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山理论”的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以罗田县燕窝湾村产业规划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基于“两山理论”的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以罗田县燕窝湾村产业规划为例

向吉

(武汉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两山理论”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前提,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提供理论基础,该理论在山区乡村的实践可助推山区乡村资源转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基于“两山理论”,并以罗田县燕窝湾村村庄产业规划为例,研究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两山理论,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

引言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6年,发表了《实践中人民对“两山”之间关系认识的3个阶段》这一重要论述;2015年3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及重要国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山理论”的内涵被极大的丰富,并正式成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纲领。

山区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具有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等特点,这限制了山区乡村地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加大了山区乡村振兴的难度[1]。然而,山区独特宝贵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为“两山理论”转化提供了基础条件。鉴于此,本文以大别山区罗田县燕窝湾村村庄产业发展为例,研究基于“两山理论”,探索乡村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路径,促进大别山区乡村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1两山理论下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两山”转化路径实质上是依托区域内独特的生态资源,将其转化为生态资产,实现自然资源的市场化、价值化与资本化的过程[2]。本文以湖北省罗田县燕窝湾村为例,探索转化路径。

1.1资源优势

(1)林地资源基础好,生态优势突出。罗田县境内有天堂寨、燕儿谷等景区,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69%,是生态大县。在“两山理论”转化过程中,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底线,构建合理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3]

(2)特色农林产品资源丰富。罗田县是全国知名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桑蚕之乡”“野生兰花之乡”。在“两山理论”转化的过程中要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提升板栗、甜柿、中药材等产业化水平,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大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山区特色新路。

1.2存在的问题

首先,交通落后,经济基础薄弱。2012年之前,罗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其次,农业发展具有局限性,生产方式落后,与此同时,第二、三产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最后,多年的掠夺式开发导致森林退化现象严重,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下降[4]。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大别山绿水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品质。

1.3转化路径研究

基于资源优劣势,笔者提出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三大转化路径。第一,发展多功能农业。依托独特宝贵的生态资源及特色农林产品,发展特色种植业、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产业,挖掘农业资源要素的多元性价值[5]。第二,以“互联网+”为主导,依托区域生态资源,形成“生态+数字经济”模式,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产业发展。第三,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环保产业;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的低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生态化、智慧化。

2燕窝湾村村庄产业发展实践

燕窝湾村位于罗田县骆驼坳镇东部,西部紧邻骆驼坳镇区,东部和南部与白莲河乡相接,北邻城关镇——凤山镇,是罗田县南部重要门户。曾经村庄环境脏乱,有“厌人湾”之称;自能人返乡成立燕儿谷公司,在此期间通过与村民共同努力,获得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减贫案例”、全国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单位、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森林乡村、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多个国家省级荣誉称号。从曾经的厌人湾,变成了现在的羡人湾,规划立足村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践行“两山理论”转化,打造绿水青山“生态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黄金湾”。

2.1发展思路

以“绿”为底。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以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

以“农”为本。打造全国知名的大别山地标优品基地;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技术与农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以“融”为柱。坚持产业融合,激发内在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资源整合,协调发展,构建发展平台,打造农文教康医旅融合综合体。

以“新”为媒。强调农村数字经济、低碳和生态补偿,以直播电商为引擎,带动片区发展。

2.2发展方向与体系

以“携山水优渥,创金山银山”为产业发展目标。打响品牌,做强农网、康旅两大主导产业;挖掘特色,升级农旅、农耕两大重点产业;融合创新,培育农教、农文、体旅三大新兴产业。

以青山绿水为底,农业为基础,旅游为主体,构建“四农”+“三旅”的产业体系,四农是指农网、农文、农教、农耕,三旅是指康旅、体旅、农旅。农网包括智慧农业、电商直播、寄递物流,农教包括劳动教育、国情教育、研学教育,农文包括文化展示、文化研习、文化体验,农耕包括特色种植、规模种植;康旅包括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民宿康养等,农旅乡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体旅包括绿道竞技、空中体验、山体攀岩。

2.3产业发展策略

实施村企联合、景村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电商直播网红村。

做强农网主导产业。通过成立数字学院、共建数字经济,实现从样板间到直播平台打造,逐步完善乡村寄递物流、智慧农业等农村数字经济,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看到这里的绿水青山、品尝到金山银山所生产的生态产品。

升级农旅重点产业。构建庭-院-园-田共建共享的运作模式,实施共享式体验农庄模式,打造梦想田园,通过农田网络分租认领,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业附加值。

培育农文新兴产业。通过对农耕文化、九佬十八匠、古法传承、传统民居进行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研习,实施抢救式的文化发掘与传承。

拓展农教新兴产业。将两山理论研学、乡村振兴研学、非遗研学业态融入至研学教育中,开创式培育党史教育、三农教育等国情教育业态,促进公益教育与产业教育相融合。

3结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两山”关系,本质上是深刻揭示和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5]。“两山理论”在大别山乡村地区的探索,可以增强本土居民对乡村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自信,大别山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应立足乡村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推动大别山地区乡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资明贵,周怡,罗静,张春燕,高子翔.山区乡村地域系统韧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大别山区罗田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819-1832.

[2]王会,陈建成,江磊,姜雪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含义与实践模式探析[J].林业经济,2018,40(01):3-8+43.

[3]任全.基于“两山”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09):7-8.

[4]李杨.“两山”理念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研究[J].理论研究,2021(01):27-32+38.

[5]张环宙,沈旭炜,李寒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实践与转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