各17例、13例,年龄48-72岁,平均(10.13±5.18)岁,TNM分期:三期、四期分别13例、17例。试验组,男女性人数各16例、14例,年龄49-73岁,平均(10.54±5.22)岁,TNM分期:三期、四期分别14例、16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已确诊为NSCLC(非小细胞肺癌)者;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者。

排除标准:药物过敏或是不耐受治疗者;出现其他恶性肿瘤者;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生存时间低于6个月者。

1.2 方法

对照组用化疗方案治疗,即开展AP化疗方案,在化疗开始的第一天,将500mg/m2培美曲塞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用药,在用药前的12h、6h口服地塞米松,在培美曲塞滴注后1小时,给予顺铂药物,化疗第1-3天,将25mg/m2顺铂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在用药过程中,实施水化干预,每个治疗周期均为3周。试验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方案同对照组一致,静脉注射200mg/次卡瑞丽珠单抗,每三周应用一次,连续用药4次。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期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即CD4+、CD3+、CD8+;(2)收集静脉血5ml,做离心处理,离心的半径为10cm,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A125、CEA、NSE、CY-211)[3];(3)疾病控制判定:靶病灶完全的消失,为完全缓解;靶病灶直径减少程度在20-30%,为部分缓解;靶病灶直径增加20-30%,为进展;治疗后,处在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间,为稳定[4]。100%-进展率=疾病控制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n/(%)] ,行 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1. 结果

2.1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前对比2组免疫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3+、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免疫功能指标(

组别

例数

CD4+(%)

CD3+(%)

CD8+(%)

试验组

30

28.31±2.33

59.61±3.15

20.41±1.55

对照组

30

25.41±2.22

55.24±2.76

24.15±1.79

P

--

<0.05

<0.05

<0.05

2.2血清肿瘤标志物

治疗前对比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血清肿瘤标志物(

组别

例数

CA125(mg/L)

CEA(ug/L)

NSE(ug/L)

CY-211(ug/L)

试验组

30

25.75±4.15

27.88±3.40

5.35±1.11

23.29±1.65

对照组

30

45.51±5.33

46.51±3.78

9.88±2.15

27.64±1.95

P

--

<0.05

<0.05

<0.05

<0.05

2.3疾病控制效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3例、进展2例,值为93.3%,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6例、进展8例,值为73.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1. 讨论

NSCLC(非小细胞肺癌)属于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肺癌类型,其的发生率在肺癌中已达到80%以上,而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的病情在确诊之后已处于中晚期阶段,此时如开展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故而多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5]。化疗是目前治疗NSCLC的常规手段,其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临床对肿瘤的深入研究,发现免疫疗法的出现,即程序性细胞蛋白抑制分子的出现,可以控制T淋巴细胞诱发的炎症活动,可以达到调节免疫系统的目的。

卡瑞丽珠单抗是抗PD-1的克隆抗体,此药物应用后,能延长NSCLC的生存周期,其能重新激活T淋巴细胞的介导,逆转T淋巴细胞的肿瘤应答,发挥相应的抗肿瘤作用,属于治疗NSCLC的新型药物。将以上药物与化疗方案相结合,用在NSCLC患者中,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发挥此作用的主要机制为,卡瑞丽珠单抗可以增强机体T细胞的相关功能,增强NK细胞的活力,对骨髓细胞的再生与分化起到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其效果与单纯化疗相比,效果更加的明显,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明艳,刘波,马熙天. 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8):62-64.

[2]翁伟,蓝昭立.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 名医,2021,(13):38-39.

[3]吴琼.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3):66-67.

[4]陆婉玲,李小龙,党亚正,等. DC-CIK免疫疗法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2020,19(08):804-807+827.

[5]孙明华.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40(06):324-32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