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陈玲 ,龙祝静

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心内科    安徽省淮南市232072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的影响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2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认知行为干预更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护理;应用观察

  冠心病作为临床医学心内科常见病、多病发,伴随着生活和习惯规律的变化,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趋势[1-2]。大多数患者对冠心病缺乏恰当认知,受外部和疼痛因素影响,患者的有效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差,影响了疾病的恢复过程[3]。因此本文选择我院28例冠心病患者开展研究分析,讨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临床实践里的应用实际效果,致力于为此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14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有6例、8例,年龄35-79(57.64±8.89)岁;观察组男、女各有7例、7例,年龄36-78(57.99±8.21)岁。对照、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即定期清理医院病房路面,维持室内物件整洁,不影响走动,定期给室内进行通风、对环境进行紫外线杀菌;其次,执行医嘱指导患者及时服药,包括用药的方法和服药的时间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最后,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值,避免病人出现异常体征。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与行为认知干预护理,具体办法如下所示。(1)心理辅导:患者对冠心病缺少正确的认知,易受外部和病况因素影响,产生焦虑情绪、抑郁症等消沉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或家人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和信念,通过分析病因说明负性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的影响及消除负面情绪的必要性。还能够通过分散注意力和干预,包括听喜欢的音乐、看喜欢的视频,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类活动,做深吸气,放松全身上下活动,与患者一起在户外活动,改进消沉心理情况。(2)健康教育。了解和评定患者病症情况后,依据其教育程度和年龄开展健康教育。比如,通过自制的宣传册、短视频、文字等。为患者提供对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等知识进一步认知的措施,推动患者更加深入、全方位的了解,提高患者依从性。(3)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状况,为其制定合理运动放松,散散步、太极、慢跑等,增强患者体制。(4)服药指导。医生叮嘱指导患者规律性定量分析服药。服用前护理人员应做好三查八对,避免误食或漏服。老年人需要在监护人到场的情况下服药。(5)饮食指导。合理指导患者三餐饮食搭配,满足人体对蛋白、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需求,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结构。

1.3本文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本文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满意度以及患者依从性。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满意度,问卷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最终回收问卷并统计例数,计算比例。(2)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冠心病知识知晓度和依从性:患者经护理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冠心病知识进行考核测评,均以100分制,分数值越高,则表明知晓度越高、依从性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准确无误的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IMG_256)、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x2表示组间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14

11(78.57%)

1(7.14%)

1(7.14%)

1(7.14%)

92.86%

对照组

14

5(35.71%)

3(21.43%)

1(7.14%)

5(35.71%)

56.25%

2.2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和冠心病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依从性和冠心病知识知晓率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依从性

冠心病知识知晓率

观察组

14

85.71%

90.12±1.34

对照组

14

57.14%

78.23±1.22

3讨论

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死的第一病因,尤其是35-65岁人群,且北方、城市均高于南方及农村,男性显著高于女性[4]

。该病的发生除了有遗传因素外,不合理膳食、不规律作息及负性心理状态均是引发冠心病主因,严重影响了患者脏器功能及身心健康[5]。因此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6-7]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及认知行为干预措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和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均占据显著优势,P<0.05。分析其原因,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是将认知理论学习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一种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方式,该方法能够通过对患者不正确认知进行纠正,从而改变患者不良认知及偏执的态度、看法,消除其不正确认知及负性心理状态,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其次,结合运动锻炼、饮食指导、家庭和社会支持、随访指导等干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掌握冠心病知识程度,认可护理人员工作,促进护患良好关系。另,对照组只是进行常规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忽视了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干预,往往使得患者对该病认知不足,导致患者改善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认知行为干预更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4(7):1.

[2]仉淑贞.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7(41):2.

[3]王莲.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9(3):1.

[4]张利萍.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8(7):2.

[5]李秀霞.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2):110+120.

[6]杨海鸿,王静,陈慧玲,等.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

[7]詹海棠,周雪.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2020,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