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覆膜支架与扩张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食道覆膜支架与扩张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徐艳,徐辉,刘炼炼,曾英,李琴

成都京东方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研究食道覆膜支架与扩张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扩张治疗,研究组采用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覆膜支架置入可以有效改善食管恶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扩张治疗;吞咽困难

食管狭窄是指因为食道本身的疾病或是外部压力而造成的食道腔管狭窄,一般分为良性狭窄和恶性狭窄。食管恶性狭窄通常是由食管癌或者其他食肠道肿瘤引起的恶性并发症。吞咽困难是恶性食管狭窄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早期表现为固体吞咽困难,随着病情的加重,吞咽液体也逐渐变得困难,会对正常进食产生严重影响,使患者无法摄入维持机体运行所必须的食物,长期进食障碍还会产生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1]。恶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2]。对于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食管腔内介入支架是最佳的治疗手段,本研究着重探讨了食道覆膜支架置入和扩张治疗对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3例。对照组,男10例,女3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72±4.15岁;食管癌10例,贲门癌3例。研究组,男9例,女4例;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66.04±4.58岁;食管癌9例,贲门癌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无手术指征;②既往无食管支架置入史;③存在吞咽困难症状;④患者及家属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②严重精神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4h禁食,术前10mim服用利多卡因胶浆10ml,静脉麻醉。在胃镜的指导下插入专用导丝,穿过狭窄部位并固定,随后退出胃镜。①对照组采用扩张治疗,患者将头部尽量后仰,医师把带有润滑剂的扩张探条顺着导丝插入食管中,缓慢穿过狭窄部位,留存2-3min,将导丝暂时留置并推出探条,随后再选取直径更大的探条逐渐进行扩张,最后让狭窄部位扩张至13-15mm。②研究组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先使用胃镜对狭窄部位的长度、位置进行分析评估,选取的支架长度上下均大于狭窄部位1cm,把合适的支架安装在支架植入器中。医师随着导丝将支架推送器插入食管,并在胃镜的指导下轻缓的穿过狭窄部位,待支架推送器上端距狭窄部位上端至少1cm处进行固定,再缓缓将植入器外套管退出,在胃镜或超细胃镜直视下释放(覆硅胶膜食道支架系统)镍钦记忆合金食道覆膜支架。术后观察患者状态,做好术后宣教并提醒其按时复诊。

1.3疗效标准

①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呕吐、移位、穿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QOL)为37.89±4.14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33.74±4.05分。可见,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t=8.58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呕吐发生率为7.69%(1/13)、移位发生率为7.69%(1/13),总发生率为15.38%(2/13),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7.69%(1/13)、呕吐发生率为7.69%(1/13)、穿孔发生率为7.69%(1/13)、移位发生率为7.69%(1/13),总发生率为30.77%(4/13)。可见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8.75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食管恶性狭窄主要是因为食道癌、贲门癌等恶性肿瘤生长,造成食管内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长期抽烟、饮酒、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食道癌的发病率连续多年呈现上升趋势,食管恶性狭窄作为其主要恶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越来越高[3]。食管恶性狭窄多为食管肿瘤疾病的继发改变,会导致食管的吞咽功能产生障碍,同时还可出现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刺等症状。胃食管反流可导致呼吸道炎症,甚至诱发哮喘,出现慢性咳嗽、咽部不适、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食管恶性狭窄主要是由食道癌等恶性肿瘤侵犯和压迫造成的,因此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就是对其实施手术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的创伤较大,费用昂贵,多数患者家庭难以承受,后期的恢复进程也比较慢。部分心肺功能障碍身体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或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可能无法进行手术,食道癌、贲门癌等恶性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失去手术指征的患者也无法用这种方式进行治疗。放射治疗适应程度较高,但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患者食管狭窄的问题,且还可能出现食管-气管瘘、食管-纵膈瘘等并发症。化疗药物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较差,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介入治疗是针对恶性食管狭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扩张治疗、支架置入等,都可快速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4]。扩张治疗可能会出现食道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若是扩张过度或者患者食道黏膜比较脆弱,还容易导致局部粘膜撕裂,使患者产生疼痛症状。扩张后再狭窄的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的维持时间也比较短,反复治疗会使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也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覆膜支架是指在金属支架表面覆盖特殊的膜性材料,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能够取得更有针对性的效果。利用覆膜支架的支撑扩张开食道狭窄的部分,让局部平滑肌、纤维组织轻微撕裂,待其食管腔直径扩大,撕裂组织再进行修复,已达到管腔扩大重建的作用,使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5]。且置入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显示,接受覆膜支架置入的研究组比接受扩张的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覆膜支架置入是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接受覆膜支架置入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志化,程兆明,曹亮等.覆膜自膨式食管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2):190-192+203.

[2]叶晓丹,王小忠,许选等.内窥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对食管狭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05):125-128.

[3]赵旭.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2):18-20.

[4]杨明.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和球囊扩张术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9):8-10.

[5]顾园园,赵湘,何红梅.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合并食管狭窄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36(10):1038-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