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改性硅微粉(ST粉)在隧道喷射混凝土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超细改性硅微粉(ST粉)在隧道喷射混凝土中的运用

叶浓华

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一直以来隧道喷射混凝土超耗严重,其中因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回弹造成的超耗占比达到20-25%。本文依托勐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通过对喷射混凝土中掺加矿物外掺ST粉进行应用研究,从施工配合比设计、工艺性试验、经济效益到施工质量、进度、环水保及职业健康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有效的降低了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回弹损失。

关键词:ST粉;隧道喷射混凝土;运用;降低回弹损失

1、工程概况

勐绿高速公路起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经普洱市江城县,止于红河州绿春县城,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路线全长214.1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由我单位承建的倮德隧道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左线长1930米,右线长1825米,属长隧道,为我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围岩等级分别为Ⅳ级和Ⅴ级,地质主要以粉质黏土、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围岩松散破碎,富水性强,泥岩遇水易软化。倮德隧道采用进出口对向掘进,前期施工时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大,洞内粉尘大,初支表面渗水严重,初支强度上升较慢。为降低隧道喷射混凝土的回弹损失,提高初支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本项目部特采用一种新型混凝土矿物掺合料——超细改性硅微粉(ST粉)。

2、超细改性硅微粉(ST粉)简介

超细改性硅微粉(简称ST粉)是攀枝花锐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攀枝花当地独特资源优势,甄选含活性SiO2、CaO、Al2O3及TiO2等元素多种原材料,生产而成的一种新型硅钛复合混凝土矿物掺合料。SiO2含量85%以上、TiO2含量5%以上,3d活性指数大于75%,28d活性指数大于95%,粒径1250目~6000目,比表面积≥1200m2/kg,需水比≤105%。较普通的硅灰产品,该产品具有以下优势:①粒径跨度较大,级配优良;②分散性好;③需水比明显降低;④有效降低混凝土干缩率;⑤显著增强混凝土密实性;⑥可散装罐车运输。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验证

本项目隧道设计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喷射工艺为湿喷,喷射机具为湿喷机械手。进场原材料情况:水泥P.O42.5,机制砂细度模数3.0、石粉含量15%、亚甲蓝值0.8,碎石粒级5-10mm。根据进场机制砂和碎石质量情况,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验证,采集各项性能指标和现场试喷效果,分析总结后最终确定ST粉掺量为总胶材的5.5%。在该配合比下,混凝土和易性、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且经济性较好。以下是掺前和掺后配合比设计和拌和物性能情况:

表1: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

水胶比

砂率

(%)

水泥(kg)

ST粉(kg)

机制砂(kg)

碎石

(kg)

(kg)

减水剂(kg)

速凝剂(kg)

基准(kg/m3

0.4

54

462

0

929

792

180

4.62

32.3

ST粉(kg/m3

0.4

54

406

24

935

797

172

5.59

30.1

表2:拌和物性能及强度

配合比

坍落度

(mm)

扩展度(mm)

表观密度

kg/m3

保水性

粘聚性

3天强度

MPa

7天强度

MPa

28天强度

MPa

基准

180

480

2370

良好

22.7

30.3

36.3

掺ST粉

180

500

2340

良好

23.5

28.6

34.1

4、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

4.1 采用基准配合比(不掺ST粉)进行拱顶和边墙喷射施工,收集回弹料,结果如下:

表3:基准配合比回弹率

施工部位

砼方量

(m3

砼容重

kg/m3

回弹量

kg

回弹率

(%)

平均回弹率

(%)

拱顶

10

2370

5740

24.2

21.2

边墙

10

2370

4320

18.2

4.2 采用掺5.5% ST粉的配合比进行拱顶和边墙喷射施工,收集回弹料,结果如下:

表4:掺ST粉配合比回弹率

施工部位

砼方量

(m3

砼容重

kg/m3

回弹量

kg

回弹率

(%)

平均回弹率

(%)

拱顶

10

2340

2960

12.6

10.5

边墙

10

2340

1970

8.4

4.3 钻取喷射混凝土芯样

喷射混凝土施工后,自然养护7天,在边墙部位分别钻取两个不同配合比的芯样各三个,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如下表:

表5:芯样外观质量和强度试验

配合比

芯样外观描述

7天抗压强度(MPa

基准

芯样完整、表面光滑,有气孔和蜂窝麻面,局部松散。

25.6

掺ST粉

芯样完整、表面光滑、致密,有少量气孔。

26.4

5、ST粉运用技术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表6:C25喷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成本

材料

水泥

(kg)

ST粉(kg)

机制砂(kg)

碎石

(kg)

减水剂(kg)

速凝剂(kg)

配比成本

(元)

回弹率

(%)

单方成本

(元)

基准配合比

kg/m3

462

0

929

792

4.62

32.3

485.1

21.2

587.9

材料单价

(元/吨)

412

1580

119

116

3270

2390

材料成本

(元/m3

190.3

0

110.6

91.9

15.1

77.2

注:上表中材料单价均为不含税单价。

表7:C25喷射混凝土掺ST粉配合比成本

材料

水泥

(kg)

ST粉(kg)

机制砂(kg)

碎石

(kg)

减水剂(kg)

速凝剂(kg)

配比成本

(元/m3

回弹率

(%)

单方成本

(元/m3

ST粉配合比

kg/m3

406

24

935

797

5.59

30.1

499.2

10.5

551.6

材料单价

(元/吨)

412

1580

119

116

3270

2390

材料成本

(元/m3

167.3

37.9

111.3

92.5

18.3

71.9

注:上表中材料单价均为不含税单价。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在不计加工费和施工费及其他费用的情况下,单是材料成本每方混凝土就可节约:587.9-551.6=36.3(元/m3

以本项目为例,隧道预计使用喷射混凝土约16万立方米,使用超细改性硅微粉(ST粉)的喷射混凝土可节约成本约58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5.2 施工质量方面

通过在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入ST粉,ST粉良好的分散性能有利于其在胶凝材料中的均匀分散,可与水泥颗粒充分混合填充,快速形成Si/Ti-O-Al系的溶胶—凝胶水化物,有效促进水泥和硅灰的水化进程,增强了拌合物和易性和粘聚性,增加喷射混凝土与围岩之间的粘接力和密实性。同时,掺入ST粉后可大大降低水泥用量,有效降低水化热引起的干缩裂缝,增强了隧道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现场通过钻取芯样检查,芯样完整、密实,孔洞气泡等缺陷较少,实测喷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均在30MPa~35MPa之间,有效地保证了喷射混凝土实体质量。

5.3 施工进度方面

掺入ST粉后,1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普通喷射混凝土增长10-15%。早期强度的提高,提升了隧道施工安全系数、节约了循环时间。以本工程Ⅳ级围岩为例,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台阶每循环进尺2榀钢架间距,在喷射混凝土供应正常的情况下,每循环喷射混凝土可节约30-50分钟,有效的缓解了长大隧道工期压力。

5.4 环水保及职业健康方面

现场作业采用湿喷工艺,喷射回弹量小,施工过程中洞内粉尘浓度低,有效的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对于本就地材稀缺的地区,加上雨季影响,道路运输情况差,现场临建仓储能力有限,回弹率的降低,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施工废渣的排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砂石料开采对植被和水体的破坏,实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6、运用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正值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未来有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尤其是在滇西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隧道工程占比高,运用前景广泛。本文通过ST粉在隧道喷射混凝土中的运用研究,可在未来隧道施工中大幅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同时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抗渗性能,改善施工作业环境,降低隧道安全质量风险,切实降低了隧道施工成本,提升了项目创效水平,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