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工作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2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工作研究——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程明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近些年职业学院的学生扩招,贫苦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贫困学生在学习、心理、经济、思想、就业等很多方面存在这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普遍存在一些影响身心发展的问题。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之下,职业学校应按照精准资助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将精准资助和思政工作相结合,帮助贫困学生学习、生活,提升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率,真正达到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

关键词:职业学院 精准资助 贫困学生思想状况



 


《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2020年教育部门要求将坚决落实中央“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想”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教育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实现“精准资助”,尤其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了重点扶持。“精准资助”就是不仅要做到让高校职业院校贫困生有学上更要帮助他们上好学,既要从多层面对其进行帮助。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在思想状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经济、思想、学习、心理和就业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一、职业学校职业院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思想状况问题

1.自卑、敏感和自尊

高职院校职业院校贫困生所处的年龄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时候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经济上的困难给职业院校贫困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到学校后开始发现和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差距较大,让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里。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更滋生了不佳的心里状态,自卑的情绪骤增,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学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认为是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差被人看不起,在这一情况背景下,贫困学生更是感觉自身比别人差,致使导致自身不想于同学们交往,在学习生活中往往很自卑敏感。

2.人际交往有问题,自我封闭

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因此一般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害怕自己经济上的拮据会让同学瞧不起,只好采取回避的方式来避免尴尬。时间长了,习惯于封闭自己,独来独往,对集体敬而远之,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隔阂。但其内心渴望被同学接纳,融入集体,但又害怕同学没办法理解自己,内心世界无比矛盾痛苦,紧张的人际关系也给职业院校贫困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二、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容易忽视对贫困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由于辅导员老师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多偏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行教育和管理,对生活经济困难的学生中出现的思想意识、信念比较模糊、信心不足等现象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对诚 信教 育、感恩教育地培养意识比较淡薄,对贫困学生出现的轻微思想波动或不好行为的分析不足,导致在对贫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针对性思想心理地教育,未能真正做到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在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应有的工作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帮助到这部分同学真正的问题,帮助这些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症结。

2.对贫困学生地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到位

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相对于一般的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来说,职业院校中的贫困学生在心理问题上所占的问题比例要高出不少。即使职业院校会对学生出现的一些负面的、悲观的情绪等不同的心理问题有所了解,也会针对这些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这些焦虑、自卑等不同心理问题在职业院校贫困生中出现的认知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对这方面地研究不够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缺乏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精准资助背景下思政工作的主要方式

1.精准识别资助对象,为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奠定基础

从物质上来说,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都是由国家资助体系来给予保障的。入学三年来,学生可以提出三次国家助学金申请,辅导员在历次职业院校贫困生认定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学生日常消费等多方面,对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建档立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生”进行严格审核,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材料审核、国家助学金评定。

2.培养贫困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有担当、懂感恩”的意识

加强职业院校贫困学生自力更生理想信念在学生组织工作的过程中,贫困学生在学习感恩、懂得回报的过程中,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回报社会的喜悦。此外,辅导员积极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平台,引导贫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图书馆兼职,虽然大部分贫苦生会因为工作的辛苦而困惑过,但是在辅导员的鼓励下,贫苦生最后还是能够坚持下来,在磨炼意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不悲不靠,而是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缓解困难。

在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要做到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即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受助自助、助困育人相结合。加强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成长成才的贫困学生。以理解、尊重、关心、帮扶为基点,把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做细、做实,切实加强开展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提高贫困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努力把贫困学生培养成为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新时代背景下做好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宋勇.科技风2018(23)

[2]精准扶贫视角下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陈孝友,卜春艳.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3)

[3]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伟庆,孟祥军.现代经济信息.2019(11)

[4]高职大学生资助工作困境与对策[J].娄志刚.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05)

[5]基于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研究[J].朱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

[6]职业学校学生资助监管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张艳艳、教育现代化、2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