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丁

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内江  641100

[摘要]目的:探析在头痛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主要从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头痛患者中择取80例进行实验探索,并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与实验组(40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实验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合理应用到头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治愈成功率,切实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头痛中医针灸常规药物;临床应用效果

头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病症,因其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等特点,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不仅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降低其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头痛患者临床治愈成功率,明确中医针灸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本文主要从我院收治头痛患者中择取80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主要从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头痛患者中择取80例进行实验探索,并随机将实验数据划分成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在25-77岁,平均岁数为(48.39±5.62);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范围在26-79岁,平均岁数为(49.11±5.43)。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并让其口服益脑宁片(生产单位:黑龙江新医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23020381),3次/d,4片/次,共服药2个月。

1.2.2实验组  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使用1.5寸毫针针灸,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法,根据患者实际头痛情况合理选择相关穴位,刺入穴位后得气,并留针30min。外感头痛:如风湿头痛患者,应取大椎、丰隆、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风热头痛患者取风府、印堂、上星、外关等穴位针灸。内伤头痛:如气滞血瘀头痛患者取三阴交、太冲以及合谷等穴位针灸;肝阳上亢头痛患者取太溪、太阳、太冲、悬乳等穴位针灸;肾虚头痛患者取太溪、悬钟等穴位针灸。间隔2d行一次针,连续治疗42d。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指标:采用VAS评分量表,满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严重[1]。(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痊愈;患者头痛症状明显改善,身体各项指标显著恢复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效果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本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百分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差异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指标

如表1所示,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指标(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7.47±2.16

5.45±1.97

实验组

40

7.85±2.08

3.32±1.34

t

-

0.801

5.654

P

-

>0.05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如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97.5vs 8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4

18

8

80.0(32/40)

实验组

40

26

13

1

97.5(39/40)

χ2

-

-

-

-

6135

P

-

-

-

-

<0.05

3讨论

头痛属于常见且发病性病症,其主要是因患者颅内及外痛敏结构中的痛觉神经受到剧烈刺激,经痛觉传导通路行至大脑皮层而引起。一般情况下,头痛病症可以单独发作,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并且随着时间增长,患者疼痛程度增加,从而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于临床头痛治疗而言,通常采用常规益脑宁片、罗通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改善头痛症状,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目的[2]。但由于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病情,且会产生一定毒副作用,无法彻底清除病根,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够显著。而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祛病除根等效用[3],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治愈成功率,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进程。另外,根据本文实验研究表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实验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中医学中,头痛属于“头风病”、“脑风病”范畴,其余阴阳失衡、气血不通等状况相关,中医治疗关键在于调节气血、舒通筋脉

[4],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此来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减少该疾病复发率,在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促使其日常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将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合理应用到头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治愈成功率,切实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淼.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4):149,151.

[2]史欣莹. 关于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的剖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6):3006.

[3]李淑霞.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观察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0):332-333.

[4]刘玉青,王宝军.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