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刘金泽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尔沁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集约化管理普遍应用于现代企业,主要目的是提升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管理中要求在适度的条件下,通过集中统一的方式对人、财、物、技术以及管理等进行整合配置,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是一种实现高效组织运转的管理方式。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可以提升管理质量、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主要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进行了简单探究分析。

关键词: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1 构建完善集约化管理制度,重视人才培养

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完善下,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推动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质量。低压配电计量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约化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可以提升电力计量质量,推动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1.1 完善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

综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状况,构建完善的岗位体系模式,规范标准,根据岗位的具体状况和任职要求,优化调整管理模式,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构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标准。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完善现有的电力计量制度和标准,综合制度规定进行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

1.2 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电力企业多数管理人员均为技术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技术经验,但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实践中为了提升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效果和质量,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实现电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同时,实践中要综合具体状况,构建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规避各种风险问题,以凸显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

理的效果 。

2 构建管理系统,确定管理责任

要根据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规定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要求下,完善现有的管理构建,构建完善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系统,通过构建计量运行管理部门、技术质检系统、室内鉴定部门等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明确各部门责任,其中运营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计划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计量印证、仓储以及配送管理;技术质监系统主要是对生产调度工作的运维管理、计量检定质量管控、计量技术监督、技术研究、跟踪以及推广等;室内鉴定部门主要负责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采购终端进行监测和质量抽检,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进行集约化、系统化管理,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可以真正实现统计鉴定和配送化管理。

2.1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前提 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实现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2.1.1 合理选择技术先进的电能表

应用新型电能表,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要剔除落后的电能表,严格落实计量技术的改造工作。选择应用电能表时,要加强对功能、性能以及精准度等相关指标的落实,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实现电力计量的远程化和数字化发展。

2.1.2 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直接影响电力计量工作的精准度。在电力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具有一定的变化,会导致电力计量存在误差问题。为了减少误差,要结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以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同时,实践中要在濒临现场的位置上设置一个二次回路设备或者多抽头电流互感器,以有效避免电力损耗等问题,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2.1.3 合理选择计量方式

为了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可以综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计量方式。电力企业在进行对接线方式和计量措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电力企业的具体状况开展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合理选择,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

2.1.4 减少施工质量对计量工作产生的影响

电力计量精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度表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倾斜度和电力计量误差。电力计量误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负荷率的影响,且中性线或者中线点的状态在变化过程中会影响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因此,电力企业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选择材料,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并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

2.2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规范流程

业务管理过程中主要有计量物资的采购、合同以及配送、校验与付款等内容。实践中要综合具体状况,实现统一采购、统一检定、统一配送以及集约化管理,要基于规定要求和实际规范规定,全面检修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和 ERP、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等进行有效整合,规范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工作,实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设备财务、运行以及报废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系统处理,基于不同设备类型进行系统管理,将其划分为需求计划、采购、检验、监测、配送、安装、运行、拆除以及报废几个关键流程,通过动态化的业务监督流程,规范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工作,综合实际状况进行修改,以保障闭环性管理。利用此种方式实现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将计量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作为有效方式和手段,实现集约化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计量资产信息的管理,提升了计量资产的精益化管理。

3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监督管理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必须重视质量监督和管理。实践中,将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作为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鉴定质量、库存复检、抽检、督查、质量配置以及运行设备审核等方式进行考核,从而提升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设备质量检查过程中,要随机抽取低压配电计量设备,对其进行二次的质量管理,对比鉴定结果,保障鉴定质量。在库存复检过程中,要进行全面分析,保障低压配电计量设备及时配送返校,重视质量抽检监督,执行国家规定要求,系统检验低压配电计量设备。在配送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及时统计和上报在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对于超过 1% 配送总量的事故问题,要进行详细考核。在运行设备抽检过程中,要通过现场抄表、用电检查以及轮换抽检等方式进行处理,巡视检查智能电表的运行状态,充分合理地利用用电信息、检查和监控手段,及时处理存在的异常问题,同时基于规定和相关要求进行定期抽样监测 。

4 .全寿命周期的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

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转变了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是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实践中要综合网络信息数据等,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中,要将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与智能化仓储管理平台、生产调度平台进行有效结合,要对低压配电计量设备的招标选型、采购、到货验收、 鉴定、配送等进行监督控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可视化发展。通过在线监测的方式进行处理,系统得监督控制整个低压配电计量设备运营流程,保障各项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使工作流程有据可查,实现数字化、法制化、集约化管理,提升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5. 结论

集约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资源的集合管理和统一的配置处理,具有节俭、约束、高效的特征,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管理。在低压配电计量设备集约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合具体状况,系统分析各项工作,集合各项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的集中核心力量和竞争力。

6.参考文献:

[1] 章鹿华,王思彤,胡涵清 . 应用于计量器具集约化管理的智能仓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J]. 物流技术,2012,(4): 39-44.

[2] 张 芹,谢 玮,马胜国,等 . 电力企业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机制的建构与管理水平提升建议分析 [J]. 电子技术应用,2016,(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