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治理方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探究

徐君冉

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1

摘要: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在近些年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其中河道生态环境备受关注。作为淡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我国河道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地区都存在河道污染问题。为了提高河道生态治理水平,本文首先总结了生态治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了当前常见的一些河道生态治理方法,最后提出优化治理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治理;方法分析

1 河道生态治理中常见问题

第一,河道污染、水质恶化问题。如今很多河道沿岸存在大量的居民或者工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内的现象屡禁不止,同时还有的农田施肥、打农药后,污染物随着降雨流入河道,导致河道污染问题进一步增多。

第二,违规占用河道资源。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很多人员、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空间开发利用河道范围内的土地,有的居民在河道周围建设房屋、围栏养家禽,此类问题十分常见。

第三,淤泥堆积,河道阻塞。河道在防洪排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长时间没有清淤,会直接降低其功能,尤其是多雨季节,容易出现溢洪问题,可见,应定期清淤。

2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城市河道治理方案

2.1生态调水

生态调水主要治理敏感水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该方法是利用泵站、闸门等水利设施控制水环境,此种污染治理方法可以借助上游水流有效稀释下游污染的水域,从而将水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吊水能够短时间内稀释水源污染中的残留物质,可以通过调水快速降低污染物含量。污染物随着水的快速流动冲刷到下游区域,将污染区域污染量减少,同时将水源中的含氧量增加,此方法可以实现水体自身自净能力的提升。作为一种物理治理方法,生态调水主要原理是稀释,但是难以彻底将其中的污染物质清除。

2.2人工生态浮岛

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有着更加明显的生态功能,尤其是在城市河道中,各种水生植物可以充分发挥景观优化的作用,同时可以净化水质,实现水体生态平衡维护的效果,将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物种死亡的现象降低。治理人员在建设人工生态浮岛时,需要使用生态工学原理,确保人工生态浮岛富含可以溶解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进而将水体透明度提高,确保水质可以和国家规定标准相符合。此外,人工生态浮岛还有助于抑制藻类的生长,避免藻类富集威胁河道生态环境。可见,在河道生态治理中,治理人员可以充分借助人工生态浮岛技术,通过合理应用这一技术为野生动植物、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并达到污染治理、水环境优化的效果。

2.3 生态护岸

所谓生态护岸,就是在河岸保护中应用生态土工材料或者绿色植物加固河岸将河岸的抗洪能力提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护岸施工中使用的是木材、石材、植物等天然材料,这些天然材料不会明显污染或者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如果大范围地种植护岸植物,那么可以充分借助植物根系固定作用,避免泥沙冲击,同时有助于河道水流速度的控制,这对于周围生物的生长繁殖大有裨益,有助于河道内部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河道生态水平。在实际应用生态护岸技术过程中,治理人员应优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这些发达的根系可以迅速发挥其作用,为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良好的场所,同时水生植物的净化水质能力很强,长期种植生长有助于提高水质水平。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种植一些其他辅助类的植物,在提高水土保持效果的同时增加河岸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还可以发挥植物的美化作用。

2.3微生物菌剂及生物膜技术

在水体流速慢且水位较深的河道中,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该技术在生态疏浚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但是治理效果有待提升。治理人员可以将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剂投放到水体当中,将河道水体中含有的有机沉积物和氨氮元素等降解。当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都是常见的微生物菌类。在实际开展污水处理中,治理人员应首先对河道实际污染情况进行判断,之后准确确定需要投放的微生物菌种,并做好投放数量的确定。

生物膜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人工载体材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这是一种微生物附着生长、繁殖所用基质,能够保证微生物快速反之,有助于讲解污染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质。生物膜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第一,有着较高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可以减少设备总占地面积。第二,设备有着较强的耐冲击性。第三,反应器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近些年人员对该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该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和低浓度污水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污水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治理人员在选用该技术时,注意做好载体材料、菌种的合理选择和搭配,并且精准控制微生物培养条件。

3.河道生态治理要点

3.1 控制河道污染问题

政府已经出来了多方面的河道保护治理政策,各地应积极落实,严格做好垃圾废物回收、废水排放等工作,提高废物回收率和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河道产生的影响。城市积极建设雨污分流体系、海绵城市体系,及时截污纳管。严格监管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不定期巡查,及时制止并处理废水违规排放问题。

3.2拆除违建

河道管理等部门按照地方法规联合执法,及时拆除违章搭建建筑,将占用河道的现象及时清除,严禁沿河养殖家禽,严禁围垦。政府应加大力度监管河道周围的居民和企业,避免庄稼等随意排入河道引发河道堵塞、水质降低等问题。

3.3 及时清理河道淤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河床高程会由于河道淤泥堆积而升高,进而降低其蓄洪泄洪能力,为避免出现这些问题,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河道淤泥的清理,避免多雨季节发生溢洪现象。同时,河道管养单位应加大巡查力度,发现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时及时治理,避免富营养化威胁河道生态环境。

3.4明确河道治理责任,推行河湖长制

在社会工作中,实践性的工作方法因人而异,通过对案主切实需求和问题的分析并且以人为核心满足现实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在落实河湖长制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以地域、等级、功能为基础,进行河长手册、河长工作清单、年度任务书的编制,实现河湖长制工作事物的全面量化,将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将对策目标、节点时限、部门责任、具体措施细化。

河湖长制以“一河一策”为原则定位河湖功能,对地区水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保需求等统筹兼顾,根据河湖流经范围、生产生活相关性的差异完成保护规划方案的针对性编制。通过采取河湖长制可以准确地梳理河湖问题,具体化定位河湖功能,以河湖长组织客观全面地评估河湖状况和后续河湖健康状况。在实践领域,社会工作强调评估案主需求、明确案主实际问题、采取专业性的干预措施,同样,河湖长制的实践性方面也强调了这些特点。

结语

总而言之,河道生态情况直接关系着水体系的质量,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要提高对河道生态治理重视,加大水源的保护力度,避免出现河道污染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生态治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管养建议,希望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大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大凌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期工程为例[J].地下水,2021,43(02):252-254.

[2]吴小慧.非常规水源河道的生态治理方案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12):127-128.

[3]于鹏.大伙房水库水源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108-1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