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导诊优化改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导诊优化改造

段莉莉1 ,吴安祺2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30000

【摘要】 目的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导诊优化改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后)和对照组(50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前)。比较两组的导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9.00%)高于对照组(9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防控政策,及时调整优化门诊导诊方式,利于提升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门诊导诊;优化改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典型临床表现,传播力度大,且后遗症发病风险大,具有一定的致死率[1]。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范围,保障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疫情爆发依赖,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并在医院内设立了专门的发热门诊,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保障院内医护人员与就诊患者的生命健康[3]。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突然,因此在相关防控条例影响下,传统门诊导诊方式已不适用于当下。所以本研究主要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门诊导诊优化改造情况展开对比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后)和对照组(50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前)。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为住院患者;有精神、语言障碍,配合度过低。1000例患者中,观察组男275例,女225例,年龄18-90岁,平均54.03±5.76岁;对照组男247例,女253例,年龄18-89岁,平均53.52±6.0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前,实施传统门诊导诊方式,询问患者的症状,引导患者进行相关科室的挂号。

观察组: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后,于医院门口进行体温测试、健康码及行程码检查,若存在发热症状,需引导患者展开核酸检测并于发热门诊处就诊。加强绿色通道建设,有效分隔常规门诊导诊与绿色通道区域,确保新冠感染者也能获得及时有效救治。加强门诊导诊处信息化建设,引导患者学会使用电子导诊与电子挂号。加强导诊人员的培训与考核,门诊导诊时需耐心、温柔地同就诊者展开有效交流,加强就诊人员的基本信息审核,查实14d内到过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是否持有24h或48h核酸阴性证明,若无核酸阴性证明需引导就诊人员及时到核酸检查区域完成核酸检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统计调查两组患者对门诊导诊人员的护理干预满意度,非常满意:患者导诊挂号正确,就诊效率高,无投诉;满意:患者病症与挂号科室有轻微差异,但无投诉;不满意:患者病症与挂号科室差异甚远,有投诉。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比较患者的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500

252(50.40%)

243(48.60%)

5(1.00%)

495(99.00%)

对照组

500

218(43.60%)

268(53.60%)

14(2.80%)

486(97.20%)

χ2

-

4.641

2.501

4.346

4.346

P

-

0.031

0.119

0.037

0.037

  1.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且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在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展有效防控措施,对控制疫情范围,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3]

于医院就诊人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免疫力、抵抗力低下,感染风险更高。严格遵守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对院内聚集性感染发生风险,保障院内患者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疫情期间门诊导诊优化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探析,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门诊导诊进行优化改善,调整导诊方式,利于提升门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患者会担心到医院这一类人群密集处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同时,相关防控政策的出台,如14d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需持有核酸阴性证明才能入院就诊,药房禁止擅自售卖发热药,出现发热症状需及时入院就诊等,亦会增加就诊患者的心理负荷,致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在门诊导诊过程中,导诊人员保持温柔、耐心的交流状态,给予患者专业的就诊指导,利于消除门诊患者的负性情绪

[4]。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保障门诊患者的就诊安全,降低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风险,使门诊患者能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防控政策,及时调整优化门诊导诊方式,利于提升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娟,李强,傅衍勇,等.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以医疗模块为框架的发热门诊处置流程再造[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4):61-64.

[2] 黄热心.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的门诊健康教育前移与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329-331.

[3] 徐秀红,梁丽,田昕,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提升导医服务满意度的策略与思考[J].中国医院,2022,26(3):94-96.

[4] 蔡佳佳,刘爱忠,龚红辉,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预检分诊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