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6
/ 2

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陈伟亮

广东昱宏建设有限公司  529152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了中国的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和我国对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特点,论述了中国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关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以便更有效的培训有市场需求的工程人员。

关键词:注册电力工程师;电气工程;教学改革

、关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问题必要性

根据国外通行经验,对中国申请工程师执业资质的考核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本科学历教育、4~5年内的职业实践培训、以及通过基础的专门考核。另外,由于申请并没有终生制,而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思想的蓬勃发展,国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设计工作者在取得申请资质后,还必须进行持续培训,并进行定期复核。高等教育担负着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使命,而建筑工程专业担负着职业实践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使命。所以高等教育要和工程建设行业密切联系,建立一种全面的大建筑培训制度。

实施注册工程师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对大学本科教学实施严格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培训水平。《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中还要求,凡经本专业教育评估优秀的院校的学生,可提早年度进行基础注册测试。此外还有专家提出,凡经本专业教育评估优秀的院校的学生可免基础测试,但经本专业教育评估不优秀的院校的学生则不能进行注册电气工程师测试。由此可见,电气工程知识的质量对于成为注册电气工程师是何等关键。注册的电气工程师考核大纲,体现了工程界对电气工程师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也为院校编制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规划、制定培养标准,以及开展项目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人员不但要对他们进行电气专业的基础教学,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基本知识、有关专业知识、工程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更要培训他们的道德、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中国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不但要为注册电气工程师培训工作奠定好扎实的根基,同时还要对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后续培训工作履行好相应的服务。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国家在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专门技术领域中设置方案

中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目录,是按一类学科设立专业的,目的是扩大学科口径。而注册为电气工程师的本专业,也是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但是,由于课时与成绩的影响,毕业生在本科四年内不能够学习电气工程涉及到的全部学科方向中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所以,不少高校在本科生完成一定的共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后,就在专业课选择模块中按照自身特点设计出2~3个学科专业供其选择。

目前,中国的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基本考核工作大纲不分学科,专业技术考核工作大纲又分为发输变压器和供配送二个专业知识系统,当中发输变电专业系统又分水力发电、输配送、计算机系统三种专业知识区域,供配送专业知识系统又分供配送、建筑工程机械、电力传动系统三种专业知识区域。上述专业领域都反应了中国电工界的实际,以及电气工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将来希望参加的岗位[2]

3.2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

人才培养基本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所需要的基本学科知识是学习者掌握通过申请电器工程师国家出入口产品检验鉴定员资格考试需要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学习者今后应对不断变化的电工以及自动化行业所需要的必备素养。而申请工程人员执业资格培训所涵盖的基本知识面也十分广泛,不仅有如高级几何、一般物理、普通化学、基本流体力学、材质流体力学、n-s函数、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与电磁场、仿真电子工艺、数字电子技术、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等共同基础课和专门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包括如电工技能、电工管理、工业环境、电力法律法规、电气设备安全、电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生产过程管理方面的知识。上述专业知识,不仅对学员掌握各门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而且符合工程界对注册电气工程师知识结构的一般要求[3]

强调学科基础的课程并不仅仅注重于课程知识的完整性,而且还要进行课程内容的综合,以优化课程体系,并建立课程模型,如建立了工程力学系列课程模型、电气工程知识系列课程模型、工程技术管理系列课程模型等。

2.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一名注册电气设备工程人员,应该在工程技术实际中努力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以外,还应具备电工所必须的各方面的基本才能,如工程设计才能、工程技术实施能力、研究开发才能、品质管理工作才能和综合评价才能。这在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要求(包含公共部门技能考试大纲要求)中就获得了充分体现。

(1)电工专业技术大学的本科生教学,应培育适应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实践的需要。要使学员具有机械工程师培训所要求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在学校阶段,老师除应强调提升学员具有的知识技术水平(包括专长和职业技能)外,还应强调提升学员具有以下一些方面的整体运用技术:

①意识它指使用者在意识行动中显示出的所有意识力量的集合,一般包括了阅读力、好奇心、注意力、想象、思索力等。

②的素质主要是自学能力、科学意识、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创新学习的创新能力等。

(2)综合技能的训练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向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必须做到:

①在课程教学设计应保持适当的弹性一方面,科目配置上要严格按照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考核大纲加以调节;另外,它使学习者可以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专业的目标。

三、加强了电气工程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培训

工程建设标准化是为满足市场建设的要求,是提升建设工程水平、完善建设工程体系的得力举措,是保证建设工程产品质量与科技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条件。特别是建设工程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中的权威性内容,往往直接关乎建设工程、安全、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执行。目前注册电气设备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测试专科的应试范围已达七十本左右之多。成为未来的注册电气设备技术人员,了解当前的有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也是学生们开展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学习和实际课程研究的依据,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法律的基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总是重理论、轻实际,部分专业课教学的技能要求与现行标准严重脱节,甚至有违反当前技术规范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怎样结合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设计和改革,把电气工程建设现有的标准、要求,融入该课程的教育中去,已经成为了目前课程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结束语

注册电气工程师管理制度的实行,对中国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深远影响很大。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专业教师应紧密关心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管理制度的落实进展情况,主动进行改革,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尽力培育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亚蕊,曹玉玲,冀璐. 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环境学报道,2020(05).

[2]冷明祥,赵俊,唐晓东,李正关,胡月,王兴东. 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3]李亚男,曹继龙,张智杨.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学报道,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